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业农户

作品数:157被引量:654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晓山黄贤金钟太洋孔祥智郭庆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非农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非农就业对耕地撂荒的影响——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6
《调研世界》2022年第2期12-20,共9页周旭海 胡霞 罗崇佳 
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土地流转视角下的东亚农业规模化经营研究”(11YYA06);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案例中国”项目(RUCCX2021146)的资助。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究了非农就业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程度的提高将显著促进耕地撂荒,这一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2)通勤成本在非农就业对耕地撂荒的影响中...
关键词:非农就业 耕地撂荒 兼业农户 通勤成本 
从农户分化看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困境与前景被引量:1
《中国农民合作社》2017年第8期34-34,共1页刘同山 
刘同山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农户土地退出及其实现机制研究"(批准号:16AJY012)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农民合作社大量涌现。截至2016年底,全国农民合作社数量达到179.4万家,入社农户突破1.08亿户。伴随着数量的井喷式增长,社会各界对农民合作社规范性及其作用的质疑也日益增多。应当承认,当前农民合作社存在不少"翻牌社""空壳...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 井喷式增长 农业部门 规范化程度 利益联结 农民合作组织 小农生产 非农收入 职业农民 兼业农户 
粮食补贴政策背景下兼业农户夫妻非农就业行为研究——基于粮食主产区的调查被引量:8
《劳动经济研究》2014年第6期111-125,共15页吴连翠 陆文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种粮大户粮食生产行为的政策反应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YJC790202);浙江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浙江省种粮大户粮作经营行为与政策扶持研究"(编号:Q15G030045);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惠农政策背景下主销区种粮大户的粮食生产行为研究"(项目编号:2013QN041);浙江省社科联重点研究课题"惠农政策背景下的种粮大户粮食生产行为研究"(项目编号:2012Z32);浙江农林大学人才启动基金"种粮大户粮食生产行为的政策反应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1FR031)的资助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对提高家庭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解决中国新时期"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粮食主产区兼业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分析方法,对粮食补贴政策背景下兼业农户夫妻非农就业行为进...
关键词:粮食补贴政策 兼业农户 夫妻 非农就业 
农民应获得城市化中土地增值收益被引量:1
《农村经营管理》2009年第9期22-22,共1页张晓山 
目前我国农业的格局是,.少量的规模化农场和大量的小规模兼业农户并存。在这种格局下,只有增加衣民在非农领域的就业机会,让土地收益不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才可能流转起来。
关键词:土地增值收益 农民收入 城市化 兼业农户 就业机会 非农领域 土地收益 小规模 
近代长江沿江城市周边农村的非农产业被引量:3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年第3期172-180,共9页张忠民 
近代长江沿江城市周边农村的非农产业一般来说可以分成农家成员副业性质的家庭手工业、农家成员的其它兼业以及农村的地方工业三种形态。其中家庭手工业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它兼业是指农家成员在本家庭的农业生产以及家...
关键词:家庭手工业 沿江城市 农家经济 农村非农产业 农村地区 长江沿江 地方工业 农家副业 兼业农户 周边 
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建立以盈利型农户为主体的农户结构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172-175,共4页李树超 马耀红 夏美翠 
中国目前的农户结构状况是自给半自给型农户占绝大比重。自给自足型农户典型的价格反应特征是:当粮食价格开始上涨时,粮农一般倾向于按生产者一般行为方式增加投入和扩大产出,供给相对有弹性;但当价格上升到一定幅度或水平,则价格的提...
关键词:适度规模经营 盈利型农户 土地使用权 兼业农户 自给半自给型农户 非农产业 农业生产 粮食生产 生产社会化 经营规模 
土地政策:从小规模均田制走向适度规模经营被引量:68
《调研世界》1998年第5期8-9,共2页韩俊 
土地政策:从小规模均田制走向适度规模经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韩俊我国农村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绝大多数地区都采取了“农地普占”的做法(即按人或按劳均分土地),从而形成了分散、均田的小规模土地经...
关键词:土地政策 适度规模经营 均田制 土地规模经营 兼业农户 农业劳动力 土地所有权 土地经营规模 土地流转 非农产业 
农户商品化兼业的生成及其影响分析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53-55,共3页高洪涛 新圃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经理论界,对土地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的呼声一直很高。然而,十多年来,现实向我们展示的却是另一番图景:一方面,农业的规模经营进展缓慢,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农业的格局长期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另一方面,在农户小...
关键词:农户兼业化 农户家庭经营 土地规模经营 非农产业 影响分析 农业产业化 兼业农户 农业生产 分散经营 小规模 
工业化发展阶段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目标模式的选择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2年第5期22-26,共5页黄林 胡新德 
工业化过程必然伴随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转移的途径和方式来看,有两种典型的模式:一种是农业劳动力伴随其他生产要素异地向城市集中,并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转入非农产业的分业型集中转移模式;另一种是农业劳动力就地分散转移...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转移 非农产业 工业化过程 农业生产 转移模式 兼业农户 生产要素 乡镇企业布局 农民兼业 农村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三阶段”论
《社会科学》1992年第7期42-46,共5页丁建中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历史过程 从宏观上看,农业劳动力转移有两个基本动力,一是工业化(农村人口城市化)产生的拉力,一是农业自身现代化产生的推力。但宏观上的拉力和推力还须结合农户自身追求收入最大化的动力——微...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转移 兼业农户 小城镇 非农产业 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村工业化 农业现代化 劳力 农业生产 农村人口城市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