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崇拜

作品数:25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徐瑞萍桑良至刘吉冬李伦张名章更多>>
相关机构:佛山大学安徽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研究》《新华文摘》《求索》《自然辩证法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媒介即讯息”时代手机拜物教的表象与内质
《鄂州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59-62,共4页吴庆华 吴姗珊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专项课题(2023ZJY191)“广西高校智慧党建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2023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2023LSZ027)“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五位一体’育人路径实践研究。
以互联网的全球化普及为重要标志的信息革命正前所未有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媒介即讯息”时代“手机拜物教”应运而生。一方面,智能手机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器物,另一方面,手机新媒体信息传输随时、随地、随身的优势...
关键词:手机拜物教 信息崇拜 信息资本主义 
短视频:内容生产与意义再现
《新华文摘》2022年第22期152-155,共4页郭沛沛 
一、引信20世纪80年代末,计算机刚刚流行之始,面对社会中骤然兴起的信息崇拜和技术幻想,美国历史学家西奥多·罗斯扎克毅然感叹道:“信息,到处都是信息,唯独没有思考的头脑”。诚然,作者并非否定或质疑技术发展对社会创新所带来的一切...
关键词:短视频 美国历史学家 信息崇拜 西奥多 意义再现 20世纪80年代末 计算机 包罗万象 
技术人文主义者的忧思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年第13期20-20,共1页魏宁 
波兹曼的“媒介三部曲”(《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罗宾斯和韦伯斯特的《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罗斯扎克的《信息崇拜》、芒福德的《机器神话》、温纳的《自主的技术》……这些大名鼎鼎的作者和他...
关键词:虚拟生活 罗宾斯 人文主义思潮 波兹曼 信息崇拜 有所耳闻 韦伯斯特 人文主义者 
数据库、信息崇拜与新闻话语生产的转变被引量:1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58-62,共5页周旭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数字媒介场域中国电影批评的话语特征研究”(项目编号:20SKGH125)的研究成果。
新闻信息所形成的数据库同样具有话语特性,新闻话语的主体和受众总是处于一种超级全景式的规训之中。从新闻话语书写的材料看,数字化写作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所有的新闻文本都可以进行"数字化"编码,并存储于海量的数据库之中;从新闻话语主...
关键词:数据库 信息崇拜 全景式规训 新闻生产 话语权利 
大数据时代我国食品安全的伦理考量被引量:4
《青海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99-104,共6页彭长华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食品安全法规与伦理道德约束耦合的社会诚信体系研究”(2017ZDIXM035)
“互联网+”这一技术范式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价值评判。结合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立足以“互联网+食品”为学术关切。准确把握大数据时代完善食品安全伦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不断丰富和发展食品安全道德...
关键词:信息崇拜 食品安全 伦理考量 
论网络场域下的信息崇拜及网络风险形态被引量:4
《求索》2012年第7期49-51,共3页刘吉冬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开放的网络场域中仍有着强大的符号资本——信息崇拜。"信息崇拜"概括了一种人与信息之间的交互关系,信息具有的"消除不确定性"功用是人类求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需求。在信息技术扩张下造成的网络风险包括信息焦虑症...
关键词:网络场域 信息崇拜 网络风险形态 
数字化生存的道德风险与信息崇拜的伦理考辨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31-37,93,共8页陈绪新 王蕊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谐人格的价值生态及其路径选择:以当代中国青年为怀"(项目编号:08CZX024);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新教伦理的后现代走向研究"(项目编号:07JA20008);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一般项目"生态马克思主义历史形态;理论方向及其实践"(项目编号:2010sk020)
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面临诸多现实世界中自我难以解决的矛盾和困惑时,期许能在电子"伊甸园"中找回自我价值和精神皈依。然而,虚拟空间并非想象中的天堂,类似"面具"的交流形式遮蔽着许多本真的存在,消解了现实世界的核心价值;游离在虚拟...
关键词:数字化生存 道德风险 信息崇拜 伦理考辨 
我们需要理性思考——读《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第2期92-92,共1页陈仕洪 
《信息崇拜》一书出版于1986年,作者是美国历史学家两奥多·罗斯扎克教授。初读本书时,你会感觉书中到处散布着情绪化的观点,但是作者所攻击的绝不是计算机技术本身,而是那些技术理想主义者、纯粹是为了贩卖产品的企业宣传、轻信单...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信息崇拜 思维艺术 理性 神话 理想主义者 历史学家 企业宣传 
由“信息处理”想到的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第2期93-93,共1页胡永跃 
一本好书,它会敲打我们的头颅。 尽管《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是20世纪80年代出版(1994年再版)的书籍,但对于30年后今天的我们来说,仍然是一副清醒剂,它正在唤醒我们沉睡已久的大脑!书中到处流露着作者对信息...
关键词:信息处理 20世纪80年代 思维艺术 信息崇拜 信息技术 现实世界 读书笔记 计算机 
批判视角下解构现代社会的“媒介崇拜”被引量:2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25-29,共5页李芸 
在现代性视野下,现代人已无法自拔于对媒介的盲目崇拜。借助于批判理论和视角揭示现代"媒介崇拜"的实质,层层剥离出话语崇拜、符号崇拜、收视崇拜和具体表现为消费崇拜、偶像崇拜、镜头崇拜的信息崇拜等主要崇拜形式和类型,并引发对媒介...
关键词:解构 媒介化生存 媒介崇拜 信息崇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