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遗产

作品数:1999被引量:3271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金磊吴葱朱光亚刘松茯蒋楠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天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建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地适应与场所营造——深圳大学演会中心建造溯考
《新建筑》2024年第6期107-113,共7页张轶伟 刘尚 罗泽霖 
深圳大学演会中心是深大校园中央组团建设历程(1983—1988年)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由梁鸿文主持设计与建造。该建筑利用体现建构学特征的结构体系、建筑材料与建造技术,营造出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校园集会空间,并已被列入现当代建筑遗产...
关键词:深圳大学演会中心 结构体系 建造史 图档研究 现代建筑遗产 
“路径与模式--民间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笔谈
《新建筑》2024年第6期148-156,共9页李晓峰 龚恺 李浈 卢健松 梁宇舒 张宇 陈志宏 罗德胤 李哲 周立军 潘莹 靳亦冰 赵宏宇 刘桐 韦宝畏 杨大禹 陈蔚 汤诗旷 
中国传统居住形态,呈现了对乡野俚俗与人伦礼序的融通和适应。地方文明与价值系统、山河地貌与气候条件、工匠精神与营建技艺,共同构成了传统居住文化的底色,塑造了镶嵌在这片壮美土地上多彩斑斓的居住样貌。这种文、野杂糅的状态,贯穿...
关键词: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民族建筑 传统民居 建筑遗产 中国民居 科技馆 景区管理 中华优秀传统 
建造与遗产
《新建筑》2024年第4期1-1,共1页李海清 李新建 
价值认知是建筑遗产的基本问题。作为人类建造行为物质性的结果,在有形可感、可居可游背后,建筑遗产还层积了千百年来非物质性因素的隐性影响:技艺、习俗、准则、记忆、情感、思想与观念,乃至有趣的灵魂。其价值观照与认知也自然浸润着...
关键词:隐性影响 建筑遗产 价值认知 制度差异 价值观照 思想与观念 文化差异 物质性 
元价值可能——建造视野下遗产保护理念再思考被引量:1
《新建筑》2024年第4期4-10,共7页李海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78006)。
关于建筑遗产价值认知的讨论少有涉及终极意识的思考。基于对人类建造活动的基本认知,论述建造何以可能承载建筑遗产的元价值,包括客体性的、特定环境中可步入尺度空间的物性,主体性的意图乃至意志,以及二者间的桥梁,即人的劳动。后二...
关键词:元价值 次生价值 建造 建筑遗产 保护理念 
“建造的遗产化”和“遗产化的建造”——基于建造的中国建筑遗产保护传承对策被引量:2
《新建筑》2024年第4期11-16,共6页李新建 李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8010)。
从“建造的遗产化”和“遗产化的建造”两个相互衔接的历时性视角,建构了基于建造的中国建筑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框架。详细阐述了建筑遗产的历史建造信息挖掘和历史见证价值评估方法,明确以增强当代传承价值为目标的当代建造工作要点,并...
关键词:建造 遗产化 建筑遗产 保护 传承 
遗产价值的建造维度——从云南近现代三例建筑谈起(1900-1950年代)被引量:1
《新建筑》2024年第4期55-60,共6页唐莉 姚正沙 曹谨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378006)。
云南近现代建筑具有开放包容、因地制宜等实用理性特征。既往研究多认为地处边陲的云南近现代建筑实践存有先天缺陷,价值乏善可陈。文章关注其建筑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地域性,从建造维度探讨其建筑遗产价值认知,聚焦1900—1950年代...
关键词:建筑遗产 云南地区 建造技术 实用理性 价值认知 
“数字发现”——长城防御体系20年研究部分成果展
《新建筑》2024年第4期110-115,共6页李哲 衣保锦 施雯馨 张玉坤 李严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23VJXG029)。
自2003年从北方堡寨聚落转到长城堡寨研究后的20年中,天津大学研究团队先从宏观层面钩沉明长城堡寨的层级性组织,扩展到烽传、驿传等各类子系统的层级组织、间距线路,从建筑学科视角重构明长城防御体系的规划策略、体系格局,修正“长城...
关键词:长城防御体系 线性遗产 展示策略 展品开发 建筑遗产传播 
越洋传播与跨境保护——马来西亚槟城华侨建筑遗产保护修缮模式研究被引量:3
《新建筑》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关晓曦 陈志宏 涂小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8223,51578251)。
历史上在海上贸易和移民传统影响下华侨在东南亚等地营建聚落,当代海内外华人协同推进东南亚华侨建筑遗产跨境保护工作,两者在不同时间维度下共同促进了华侨建筑文化的跨洋传播交流与保护传承。文章以越海移民参与侨居地建设的历史脉络...
关键词:华侨建筑遗产 越洋传播 跨境合作 保护修缮模式 马来西亚槟城 
近现代“大屋顶”建筑遗产的设计实践反思与修缮保护——以南京中山植物园办公大楼为例被引量:1
《新建筑》2023年第4期88-93,共6页杨灵 淳庆 林怡婕 范友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项目(2022YFE0208600)。
在近现代本土建筑营造实践中,如何以西方先进技术搭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大屋顶”一度成为建造热点。由于中西方文化思想与建造技术的碰撞,以形式为主导的“大屋顶”建筑遗产出现了一些具有共性的残损问题。文章以20世纪50年代初建设...
关键词:“大屋顶” 中山植物园 豪式屋架 建筑遗产 残损分析 修复技术 
乡村建筑遗产的保育与活化——广东地区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5
《新建筑》2023年第2期11-17,共7页彭长歆 孙婧 
乡村建筑遗产是历史文化的传承空间,也是展现乡村活力与品质的精神场所。随着广东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对遗产空间满足现代化生活、生产水平要求的愿望也愈加强烈。文章通过观察广东地区乡村建筑遗产工作现状与制度建立情况,阐...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 乡村建筑遗产 保育 活化 广东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