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韵

作品数:594被引量:79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雷励刘华江张渭毅杨小卫孙玉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皖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金代韵书《广集韵》考略被引量:7
《语文研究》2017年第1期61-64,F0003,共5页王丽艳 赵晓庆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0批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6M600166)的资助
《广集韵》是金代的一部重要韵书,已亡佚,但金人邢准《新修玉篇》中有大量引用。文章从辑佚出的内容发现,《广集韵》以汇合《广韵》《集韵》为主,在篇幅上可能已超过《集韵》,且出现合并韵部之端倪,韩道昭《改并五音集韵》与之亦多有雷...
关键词:《广集韵》 《新修玉篇》 《五音集韵》 
《广韵》《集韵》的音义与现代大型辞书的注音问题被引量:1
《语文研究》2015年第4期35-41,共7页蔡梦麒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字今音审订研究--以<辞源>再修订为平台"(项目编号:11BYY05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语文辞书注音释义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2&ZD184)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大型辞书如《辞源》《汉语大字典》等在标注读音时,都把《广韵》《集韵》的反切作为历史读音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读音的一个重要依据。文章结合《辞源》《汉语大字典》等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后认为,现代大型辞书在注音上可能存在的...
关键词:《广韵》 《集韵》 现代大型辞书 注音 
《汉语变调构词考辨》出版
《语文研究》2015年第3期37-37,共1页本刊讯 
孙玉文教授《汉语变调构词考辨》(全二册)于2015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收录清代以前见于文献的汉语变调构词的配对词1000余对(组),并对每一对(组)配对词进行了两方面的解析:其一,音义分析和前人时贤意见。
关键词:滋生词 周法高 唐作藩 贾昌朝 《广韵》 孙玉文 《玉篇》 周祖谟 《集韵》 唐纳 
《上古音丛论》出版
《语文研究》2015年第3期37-37,共1页本刊讯 
孙玉文教授《上古音丛论》于2015年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四卷,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来发表的有关上古音的研究论文14篇。其中,“卷一上古音构拟问题”,收录《试论跟明母谐声的晓母字的语音演变》《上古汉语词缀构拟析评》《...
关键词:滋生词 周法高 唐作藩 贾昌朝 《广韵》 孙玉文 《玉篇》 周祖谟 《集韵》 唐纳 
《集篆古文韵海校补》出版
《语文研究》2013年第1期4-4,共1页
丁治民据《永乐大典》残卷、《古老子》碑文、《集韵》对《集篆古文韵海》进行校补而成的《集篆古文韵海校补》于2013年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集篆古文韵海》由宋代杜从古所撰,书中辑录了当时所见的传钞古文和出土铭器,在搜集古文方...
关键词:《古文四声韵》 《集韵》 校补 出版 《永乐大典》 《汗简》 中华书局 写法 
汉文佛典与《集韵》疑难字研究被引量:7
《语文研究》2011年第3期53-57,共5页郑贤章 姚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CYY017);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110);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YBA176);湖南省汉语言文字重点学科资助
《集韵》是我国宋代继《广韵》之后又一部十分重要的大型韵书,其中存有不少疑难字。这些字的形体、读音或意义来源不明。文章认为,可以利用汉文佛典弄清楚其中的一部分,将《集韵》中处于沉睡状态的部分疑难字激活,使其由"死字"变为"活...
关键词:汉文佛典 《集韵》 疑难字 
联系客方言考证闽南方言本字举隅被引量:4
《语文研究》1999年第1期56-60,共5页庄初升 
为汉语方言考求本字,自前清乾嘉时代起就逐渐蔚成风气。胡文英《吴下方言考》、杨恭桓《客话本字》和章炳麟《新方言》等代表了早期的水平。本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全国汉语方言普查活动的开展,方言学者普遍有了音韵演变规律的观念...
关键词:方言本字 客方言 厦门话 梅县话 客家方言 《广韵》 闽南方言 《集韵》 闽方言 闽南话 
闽南方言中的古汉语活化石举隅被引量:1
《语文研究》1995年第4期62-65,58,共5页林宝卿 
闽南方言中的古汉语活化石举隅林宝卿闽南方言是汉语的一个重要方言,它同汉语其他方言一样,都是源出一个共同母语─—古汉语。由于语言发展的继承性与稳定性特点,有相当一些词语古今一样,各方言彼此相同,但是由于闽南方言历史悠久...
关键词:闽南方言 《广韵》 古汉语 《集韵》 活化石 《说文》 白读 举隅 文读 厦门 
语词考释续貂被引量:2
《语文研究》1982年第1期61-66,共6页刘凯鸣 
一、包弹、驳弹——拼弹“包弹”一词,先后经刘坚、郭在贻两同志考释,澄清了过去望文生训把“包弹”跟包拯拉扯在一起作解释的冬烘之论,考证出“包弹”的异形词“驳弹”、倒文“弹驳”,见于南北朝魏、北齐魏收的《魏略》,指出“包弹、...
关键词:山东方言 诗词曲 异形词 古汉语词 说文 南北朝 集韵 考释 词义 解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