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害者

作品数:186被引量:13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陶东风高维俭李登贵郝祥满张卫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经济管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如何给孩子创造一片没有侵害的净土?
《健康之家》2020年第3期44-49,共6页小卡  
最近韩国的"N号房"犯罪事件,一经曝光,立刻引起了全网的关注。这不是一个发生在"遥远韩国"的孤立事件,更多国内的"N号房"浮出水面,它们就在我们身边!痛心之余,如何为孩子创造一片没有侵害的净土,也成为我们每个成年人必须承担的责任。
关键词:加害者 猥亵儿童 
情境信息还是公正世界信念?——影响司法公正感的两条路径被引量:2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123-131,共9页杨宇琦 伍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项目"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18VZL009)
司法公正感是个体对司法秩序的基本感受,同时受情境信息与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研究司法公正感能为建设法治社会的心理基础提供更多启示。采用2(被试内设计,身份角色:受害者vs.加害者)×2(被试间设计,信息形式:具体vs.抽象)×2(被试间设...
关键词:司法公正感 受害者 加害者 具体性 抽象性 公正世界信念 
同情与共情:迈向更为友善的社会被引量:1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11期40-42,共3页成伯清 
当今社会之复杂多元,很难用一种笼统的说法来予以概括。认为当下中国已然是一个互害型社会,肯定是一种不准确也有争议的说法。但在目前社会中,确实存在着这个方面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其他方面的加害者的情形,而且,这种情形似乎越是在社会底...
关键词:社会底层 友善 共情 同情 既得利益者 加害者 受害者 不幸 
为什么永远只有受害者,没有加害者?
《恋爱.婚姻.家庭(纪实)(上)》2017年第10期38-39,共2页林小四 
李文星,23岁,生于山东,死于天津。自8月2号起,大学生李文星在“BOSS直聘”网站找工作被骗,并导致意外身亡的事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网络上提供的所有和“李文星事件”相关的证据,就像侦探小说的线索一样,呈现了他是如何一步步掉...
关键词:受害者 加害者 大学毕业生 BOSS 侦探小说 事情本身 罗生门 李文 
人性的底线和困局
《辽河》2016年第9期13-13,共1页秋泥 
《玻璃》几乎是我同事真实的经历。同事2007年家搬到现在居住的这个小区,楼上住着两口子,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军人,好像是在某机场培训部门工作。两口子三十左右岁的样子,都很朴实。特别是女老师,见面总是热情地喊同事夫妇大哥大嫂,不笑...
关键词:女老师 大哥大嫂 精心呵护 声音异常 可大 加害者 受害方 大绳 言行举止 事始 
搞不定婚姻?那就先搞懂自己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16年第5期1-1,共1页子鱼 
心理学的课堂上,碰到过一个弱弱的女子,小小的个子,说话声音很低。她的老公有了外遇,常常不回家。更过分的是,一回来,就跟她讲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的细节,甚至,穿着那个女人买的内衣向她炫耀。
关键词:无辜者 谢霆锋 加害者 张柏芝 另一面 淡定从容 不安全感 人生际遇 王菲 心理成长 
一颗豆粒
《意林文汇》2015年第8期41-41,共1页铃木健一 
我认识一位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生存意义的夫人。她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二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悲剧降临她家。丈夫因交通事故身亡。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为此.他的妻子只...
关键词:豆粒 交通事故 小学三年级 小学一年级 生存意义 加害者 儿子 丈夫 
来信
《世界博览》2015年第6期2-2,共1页
@外交小灵通:#两会外长记者会#"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这句话既是人与人的交往之道,也是对待历史问题的正确态度。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
关键词:外交部部长 世界博览 北大心理系 加害者 杀夫 历史问题 船长室 经国 坦尼克 唐师曾 
一颗豆粒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14年第12期22-23,共2页铃木健二 
我认识一位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生存意义的夫人。她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小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悲剧降临她家。丈夫因交通事故身亡。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为此,他的妻子只...
关键词:豆粒 交通事故 小学三年级 小学一年级 生存意义 加害者 儿子 丈夫 
一颗豆粒
《中学生(初中作文版)》2014年第8期34-35,27,共3页铃木建二 
我认识一位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的生存意义的夫人。她大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二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悲剧降临她家。丈夫因交通事故身亡。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院判成了加害者。为此,他的妻子只得...
关键词:豆粒 交通事故 小学二年级 小学一年级 生存意义 加害者 儿子 丈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