笺释

作品数:303被引量:29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夏中义李文君王辉斌王怡石刘锋杰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心夔致李鸿裔未刊信札笺释
《北京民俗论丛》2024年第1期75-85,共11页李文君 
故宫博物院藏有高心夔致李鸿裔信札3通,作于同治元年至三年(1862—1864年),此前从未公开刊布。这些信札包含了丰富生动的细节,对研究高心夔在江西湖口乡居时的行迹,高心夔与李鸿裔、李榕、莫友芝等人的往来,同治二年太平军在湖口活动的...
关键词:高心夔 李鸿裔 曾国藩 李榕 
“备魏”笺释——兼谈“洛阳体”与北魏书法的精致化
《艺术评论》2024年第8期126-133,共8页谷卿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提出了“备魏”的观点,意即后世书法的“体格”和“意态”,魏碑已尽备之。他将北魏书迹置于以变革为核心的北朝书法史脉络之中加以称扬,尤其推崇洛阳时期的碑志造像书迹。“洛阳体”由学者类拟“龙门体”命名...
关键词:备魏 洛阳体 北魏书法 精致化 
在真与诗之间:鲁迅三份自传笺释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24年第4期145-160,共16页黄乔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鲁迅年谱长编编撰与家世生平资料整理研究”(21BZW028)。
鲁迅对中外传记文学有深湛的修养,长于记人叙事,深知写实与虚构之间的委曲。他对自传写作一直不很积极,因短寿尚未及写作长篇自传,只留下三份千字左右的简传。三份自传文本之间的差异显示鲁迅在不同人生阶段总结回顾过往时的视角和观念...
关键词:鲁迅 自传 真实 虚构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组诗性质考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4年第4期57-63,共7页宋怡心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或称汉铙歌、汉鼓吹铙歌、鼓吹曲辞、汉短箫铙歌,最早著录见于《宋书·乐志》。作为一组汉代乐府歌诗,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对于研究早期乐府、汉代歌诗乃至于“风雅颂”的传统,都有着重要意义。关于铙歌鼓吹曲的肇体、源...
关键词:铙歌鼓吹曲 清代 题解 笺释 
高步瀛的古文笺释与文学主张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31-45,共15页刘跃进 
从高步瀛学术背景的介绍开始,逐一考察了高步瀛的古文笺释实践,并以《词赋选》《<文选>李注义疏》为例,论述了其在《文选》学研究的贡献。最后部分,结合上述学术实践和学术讲演,探讨了高步瀛的文章学主张。这些实践与主张,看似出于自己...
关键词:高步瀛 文章学 古文《文选》 
丁日昌致潘祖荫未刊信札笺释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5-12,94,共9页李文君 
故宫博物院藏有丁日昌致潘祖荫信札5通,作于光绪四年至七年(1878-1881),此前从未公开刊布。这些信札包含了生动的生活细节,对补充并丰富《丁日昌集》的内容,对研究光绪初年围绕琉球问题的对日交涉,了解丁日昌极富前瞻性的洋务思想均有...
关键词:丁日昌 潘祖荫 翁同龢 李鸿章 
吴大澂致王叔蕃信札笺释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9,共9页李文君 
上海博物馆藏有一批吴大澂致王叔蕃行书手札,还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这批信札共11通,内容相对完整。这些信札对研究近代以来上海航运、物流与信息中转站地位的巩固,官督商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情况,补充并丰富顾廷龙先生所撰《吴愙斋...
关键词:吴大澂 王叔蕃 信札 
他有一块“自己的园地”——笺释周作人诗四首
《东吴学术》2023年第1期97-99,共3页刘锋杰 
周作人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在1918年提出的“人的文学”主张,代表了现代文学的宣言,影响巨大且深远。他在创作新文学作品以外,亦创作旧诗以为补充。或抒发早年的青春激情,或抒发中年的犹疑彷徨,或抒发儿时的记忆世界,但...
关键词:周作人 人的文学 打油诗 儿童生活诗 
《蒙古秘史》中的“^(中)合申”笺释被引量:1
《民族语文》2023年第1期124-128,F0003,共6页石小红 
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蒙古语言学史及理论创新研究(19BYY174)”的阶段性成果。
《蒙古秘史》中的“唐兀惕”指党项民族,此外尚有“中合申”似乎也指称“唐兀惕”。本文对《蒙古秘史》《黄金史》中的“中合申(qa■in)”和san■in进行辨义、辨形和辨音,认为《蒙古秘史》《黄金史》中的“中合申(qa■in)”和san■in在...
关键词:《蒙古秘史》 《黄金史》 《河西译语》 ^(中)合申 
独犁者俯仰于江天——笺释程坚甫诗十首
《东吴学术》2023年第1期108-113,共6页夏中义 
程坚甫(1899-1989),与当代旧诗名家(陈寅恪、钱锺书、聂绀弩、江辛眉、叶元章、沈祖棻、施蛰存、王辛笛)相比,所以被海外学界(如耶鲁大学学者)惊为“当世杜甫”式的“天人”,理由有两:一是程坚甫1949年后离职还乡,穷得半辈子靠捡猪粪谋...
关键词:笺释 程坚甫诗 独犁者 诗意自画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