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背角浅层

作品数:17被引量:3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云庆胡祁生吴江王红施际武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武汉大学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生理科学进展》《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脊髓背角浅层Hes5^(+)星形胶质细胞在机械痛敏中发挥“门控”作用
《生理科学进展》2021年第1期22-22,共1页曹峰 张瑛 
近年来,人们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认识。2020年11月,日本九州大学Makoto Tsuda教授实验室发表了题为脊髓背角浅层星形胶质细胞在机械痛敏中发挥"门控"作用的研究论文,揭示星形胶质细胞在机械痛传递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N...
关键词:日本九州大学 门控 星形胶质细胞 传递过程 
脊髓背角浅层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在瘙痒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7年第10期958-960,I0001,共4页王迪 俞卫锋 
背景脊髓背角浅层中间神经元与初级传人纤维、背角浅层的投射神经元、来自上位脑结构的下行投射纤维以及其他类型的中间神经元之间形成复杂的局部环路,在感觉信息(如痛觉、触觉和痒觉等)的传导和调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的探...
关键词:脊髓背角浅层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瘙痒 
布洛芬对甲醛炎性痛诱导大鼠脊髓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第5期734-737,共4页何利平 夏东 吴江 
目的:观察布洛芬对甲醛刺激大鼠足底引发脊髓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布洛芬对伤害性刺激的抑制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刺激组(A组),生理盐水注射液组(对照组B组),布洛芬低剂量组(C1组),布洛芬中剂量组(C2组),布...
关键词:布洛芬 FOS蛋白 脊髓背角浅层 痛阈值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内吗啡肽在脊髓背角浅层的镇痛机制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16年第7期257-257,共1页阚祥绪 潘宁 蒋竹仙 严雪锋 杨晓密 刘平 
内吗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内源性阿片肽物质,研究发现其发挥镇痛作用的位置主要在脊髓背角浅层,但是相关内源性药理作用机制尚无统一定论。基于此,本文对内吗啡肽在脊髓背角浅层的镇痛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当前的内吗啡肽临床应用提...
关键词:内吗啡肽 脊髓背角浅层 镇痛机制 
CGRP样阳性终末在脊神经结扎模型大鼠脊髓背角浅层内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
《神经解剖学杂志》2013年第5期498-502,共5页邱新毓 鲁亚成 李金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900;81371238)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样阳性终末在L5脊神经结扎模型大鼠脊髓背角浅层内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L5脊神经结扎模型(L5 spinal nerve ligation model,SNL),建模后分别在1、3、5、7 d和14 ...
关键词:CGRP 脊神经结扎 脊髓背角 大鼠 
电刺激坐骨神经对新生期大鼠脊髓背角浅层及海马CAl区突触可塑性及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中华医学杂志》2012年第41期2938-2942,共5页吴江 黄德樱 程洁 陈雪铃 向强 
目的观察电刺激坐骨神经对新生期大鼠脊髓背角浅层、海马CAl区突触可塑性及O—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将大鼠分为新生组及成年期组,记录左侧胸13-腰I脊髓背角浅层及右侧海马CAl区诱发场电位,予条件电刺激后,记录电位幅度,潜...
关键词:长时程增强 脊髓背角浅层 海马 c—fos蛋白 D-AP5 
不同条件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脊髓背角浅层表达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37-38,44,共3页王泳 卢娜 郭直岳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在脊髓背角浅层的分布及数量变化,分析脊髓背角浅层NOS阳性神经元与针刺镇痛的关系。方法应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脱氢酶反应,观察在正常情况下、疼痛刺激下、电针刺激下及...
关键词:脊髓 一氧化氮 疼痛 电针镇痛 
参与伤害性信息传递和调控的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的突触联系
《医学争鸣》2010年第6期35-35,共1页武胜昔 王文 李辉 
外周伤害性刺激通常引起令人不愉快的感觉,例如疼痛和痒。这种伤害性信息的整合最早发生于脊髓背角浅层,因此,脊髓背角浅层对于阐明伤害性信息传递与调控机制以及开发有效镇痛药物都具有重要意义。脊髓背角浅层内神经元及其突起相互联...
关键词:伤害性信息传递 脊髓背角浅层 神经元 突触联系 调控 神经环路 神经病理性痛 伤害性刺激 
MK801对幼鼠脊髓背角LTP的抑制作用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年第1期4-8,共5页姚茂篪 胡祁生 
目的观察NMDA受体的非竞争性阻断剂MK801对幼鼠脊髓背角浅层诱发场电位长时程增强(LTP)现象的反应,分析痛觉传入信息在未成熟大鼠脊髓背角浅层的表现特征。方法选50例雄性SD大鼠,分为新生期组、幼年组,每组动物随机分空白对照组、生理...
关键词:长时程增强 脊髓背角浅层 痛觉 发育 MK801 
蛛网膜下腔注射氯胺酮对慢性神经病理痛大鼠的镇痛机制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年第10期771-772,共2页董源洪 毕好生 佘守章 
外周神经损伤后,会出现痛觉异常,如自发痛、痛觉过敏、异源痛等,可能与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凋亡有关[1],有研究表明蛛网膜下腔注射氯胺酮可以减轻神经病理痛[2].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氯胺酮对慢性神经病...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注射 神经病理痛 镇痛机制 氯胺酮 大鼠 慢性 脊髓背角浅层 外周神经损伤 神经元凋亡 痛觉异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