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谊

作品数:540被引量:30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喻世华杨胜宽叶隽陈勇惠联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张伯苓致焦菊隐佚信及二人交谊考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2年第5期139-143,共5页郭晓斌 
本文对张伯苓致焦菊隐的一封珍贵的佚信进行考证,并由此爬梳史料,略考张伯苓和焦菊隐这两位中国现代重要文化人物的交谊。对焦菊隐来说,无论是戏专时期的劳绩,还是人艺时期的成就,其背后都有张伯苓或隐或显的支持和影响。二人的深厚交谊...
关键词:张伯苓 焦菊隐 佚信 交谊 戏剧 
试论陈垣与顾颉刚的交谊
《中华文化论坛》2021年第6期67-84,155,共19页刘卓异 
“中国博士后基金第14批特别资助(站中)”项目(项目编号:2021T140062);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编号:2019NTSS44);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青年教师发展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陈垣与顾颉刚自20世纪20年代初相识,多次共事,交往比较密切。1930年前后二人在燕京大学共事,这是他们交谊的顶点,随后因工作上的分歧产生龃龉。陈垣离开燕京大学后,二人关系归于平淡,但始终保持友谊,直到1971年陈垣去世。他们一起培养...
关键词:陈垣 顾颉刚 交谊 治学精神 
陈君葆与许地山的交谊
《新文学史料》2021年第1期53-60,共8页许龙波 
陈君葆(1898-1982),广东中山人,儿时随父移居香港,自1934起,长期任教于香港大学,是香港著名的爱国人士、文学家、教育家。1935年到1941年,许地山任港大中文系主任,与身为港大冯平山图书馆馆长兼中文系教授的陈君葆携手推行课程改革。193...
关键词:许地山 中文系主任 中文系教授 陈君葆 广东中山 香港大学 交谊 抗日救亡运动 
夏鼐、曾昭燏交谊论(1935~1949)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7年第2期194-210,共17页王兴 
夏鼐、曾昭燏的交谊始于1935年留学英伦,至1949年"社会鼎革"之际,他们的交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即留学英国时期、1941年夏鼐归国后直到40年代末二人之间的共事合作时期。以往学术界,对夏鼐、曾昭燏之间的交往也有涉及,但缺少更为...
关键词:夏鼐 曾昭燏 考古学 博物馆学 历史学 
不一样的“性情”——洪亮吉与袁枚“性情”观的差异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18-23,30,共7页李瑞豪 
洪亮吉和袁枚保持了一生的友谊,袁枚提携、赞扬洪亮吉,但洪亮吉不认同袁枚的性灵说,对袁枚的诗歌批评多、赞扬少。洪亮吉早年沉迷于词章,后来的幕府、仕途生活使他的兴趣转移到经史方面,推崇实学,所提倡的"性情"来自传统经史文献的说法...
关键词:交谊 孙洪 幕府 性情 
吴宓与柳诒徵的交谊
《文史知识》2005年第12期90-96,共7页范红霞 
吴宓和柳诒徵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学者,长期以来,他们因共同创办《学衡》杂志,主张“昌明国粹,融化新知”而被斥为反新文化运动的落后保守的腐旧分子,因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甚至被遗忘。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关键词:柳诒徵 吴宓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文化保守主义 新文化运动 交谊 《学衡》 教育家 学者 
陈独秀与刘师培被引量:1
《安徽史学》2001年第1期51-55,共5页李帆 
辛亥革命前后 ,陈独秀与刘师培之间有着不浅的交谊 ,尽管这一交谊因刘氏政治立场的变化而颇有波折 ,却善始善终。具体而言 ,1 90 3~ 1 90 7年是他们交谊的第一阶段 ,彼此为志趣相投的革命同道和论学挚友 ;1 90 8~ 1 91 6年 ,由于政治...
关键词:陈独秀 刘师培 交谊 政治 学术 
章太炎刘师培交谊论被引量:4
《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6期1-19,共19页郑师渠 
在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间的交谊,千姿百态;但其中章太炎与刘师培的交谊,无疑更引人注目。这不仅在于他们集革命党与国学大师于一身,携手并肩,藉经史助益革命,崇论宏议,曾令人神旺;还在于二人的交谊因刘师培中途变节而破裂。
关键词:章太炎 刘师培 辛亥革命时期 革命党人 国学大师 经史 人神 《国粹学报》 无政府主义 《民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