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历史

作品数:665被引量:66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焦雷朱光亚王凯胡超文金磊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时代建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废墟上的乌托邦
《时代建筑》2019年第4期180-181,共2页刘晨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是个有故事的人。他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他创立了包豪斯学校。当年做建筑系学生的时候,建筑历史课讲到格罗皮乌斯,"现代主义"和"包豪斯"这两个关键词如雷贯耳,至于格罗皮乌斯其人,我辈所知甚少。印...
关键词:乌托邦 现代主义建筑 废墟 建筑历史 包豪斯 建筑系 关键词 
难以复制的中国
《时代建筑》2018年第2期56-57,共2页 何润(译) 苏杭(校) 
我曾获得过建筑历史的学位,建筑历史这门学科不仅研究有关建筑的历史,也将建筑看作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构成要素对其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国建筑 复制 建筑历史 构成要素 人类历史 
为罗小未先生编文集
《时代建筑》2016年第1期158-159,共2页卢永毅 钱锋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罗小未文集》终于在2们5年岁末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担任文集执行主编的我们,当然是非常兴奋,也很想再谈一下文集形成的过程,并要提及更多为这次出版工作默默贡献的名字。罗小未先生是同济建筑系外国建筑历史与...
关键词:罗小未 建筑史学 出版工作 教学事业 教学生涯 外国建筑 国际建筑界 建筑规划 建筑系 建筑历史 
构想我们的现代性: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的诸视角被引量:4
《时代建筑》2015年第5期1-1,共1页支文军 
20世纪中国建筑学的历史是和“现代”相互纠缠的历史。中国建筑的现代性首先是普适的现代性的一部分,它分享了现代性的基本特征,诸如理性、进步、专业化,也交织着民族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此同时,中国建筑的现代性又只能体现在具体性中。
关键词:中国建筑 建筑历史 建筑学 专业化 
历史的当下,当下的历史 现代主义的“罗生门”
《时代建筑》2014年第5期120-122,共3页刘晨 
在《历史现在时:建筑之现代主义的创生》(Histories of the Immediate Present:Inventing Architectural Modernism,以下简称《历史现在时》)这本书里,现代主义有四个版本。四个讲故事的高手分别讲述了一个关于现代主义运动的故事,...
关键词:罗生门 建筑观 建筑历史 考夫曼 《英雄》 二字 托尼 勒杜 佩夫斯纳 建筑史 
建造诗学:建构理论的翻译与扩展讨论被引量:1
《时代建筑》2012年第2期1-1,共1页支文军 
建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主要围绕着对弗兰姆普顿《建构文化研究》一书的内容和观点的介绍。自2009年第2期开始,《时代建筑》杂志"建筑历史与理论"栏目持续三年系统翻译、介绍了多篇重要的"建构"文献。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建构理论 翻译 《时代建筑》 国际研讨会 建筑历史 澳大利亚 建筑理论 基础 
结构,建造,建构被引量:54
《时代建筑》2009年第2期100-103,共4页爱德华·F·塞克勒 凌琳(译) 王骏阳(校) 
文章追述了"建构"一词在文献中的历史,通过对英语中"结构"、"建造(构造)"和"建构"三个概念的比较,提出"建构是建筑师的视觉呈现之道","结构通过建造得以实现,并且通过建构获得视觉表现"。并通过一些案例分析,揭示了此三者之间复杂关系。
关键词:结构 《时代建筑》 建筑历史 TOM 栏目 文献 翻译 基础 
编者的话被引量:1
《时代建筑》2008年第6期1-1,共1页支文军 
20世纪70年代末,现象学理论和方法被引入建筑领域。在建筑现象学研究中,可粗略分为主要受海德格尔存在论现象学影响的一支和受梅洛一庞蒂知觉现象学影响的一支。诺伯格-舒尔茨在80年代的一系列著述,以及建筑历史研究领域里弗兰普顿...
关键词:建筑现象学 建筑领域 建筑设计 海德格尔 建筑历史 建筑理论 年代 知觉 
影像—建筑历史图说被引量:1
《时代建筑》2008年第3期48-59,共12页
1.1895~1925按照电影学的惯例,我们把1895年电影在法国诞生之时,至1920年现代电影成熟之间的电影称为早期电影。电影对建筑的影响在这一段对电影语言的最初探索中已经发生了。从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大量实景拍摄的记录短片中,我们可以...
关键词:建筑历史 图说 影像 城市生活 公共空间 电影 早期 
中国建筑的现代之路(1950~1980年代)
《时代建筑》2007年第5期1-1,共1页支文军 
20世纪50~80年代的中国建筑在整体上受到政治意识形态和经济模式的影响,现代倾向的建筑处于边缘的状态,然而却一直持续地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现代建筑在90年代后发生了整体的变化一批中青年建筑师已逐渐出现并活跃在国际...
关键词:中国建筑 年代 中国现代建筑 青年建筑师 建筑历史 经济模式 意识形态 改革开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