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佚学

作品数:47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臧其猛曹书杰张升卞东波王小盾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黑河学刊》《宿州学院学报》《古典文学知识》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须了解文献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中国音乐史学问题思索之八被引量: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第2期203-210,共8页田可文 
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与中国音乐文献各个分支学科紧密相关,如中国音乐文献学的目录学、版本学、辑佚学、校勘学、训诂学、考据学等学科紧密相关。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版本学是研究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的学术...
关键词:中国古代音乐史 目录学 版本学 辑佚学 校勘学 训诂学 考据学 
略论章太炎《七略别录佚文徵》的辑佚学体例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3年第5期114-121,127,共9页傅荣贤 杨苏闽 
章太炎《七略别录佚文徵》以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七略别录》为对象,以完善马氏辑本为目标,剔除《汉志》“所录书目及其子注”以及“诸书叙录”集中呈现的佚文,表达了对辑佚条目“多”与“真”之间辩证关系的独特思考。章氏...
关键词:章太炎 《七略别录佚文徵》 辑佚 目录学 
数字人文时代古典文学文献辑佚路径的实验与思考
《数字人文研究》2023年第2期31-38,共8页唐宸 张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古代文学经典文本分析与研究”(18ZDA23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徽人别集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20&ZD274)成果。
数字人文时代的古典文学文献辑佚对学者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延续传统辑佚学、目录学和版本学的经验,主动对接数字人文领域最新技术方法。在辑佚准备阶段,应结合目录学传统经验明确文献范围;在深挖拓展阶段,应利用GIS和社会网络...
关键词:数字人文 辑佚学 GIS 社会网络分析 数据库 
文献学研究专辑被引量:1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71-171,共1页张剑 
王国维先生曾说:“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本期组织了三篇文献类的稿子,分别涉及传统的校勘学、辑佚学、辨伪学范畴,但都利用了新发现的文献材料,如墓志、域外汉籍和稀见刻本,相信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皆会产生积极影响。《王安...
关键词:域外汉籍 地方志 文献材料 辨伪学 王文公文集 文献学研究 校勘学 辑佚学 
三家《诗》辑佚体系述论——以陈寿祺、陈乔枞《三家诗遗说考》为中心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2年第1期116-158,170,共44页马昕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编纂的《三家诗遗说考》是三家《诗》辑佚史上卷帙规模最大且原创价值最高的著作。陈氏父子治学富有特色,二人都很重视今文师法与辑佚古说,出于对此前三家《诗》辑佚成果的不满,而下定决心编订《三家诗遗说考》一书...
关键词:陈寿祺 陈乔枞 《三家诗遗说考》 辑佚学 
范家相《三家诗拾遗》的辑佚学成就
《黑河学院学报》2021年第9期146-147,159,共3页王樱瑾 
黑龙江大学2021年研究生创新科研资金一般项目“范家相《三家诗拾遗》研究”(YJSCX2021-126HLJU)。
清代是三家《诗》辑佚研究的顶峰。范家相《三家诗拾遗》作为清初第一部体例完整、内容详赡的三家《诗》辑佚著作,在创作体例、辑佚方法和辑佚观念上,都具有优势。在宋王应麟《诗考》的基础上,范家相在《三家诗拾遗》中,首次将三家《诗...
关键词:范家相 《三家诗拾遗》 《诗》 辑佚 三家《诗》 
近二十年(1999—2018)辑佚学研究综述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08-112,共5页牛露露 
1998年是辑佚学在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国内第一部辑佚学专著《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问世,辑佚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此后,辑佚学的研究视角集中体现在个案研究、横向断代研究、纵向过程研究、社会背景研究上。目前,辑佚学理论...
关键词:辑佚学 研究视角 研究综述 展望 
试比较刘咸炘和梁启超的辑佚学思想
《兰台世界》2017年第14期81-84,共4页顾文杰 
在辑佚学理论研究早期,梁启超、刘咸炘成绩斐然,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著作中对辑佚产生的原因及发展历程、辑佚的材料、辑佚优劣的评判以及辑佚的价值等做了系统的宏观阐述,刘咸炘则在此基础上对辑佚做...
关键词:刘成炘 梁启超 辑佚 
略论梁启超先生的辑佚学思想
《黑河学刊》2015年第12期50-51,共2页彭忱 
依据梁启超先生《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文,从辑佚的目的、辑佚所用资料类型、辑佚质量的评判以及辑佚者具备的素养四个方面对梁启超先生的辑佚学思想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梁启超 辑佚学 思想 
《四库全书总目》辑佚学发微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第9期109-111,共3页郭国庆 罗丽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清代辑佚考论"阶段性成果(11XZS033)
文章从辨析同书异名、解析佚书卷数、考证佚书作者、重视佚文校勘四个方面对《四库全书总目》的辑佚学进行分析,指出四库馆臣的这些探索对考查佚书的流传存佚、还原佚书的旧貌以及佚文的收集都有很大帮助,也是避免佚文漏辑、误辑、重复...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同书异名 卷数 校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