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作品数:16被引量:5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潘金兰薛永权李建勇仇海荣刘晓力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肿瘤研究与临床》《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广东医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74例多发性骨髓瘤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年第7期947-949,共3页罗清文 陈万紫 
福建省血液医学中心建设资助项目[闽政办(2017)4号];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青年科研课题资助项目(2014-1-46);福建医科大学启航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6QH030)
目的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74例初诊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的组合FISH技术检测结果,使用的FISH技术探针包括RB1、P53、D13S319、IgH及1q21。结果经FISH技术检测,274...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核型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4
《世界肿瘤研究》2019年第1期21-26,共6页华佳敏 周燕苹 岳永奇 杨博 徐玉兵 
目的:探讨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联合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异常核型检测的灵敏度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82例确诊MM患者同时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及FISH技术...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分析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多发性骨髓瘤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604例B细胞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3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8年第12期920-925,共6页陈敏 杨洁亮 赵莎 刘卫平 李甘地 叶云霞 严嘉琦 张文燕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7JY0266);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16ZDD09,16PJ337).
目的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B细胞淋巴瘤诊断、鉴别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指导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0年5月至2016年12月间期FISH检测的B细胞淋巴瘤604例,对其分子遗传学特征,包括MYC、bcl-2、bcl-6、IRF4、...
关键词:原位杂交 荧光 淋巴瘤 B细胞 易位 遗传 基因融合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染色体易位联合R显带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被引量:5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第7期938-941,共4页刘洋 雷婷 陈双 张正昊 郭新红 哈力达.亚森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常规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PML/RARa融合基因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其在临床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1例APL患者,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及FISH技术...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PML RARa融合基因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诊断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价值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年第5期1156-1160,共5页杨慧 范磊 仇海荣 王蓉 张建富 吴雨洁 李建勇 刘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编号30500603;30871104;30971295
本研究主要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CBF AML)诊断中的价值。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FISH),分别应用AML1-ETO双色双融合探针和荧光素直接标记的双色断裂点分离基因探针CBFβ-MYH11检测82例AML-M2及43...
关键词:核心结合因子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细胞遗传学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临床病理应用被引量:7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年第2期130-134,共5页叶洪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近10年来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将病理诊断引入分子病理时代.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的分子遗传学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淋巴瘤、骨和软组织肿瘤、乳腺癌等肿瘤病理诊断和对临床治疗反应的评估.FISH是遗传学与分子...
关键词: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临床病理 应用 分子遗传学技术 肿瘤病理诊断 分子生物学技术 检测技术 基因位点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年第4期252-256,共5页周剑波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基因组的异常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7例初诊CLL患者进行常规细胞遗传学(CC)检测,同时应用着丝粒探针CSP12(12p11.1-12q11.1)和序列特异性探针D13s25(13q14.3)、ATM(11q22.3)、RB1(13q14)、p53(17p13...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 细胞遗传学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多发性骨髓瘤13号染色体长臂缺失和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易位被引量:1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485-490,I0004,共7页孙婉玲 武永吉 李辉 汪玄 庄俊玲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13号染色体长臂缺失[del(13q)]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易位[t(14q)]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直接免疫磁珠法分选骨髓瘤细胞,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24例MM患者进行del(13 q)和t(14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13号染色体 免疫球蛋白重链 疗效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急性髓系白血病M2和M3型诊断中的应用
《肿瘤研究与临床》2008年第8期519-520,523,共3页许民 周永安 赵瑾 杜苏萌 吴坚锐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051095-1)
目的 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和M3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初治的9例AML-M3、12例AML-M3及10例未能确定M2或M3的AML患者,应用FISH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MLI/ETO和PML/RARα融合基因,协助诊断...
关键词: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原位杂交 荧光 AMLI/ETO融合基因 PML/RARΑ融合基因 
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异性间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6年第8期473-475,共3页张闰 李建勇 潘金兰 肖冰 钱思轩 仇海荣 吴亚芳 洪鸣 吴汉新 薛永权 
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招标项目(160DC0401);江苏省社会发展项目(160DB0301);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项目(H200313)
目的探讨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在检测异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活标志及微量残留病灶(MRD)中的作用。方法采用X、Y染色体探针和间期双色间期FISH法检测35例异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移植后不同时期的性染色体荧光杂交...
关键词:原位杂交 荧光 造血干细胞移植 肿瘤 残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