基因组学研究

作品数:413被引量:1247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璐琦崔光红邹新慧郭晓奎周冬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谷子逆境相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2025年第1期7-11,共5页秦家范 郭冰 李小艳 刘忠玲 褚莹莹 韩聚东 王自力 马小倩 
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231111110300);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S2020-14);河南省农业良种联合攻关项目(202201040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nycytx-CARS-06);河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Z20221341070);河南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23TD036)。
植物抗逆境胁迫研究是热点科学问题之一,随着极端天气频发,谷子作为一种典型的抗旱耐贫瘠作物在农作物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阐述了谷子近些年来在分子水平研究、谷子逆境相关基因以及挖掘应用方面的进展,以及抗逆基...
关键词:谷子 逆境胁迫 基因 研究进展 
Journal of Hepatology|中国人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其与历史乙型肝炎流行的潜在关联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5年第1期182-182,共1页刘斯洋 刘艳红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常见且高风险的肝脏疾病,与多种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深入理解ICP的发病机制是探索新型诊治方案、保障ICP患者母婴健康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ICP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欧洲地区,但...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医学角度 不良妊娠结局 遗传学研究 诊治方案 乙型肝炎 肝脏疾病 母婴健康 
古基因组视角下的亚洲北部人群迁徙和演化机制被引量:1
《遗传》2025年第1期34-45,共12页张达轩 戴沈汝 崔银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072018,42372017)资助。
广袤的亚洲北部地区,包括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以及中国北方地区,不仅是欧亚大陆上人群交流的十字路口,也是连接美洲大陆的重要桥梁,这一区域对于探索人类起源、追踪人类迁移路线以及阐释演化机制具有独特且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尽管由于样...
关键词:基因组学研究 古DNA 亚洲北部 人类演化 迁徙模式 适应性策略 
朱鹮保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四川林业科技》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邱国强 俞越 石坚 何珂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是林业草原保护“十四五”规划中抢救性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关键物种之一。从7只奠基者个体到现在的种群破万只,种群遭受严重的瓶颈效应,导致其遗传多样性极为有限。研究综合讨论了在过...
关键词:朱鹮 基因组学 种群多样性 保护遗传学 
一株雷氏普罗维登斯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基因组学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2024年第12期2109-2121,共13页廖鹏飞 李论 柳晨涛 丁钰杰 黄秋雅 胡祎玮 葛楚天 徐洁皓 章晓栋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235350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20C190007和LTGN23C190004);浙江省水产新品种选育项目(2021C02069-8-3);宁波市重点技术研发项目(2021Z009)资助。
为确定2020年6月浙江杭州一发病黄缘闭壳龟的病原体及病原特征,研究从患病龟肝脏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HZ202006,对该菌进行形态学观察、16S rRNA序列分析、全基因组测序、人工感染实验及药敏试验。结果确认该菌株为雷氏普罗维登斯菌(Provi...
关键词:雷氏普罗维登斯菌 分离 鉴定 药敏实验 全基因测序 黄缘闭壳龟 
心血管疾病基因组学研究:应用、预测、诊断与治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4年第11期1406-1408,共3页姜辉 张勇 耿银东 卢革新 狄翠萍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理复杂,涉及到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研究者们逐渐揭示了遗传因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基因组学作为预测、...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重大疾病 基因组学 遗传因素 分子生物学 诊断和治疗 医学研究领域 发病机理 
1株棕熊源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2024年第10期4510-4521,共12页郭志良 朱秋艳 王雪 曾君 季芳 郑迎春 左君豪 张乐怡 郭常春 王学静 徐莉莉 赵瑞利 王承民 
优宜邦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产业化项目(UYB20220001-01、UYB20230001-02)。
【目的】探究1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特征,为多重耐药菌株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以棕熊源大肠杆菌M719-6WT为宿主菌,使用双层平板法从养殖场污水中分离纯化出噬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
关键词:噬菌体 大肠杆菌 多重耐药 生物学特性 比较基因组学 
基因组学研究助力马铃薯育种方式的变革
《生物技术通报》2024年第10期1-8,共8页张春芝 周倩 吴瑶瑶 尚轶 黄三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E0120500);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3ZYQJ304);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ZDRW202404)。
马铃薯是全球最重要的非谷物类粮食作物。杂交马铃薯育种,即将马铃薯由四倍体无性繁殖作物改造成二倍体种子作物,已经成为马铃薯领域的研究热点。过去十多年来,以二倍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马铃薯基因组学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马铃薯育种...
关键词:马铃薯 基因组 自交不亲和 有害突变 杂交育种 
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利器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4年第9期1603-1613,共11页冯然 刘峰 吴苏 李若菲 松阳洲 
细胞内的生物活动复杂且动态,依靠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网络完成细胞内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因此,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对于揭示蛋白质的功能尤为重要.本团队在蛋白互作研究领域深耕多年,先后开发并利用多种蛋白系统性互作...
关键词: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 邻近标记 蛋白互补分析技术 
一株产纳米硒贝莱斯芽孢杆菌硒转化特性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食品科技》2024年第8期1-10,共10页李佳栩 范诗悦 庞振斌 熊定红 罗以杰 马莹 程水源 董星星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CFB945);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20211612);武汉轻工大学校企合作横向课题(whpu-2023-kj-2339)。
该研究从动物的粪便中分离到一株产纳米硒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命名为N-8。该菌株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其耐硒能力可达32 mmol/L。2 mmol/L硒处理条件下,N-8菌株可以在12 h之内将培养基中73.63%的亚硒酸钠转化为红色的纳米...
关键词:耐硒 贝莱斯芽孢杆菌 硒转化 基因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