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报

作品数:2127被引量:25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洪涛延志伟陈求相韦东俊黄忠更多>>
相关机构:市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闻与写作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闻线索与政府信息报道
《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3期90-91,共2页殷莉 
记者出去采访一般总会有一个题目或者叫线索,这个题目或者线索就是新闻线索。完全没有题目、没有线索的采访是不多的。新闻线索就像是记者生命中的血液,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讲一讲如何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获得新...
关键词:新闻线索 政府公报 信息报 新闻发布会 政府网站 采访 记者 
我和一位青年编辑的友情
《新闻与写作》1998年第7期43-43,共1页余超 
作为一名老通讯员,自退休后下基层少,写的稿件赶不上形势往往碰壁,所以就不再给报刊投稿,更不敢寄给北京的大报。但有两篇稿件与《中华新闻信息报》接触,深为编辑们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好作风所折服,久久不能忘怀。 那是1995年开春,我看到...
关键词:青年编辑 信息报 基层通讯员 “有偿新闻” 省委书记 职业道德 件压缩 政务活动 从事新闻工作 再压缩 
增大信息量为市场经济服务
《新闻与写作》1993年第5期26-26,共1页刘印生 
今年不少报纸改革的思路有一条就是增大信息量。这已经是报业改革的一种趋势。我报是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报纸,传递信息应该是我报的主要功能。在今年2月中旬的市委常委会上,市委领导同志提出:《首都经济信息报》要再增大信息...
关键词:报业改革 信息报 信息值 领导部门 内部刊物 信息渠道 信息部门 主要部门 列人 定势思维 
经济新闻标题的制作
《新闻与写作》1992年第10期20-21,共2页王贵良 
经济新闻标题怎样才能“引人注目”?我认为重要的是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设问置疑,巧用悬念。运用设置疑问的方法制题,给人一种言犹未尽的感觉。如1990年11月24日《四川经济报》发表的《“川芎大战”会狼...
关键词:新闻标题 四川经济 习惯思维 言犹未尽 信息报 黑龙江经济 湖南经济 意而 使人 联想力 
简讯
《新闻与写作》1992年第7期3-3,共1页马熙强 
北京市东城区普教系统1991年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评选工作4月底揭晓。北京一中、二中、二十五中、灯市口小学、第一聋哑学校、区少年宫六单位获先进集体称号。五中、东四十三条小学、东华门幼儿园等19个单位获优秀集体奖状。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心 东华门 北京一中 宣传报道 信息报送 通讯信息 北京市东城区 东四 三条 
发挥老新闻工作者的“余热” 提高办报人员的素质
《新闻与写作》1991年第11期13-14,共2页刘印生 
《首都经济信息报》是1985年7月2日创刊的,到现在已经六个年头。六年来,在我们的事业发展中先后聘请了几位老同志,这些在新闻战线上奋斗了一辈子的老新闻工作者为培养青年同志,为提高我报采编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面...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 新闻战线 信息报 北京日报 业务素质 经营部门 采编人员 校对工作 《北京晚报》 新闻述评 
要敢于和善于写“热点”问题——从一组房改报道获奖说起
《新闻与写作》1991年第9期39-40,共2页刘印生 
去年《首都经济信息报》发表的《关于北京市住房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连续报道》,在今年北京市第八届好新闻评选和全国经济信息报刊第四届好稿评选中均获得了一等奖,并博得了最高选票。我是这一报道的组织者,为了提倡记者和通讯员敢于触...
关键词:好稿评选 住房制度 信息报 粗浅体会 住房条件 通稿 房改政策 经济体制改革 五易 现有住房 
配合中心工作 搞好宣传报道
《新闻与写作》1991年第7期42-43,共2页杨卫中 
我是一名党报通讯员,业余从事新闻写作已有3个年头。我有一点体会是:通讯报道要密切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使自己成为党的宣传员。前年的“刹、评、创”,去年的完善林业责任制等都是玉岩山区一个阶段的中心工作,我都及时抓住时...
关键词:宣传报道 中心工作 通讯报道 玉岩山 丽水日报 新闻写作 新闻价值 自费订阅 农村信息报 《浙江日报》 
北京市第八届好新闻作品一等名单
《新闻与写作》1991年第7期31-32,共2页
关键词: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 归国留学人员 北京电视台 信息报 北京青年报 北京铁道报 广播电视局 录音述评 北京科技报 
“小字辈”上了经传——北京变压器厂对外通讯报道一瞥
《新闻与写作》1991年第4期38-38,共1页王淑珍 乔福刚 
一北京变压器厂1985年以前对外报道工作是一片空白,党委宣传部一班人深感这是个缺憾。经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取经,他们逐渐认识到:今天的企业处在商品经济的竞争中,提高企业知名度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上树立企业形象,鼓舞职...
关键词:通讯报道 对外报道 变压器厂 对外宣传工作 企业知名度 企业形象 中层干部 宣传部门 信息报 队伍培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