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理美

作品数:94被引量:12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郝建英唐巧虬刘继炜欧阳静李赐生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工业大学怀化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南昌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综合材料绘画中的材料美与肌理美探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5年第1期9-11,共3页刘珊 罗晶 
西京学院2023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研究生课程《艺术美学》的教学实践改革与研究”(2023-YJG-03);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联盟2024年度一般课题“基于‘课程思政+数字赋能’的美术与书法领域专硕课程体系建设研究”(AGED2024YB44)阶段性成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艺术创作更加趋于人性化和多元化,原来单一的材料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和群众口味的艺术佳作。因此,综合材料就成为艺术创作者...
关键词:综合材料 绘画 材料美 肌理美 
跨界融合:肌理美在多元设计领域的实践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4年第11期28-30,共3页张小玲 
肌理美在设计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提升视觉效果、满足用户触觉需求和增加产品的识别度和差异化。肌理作为视觉元素,在设计领域正受到广泛关注。其在设计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提升视觉冲击力、强化设计主题、提升触觉体验和表现个...
关键词:肌理美 设计 创新 
禹州日用钧瓷肌理美及其衍生品设计研究
《美术教育研究》2023年第19期100-102,共3页柳林 李江江 
钧瓷茶具因其高温窑变产生的肌理效果而闻名于世。基于钧瓷耐高温、耐风化和耐腐蚀的特性,将其与文创产品相结合,可促进钧瓷的创新发展。钧瓷肌理美是在窑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抽象形态,其是由制坯、釉药或烧制演绎出的千变万化的釉色纹...
关键词:禹州 钧瓷 肌理美 衍生品设计 
水彩画设计——徐烁作品精选
《造纸信息》2023年第6期93-93,共1页徐烁 
设计说明:作者利用水彩画纸特有的肌理美,通过对形体、颜色、光影等进行概括描绘,将水彩和环境经过融合与重构,展现武汉黄鹤楼特有风景景观。
关键词:作品精选 水彩画 设计说明 黄鹤楼 肌理美 
环境陶艺的色彩美与肌理美研究被引量:1
《陶瓷》2022年第3期191-192,196,共3页余晖 戚振宇 
环境陶艺是陶瓷艺术与环境艺术和公共艺术相结合产生的比较新的陶瓷艺术门类,还有许多议题值得讨论。本论文通过研究环境陶艺的色彩美与肌理美,分析色彩与肌理给环境陶艺带来怎样的美感,为人的生活创造怎样的居住空间。环境陶艺可以美...
关键词:环境陶艺 色彩 肌理 
浅谈油画中的吸油现象及解决方法
《油画》2021年第4期34-37,共4页曹惠娣 赖楠 
油画是以快干性植物油、熟油或稠化油调和色粉作为颜料,以亚麻布、棉布或木板作为支撑材料进行绘画的画种。西方油画经历数百年的发展,之所以还能经久不衰,使我们不断地为之着迷,与其透明厚润的色层美、可塑性极强的肌理美和丰富强烈的...
关键词:西方油画 支撑材料 吸油 肌理美 亚麻布 快干性 可塑性 
弘扬地方工艺 宣传地域文化——作品《孟良崮战役》刻瓷板创作谈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年第11期38-41,共4页丁邦海 
运用瓷上雕刻语言,以精妙脱俗的刀法作为刻瓷艺术生命的表现手段,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刻瓷艺术创作中,表现出一种质朴、健康、清新、雄肆的阳刚之气,呈现出自然厚重、高古朴素、雄健苍劲的风格,具有浓重的金石韵味。使作品达到返朴归真,...
关键词:刀法美 肌理美 刀法笔意 
浅析纤维艺术中肌理美的价值与应用被引量:1
《天工》2021年第7期42-43,共2页闵钗 
在纤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无处不渗透着肌理的踪迹,它是纤维材料、工艺技法、艺术构成等的重要表现手法,肌理同时具有多样性、可塑性、可触性、共情性的特点。浅析纤维艺术中肌理美的价值与应用,使肌理美丰富艺术审美的表现形式,将其应用...
关键词:纤维艺术 肌理美 审美特性 价值 应用 
万寿之木肌理美——崖柏雕“鉴真东渡”鉴赏
《花木盆景(下半月)》2021年第6期89-89,共1页徐华铛 
中国自古就有"千年松,万年柏"的说法,寓意古柏品格坚贞,质地坚凝,万古长青,为万年长寿之木,其中尤以崖柏最为珍贵。崖柏,顾名思义是长在悬崖峭壁上,在岩石中寻求生存的一种奇木。由于扎根奇难,水分不足,环境恶劣,又要迎风霜、战严寒,故...
关键词:崖柏 鉴真东渡 肌理美 千年松 
浅析中国画中宿墨表现
《明日风尚(下旬)》2021年第1期89-90,共2页朱闯世 
宿墨作为传统中国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初始郭熙的《林泉高致·画决》,到近现代黄宾虹先生将它很好运用并发展,再到吴山明先生很好利用淡宿墨,直至现在宿墨繁荣发展。 宿墨有自身独特特点,其本身就存在自身美感,所独有的肌理美与物...
关键词:宿墨 肌理美 表现技法 审美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