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鸭肝炎病毒

作品数:35被引量:18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苏敬良胡薛英袁率珍程国富张桂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中国兽医杂志》《黑龙江畜牧兽医》《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型鸭肝炎病毒GT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1
《中国家禽》2016年第3期14-18,共5页杨洋 宋翠萍 詹媛 仇旭升 孙英杰 谭磊 茅翔 廖瑛 陈素娟 丁铲 彭大新 
863项目(2011AA10A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2099)
从河北省某鸭场发病鸭中分离到一株Ⅲ型鸭肝炎病毒(DHV)GT株,采用组织切片、全基因组测序和动物回归试验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毒株接种1日龄雏鸭,能引起显著的临床症状和肝细胞病变,该毒株的LD50为105.2;全基因组测序显示:该毒株全...
关键词:Ⅲ型鸭肝炎病毒 分离 鉴定 全基因组序列 
一株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
《中国兽药杂志》2016年第1期19-23,共5页陈生雷 李凤艳 郭华 边少国 项伟 舒秀伟 苗玉和 
从辽宁省某鸭场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PCR检测初步鉴定其为鸭肝炎病毒,命名为YK株,应用易感鸭胚和雏鸭进行传代及病毒含量测定,E_1~E_5代鸭胚适应毒病毒含量在10^(6.5)~10^(6.9)ELD_(50)/0.2 m L之间,E2代鸭肝组织毒...
关键词:鸭肝炎病毒 分离 鉴定 
一株江苏新型鸭肝炎病毒的鉴定被引量:1
《浙江农业学报》2014年第6期1431-1436,共6页邓碧华 王凯民 卢宇 张金秋 吕芳 何家惠 侯继波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46);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12)5063]
对江苏地区分离到的1株疑似鸭肝炎病毒毒株(JS株)进行传代繁殖、雏鸭回归试验和理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该毒株能在鸭胚上进行传代繁殖,E1-E6代鸭胚毒的ELD50为104.38·0.2 m L^-1-106.17·0.2m L^-1;攻毒的雏鸭可产生与I型鸭肝炎病毒...
关键词:新型鸭肝炎病毒 鸭甲型肝炎病毒 分离鉴定 反转录PCR 
一株鸭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中国兽药杂志》2014年第4期19-23,共5页孙林杰 王雪平 宋国亮 陈凌燕 焦金波 白朝勇 
从山东某养殖场送检的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病毒(暂命名为SD株),分别用鸭胚、雏鸭进行传代和病毒含量测定,E1-E8代鸭胚适应毒的ELD50在1015^-5.0-10^-6.0/0.1mL之间,E1、E2代鸭肝组织毒的LD50分别为10^-5.5/0.1mL...
关键词:新型鸭肝炎病毒 分离与鉴定 理化特性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高免卵黄抗体的免疫攻毒保护试验被引量:5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3年第6期97-98,共2页陈贤德 汪洋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有3个血清型,致病的为血清I型。日前在部分国家和地区流行的鸭肝炎病毒出现了I型的变异株,称为新刑鸭肝炎病毒。随着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出现,给本病的诊断和预防带来很大困难。在鸭肝炎病毒的临床预防治疗中,...
关键词: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保护试验 高免卵黄 新型鸭肝炎病毒 攻毒 免疫保护效果 卵黄抗体 血清型 
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被引量:5
《中国畜牧兽医》2012年第12期177-179,共3页马超英 
为调查发病鸭场的病原,本试验从发病鸭场中分离到1株鸭肝炎病毒,Reed-Muench法测定该病毒对鸭胚ELD50为10-5.53/0.2 mL,动物回归试验显示攻毒雏鸭复制出原发病鸭场鸭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Ⅰ型阳性血清对分离株病...
关键词:新型鸭肝炎病毒 分离 RT-PCR 鉴定 
一株广西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被引量:4
《广西畜牧兽医》2012年第5期259-261,共3页韦天超 石梦霞 兰奉瑜 彭可可 黄海澄 余桂东 秦桂清 磨美兰 韦平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XBZ100113);广西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101059329)
从广西南宁疑似鸭病毒性肝炎(DVH)的发病鸭群中分离到1株鸭肝炎病毒(DHV),命名为GX-NN201201株,其鸭胚半数致死量(ELD50)为10-4.5/0.2mL。对分离毒株GXNN201201进行了DHV RT-PCR诊断、部分片段基因的克隆、序列测定与动物回归试验,结果...
关键词:新型鸭肝炎病毒 分离鉴定 序列测定 
10日龄肉鸭混合感染新型鸭肝炎病毒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病原学研究被引量:1
《中国兽医学报》2012年第4期521-524,共4页孙翠平 赵金花 毕妍丽 赵蕾 苗立中 宋峰 沈志强 
山东省技术创新资助项目(鲁经信技字(2009)23)
对1例疑似鸭肝炎病毒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10日龄肉鸭采用常规的病毒、细菌鉴定方法和RT-PCR、PCR方法分别进行病毒、细菌的分离与鉴定。病毒鉴定为新型鸭肝炎病毒,细菌鉴定为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多杀亚种。细菌对SPF鸡的...
关键词:肉鸭 新型鸭肝炎病毒 多杀性巴氏杆菌 
广西新型鸭肝炎病毒分离鉴定及其VP1基因研究初报被引量:3
《广西畜牧兽医》2012年第2期98-99,共2页韦天超 黄泽琳 兰奉瑜 石梦霞 韦平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XB2100113);广西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101059329)
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virus,DHV)引起1周-3周内雏鸭发生高度致死性的、传播迅速的病毒性传染病。发病鸭临床特征主要为运动失调,死后呈现角弓反张,并以肝脏肿大及出血为主要病变。
关键词:鸭肝炎病毒 病毒分离鉴定 VP1基因 广西 鸭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传染病 运动失调 临床特征 
新型鸭肝炎病毒试验感染雏鸭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变化被引量:4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年第1期91-92,158,共3页胡京京 刘好朋 于淼 刘宇 张桂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877)
为进一步研究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试验采用新型鸭肝炎病毒清远1株、高要1株感染雏鸭,观察感染雏鸭不同时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24小时时开始死亡,死亡高峰期为24~48 h,发病死亡...
关键词:新型 鸭肝炎病毒 临床症状 病理学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