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

作品数:509被引量:851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彭泽君朱道华刘明祥李凤梅毛冠楠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教唆犯刑事责任研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4期224-225,共2页章玲玲 
我国刑法学中一直以来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四种,国外刑法学则在狭义的共犯里规定了教唆犯和胁从犯两种共同犯罪人。因教唆犯这一犯罪类型的特殊性使得对其刑事责任的系统性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首先简要说明了教...
关键词:教唆犯 刑事责任 处罚原则 责任依据 
共同犯罪中教唆犯的认定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刑讯逼供罪为例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20期48-50,共3页朱琳 
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的共同犯罪问题,一直是我国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争议的焦点。以刑讯逼供罪为例,对教唆犯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刑事责任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在有身份者和无身份者共同犯罪的情形下,探讨教唆犯认定相关问题。本文基于罪...
关键词:共同犯罪 教唆犯 刑讯逼供 身份犯 
“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之新释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3期250-251,共2页王延清 
我国刑法学界针对《刑法》第29条第2款有大量异同的解释,其中有两种争议较多且占据了众多解释的主流。分别是从区分制下的共犯从属性说解释与从单一正犯体系下解释,但这两种解释都有其无法弥补的缺陷。因此,笔者另辟巧径,对《刑法》第2...
关键词:教唆犯 被教唆犯 区分制 共犯从属性说 
浅析渎职犯罪中共同犯罪问题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21期63-64,共2页段华丰 
渎职犯罪中共同犯罪问题是在实践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其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共同犯罪应当如何处理更为复杂,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在相关立法、司法解释中,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另一方面司法实践总是不断变化的。...
关键词:渎职犯罪 共同犯罪 对向犯 帮助 教唆犯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构成要件的再探析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18期267-268,共2页蔡莺依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其直接侵犯的客体为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秩序;客观方面包括帮助行为、帮助时限等内容,部分内容在理论上学者们还尚未能够达成共识,必须予以深入探讨和分析;主体范围是排除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之外的具有刑事...
关键词:犯罪故意 犯罪动机 期待可能性 教唆犯 
教唆犯对于加重结果的刑事责任承担探讨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4期121-122,共2页杨志刚 
结果加重犯在刑法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因为社会危害性比基本犯罪要大,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国内外法学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结果加重犯的研究中,迄今为止仍然有很多的争议和难点,共同犯罪就是结果加重犯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特...
关键词:教唆犯 结果加重犯 刑事责任承担 
论教唆未遂之教唆犯的免除处罚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29期289-289,298,共2页刘立慧 
依据刑法第29条第2款,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确定教唆未遂是犯罪预备,就可以对教唆未遂之教唆犯适用刑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样...
关键词:教唆未遂 教唆犯 犯罪预备 免除处罚 
教唆犯若干问题探析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18期293-294,共2页徐孟生 冯文博 
教唆犯作为共同犯罪人的一种不同于其他的共同犯罪,其在各法系刑法中的地位有所不同。就我国刑法现状来看,结合作用分类和分工分类,将共同犯罪人分为四种,即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作为一种独特的共同犯罪,教唆犯有着较为特殊的犯...
关键词:教唆犯罪 地位 中止 未遂 刑事责任 
共同犯罪中止研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33期14-16,18,共4页李晨瑶 
本文首先梳理了共犯中止和共犯脱离的概念,确立共犯中止的实质是中止。接着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从现行刑法的角度,分别讨论了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的犯罪中止的条件问题。从中止犯成立的三要件出发阐述了对一些争议问题的看法。认...
关键词:共同犯罪中止 实行犯 组织犯 教唆犯 帮助犯 
关于共犯独立性问题的研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年第36期25-26,共2页李翔宇 
关于共犯的性质,历来是刑法学研究中比较繁杂的一章。理论界对共犯从属性与共犯独立性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而在各国立法实践中,共犯的从属性与独立性都有所体现,两种属性都各有所长,也各有弊端,本文将着重对共犯的独立性理论进行探讨。
关键词:共犯性质 共犯独立性 教唆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