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助视

作品数:14被引量:3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常本康钱芸生刘磊狄慧鸽王利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郑州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光学学报》《兵工学报》《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夜视环境下激光助视成像与红外热像的融合被引量:1
《激光与红外》2015年第4期457-461,共5页蒋涛 左昉 郝延福 
以夜视环境下激光助视成像和红外热成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向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和分割模板的图像融合方法。通过引入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对两幅输入图像进行分割,利用类间方差比判断分割效果的优劣并选取分割模板。在NSCT域中...
关键词:图像融合 激光助视成像 红外热像 非向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激光助视下微光夜视仪光谱响应和视距分析被引量:7
《中国激光》2010年第1期312-315,共4页刘伟 付江涛 常本康 
为了克服微光(LLL)夜视系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缺点,在微光夜视系统中加入激光助视系统可以改善系统性能。由于加入激光助视系统后光源类型发生变化,视距公式、光谱匹配系数等都随之变化。根据夜间景物反射特性和激光辐射光谱特性,给出...
关键词:激光 微光夜视仪 视距 光谱响应 光谱匹配 
光电子技术与器件 光放大、控制与器件
《中国光学》2007年第6期56-57,共2页
关键词:近红外染料 啁啾脉冲放大系统 激光助视 红外滤光片 光电子技术 半导体光放大器 野外试验 小波去噪 吸收滤光片 器件 
激光助视/微光夜间驾驶仪设计及野外试验被引量:6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第3期361-364,共4页刘磊 钱芸生 邱亚峰 常本康 
阐述了CY-1C头盔式和电视式激光助视/微光夜间驾驶仪,克服传统微光夜视仪的缺点,利用激光助视弥补了因景物照度和对比度明显下降而影响观察效果的不足,将微光成像系统的探测阈值延伸到10-4lx以下,并可在不同的恶劣天气条件下观察。对研...
关键词:微光夜视系统 夜视头盔 微光电视 激光助视 视距 
遥感、遥测、遥控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2007年第1期156-159,共4页
TP72 2007011920一种新的微波频率下混合电解质水溶液复等效介电常数的计算方法/杨晓庆,黄卡玛(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子学报.―2006,34(2).―356~360.目前,大部分电解质水溶液的等效介电常数计算模型是针对静止频率下其实部进行的...
关键词:激光助视 模糊图像 自然科学版 光学器件 合成孔径雷达 相干机载侧视雷达 侧视雷达 等效介电常数 折射物镜 微流控技术 电解质水溶液 图像处理 二维多级中值滤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无损压缩 雷达回波信号 复原算法 高光谱图像 
遥感、遥测、遥控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2006年第5期130-132,共2页
关键词:辐射定标 视距 激光助视 发射率 图像深度 网络化智能传感器 颜色空间 微分方法 
激光助视/微光夜间驾驶仪设计及野外试验
《激光与红外》2006年第10期967-970,共4页刘磊 钱芸生 邱亚峰 常本康 
以激光助视/微光夜间驾驶仪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夜间环境下的性能进行了野外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验证了该车辆驾驶夜视仪达到各项预期指标,证实了系统参数设计的合理性。
关键词:微光夜视系统 夜视头盔 微光电视 激光助视 视距 
激光助视/微光夜视仪光谱匹配技术研究
《兵工学报》2006年第6期1047-1050,共4页刘磊 常本康 狄慧鸽 钱芸生 
根据夜间景物的反射特性以及激光辐射光谱特性,求出了在激光助视下,夜间暗绿色涂层、粗糙混凝土和绿色草木的反射光谱,计算了所研制的头盔式激光助视/微光夜视仪光电阴极光谱响应与景物反射光谱之间的匹配系数,分析了其对照度、对比度...
关键词: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微光夜视仪 激光助视 反射光谱 光谱匹配系数 视距 
激光助视下,光谱匹配系数的研究被引量:5
《光子学报》2006年第2期214-216,共3页狄慧鸽 刘磊 
分析了在激光助视下,景物反射辐射光谱与光电阴极光谱匹配系数的变化,给出了理论公式,分析了此系数的特征和意义.计算了激光助视下光谱与几种典型的超二代管光电阴极(NewS25,Super S251,Super S252)的光谱匹配系数,其结果分别为0.833、0...
关键词:光谱匹配系数 光电阴极 激光助视 超二代 视距 
脉冲红外激光助视夜视技术研究(英文)被引量:3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5年第6期676-680,695,共6页柏连发 张毅 钱惟贤 张闯 陈钱 
"十五"国防基础科研项目(K1705060525);兵器支撑基金资助项目(BZJ040502)
在分析微光夜视系统视距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用脉冲红外激光阵列助视提高微光夜视系统视距的可行性。针对激光助视易于暴露的缺陷,提出了微光夜视伪随机瞬态激光增强技术。系统研究了伪随机编码理论,并硬件实现了瞬态激光伪随机编码调...
关键词:微光成像 激光助视 伪随机编码 图像融合 同步控制 色空间映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