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则诚

作品数:65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黄仕忠伍令徐永明李晓刘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山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温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献》《文艺研究》《古今谈》《今日浙江》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系列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彭俐侬、范正明版在情节方面对高则诚《琵琶记》改编
《艺海》2024年第5期40-43,共4页李帅帆 
《琵琶记》源于民间故事《赵贞女蔡二郎》,元末作曲家高则诚将其编写成四十二出的南戏。随着时间流转,《琵琶记》也在各个剧种中开花结果,各剧种依托着自身特色,对《琵琶记》进行了艺术性再创作,彭俐侬、范正明改编版湘剧《琵琶记》获...
关键词:《琵琶记》 情节 结构 
《西楼记》词曲精妙
《南国红豆》2022年第3期1-1,共1页唐涤生 
我改编了好些元曲作品,使我不能不对元曲里的几位名作家笔下的词藻加以细心的钻研,其中,使我最折服而认为神品的有高则诚的《琵琶记》和汤显祖的《还魂记》(即抽改编后的《牡丹亭惊梦》)和《紫钗记》,先进们每落一句的贴切和每嵌一字的...
关键词:《琵琶记》 《紫钗记》 牡丹亭 元曲 汤显祖 高则诚 《还魂记》 《西楼记》 
高则诚的“隐士之梦”与《琵琶记》中的“乌托邦”
《戏剧之家》2022年第14期10-12,共3页汪鹏 
古代文人以孝道伦常为重,故而留下“教化派”一说;近世则开始以戏剧的眼光看待,不断阐释《琵琶记》的主题内涵。结合作者高则诚生平,可见《琵琶记》不仅是一部反映“忠孝节义”的作品,更是作者“隐士思想”的体现。作者以蔡伯喈的“违...
关键词:高则诚 隐士之梦 《琵琶记》 乌托邦 
戏曲研究的“价值尺度”与“典范转移”——以《琵琶记》“大讨论”为中心的剧学史审视
《戏曲研究》2019年第4期55-73,共19页浦晗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南戏百年学术史研究(1913—2013)”(项目编号:19YJC760081)阶段性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新的政权与政治局势需要新的经典阐释依据,"古为今用"的实用主义应运而生,对传统文化在当前政治生态中的接受问题也随之萌生。20世纪50年代,文艺界在全新的意识形态标尺下,对古典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展开了数次...
关键词:《琵琶记》 高则诚 集体性 琵琶记 价值尺度 
柏树村 南音今共古时听
《温州人》2019年第9期96-97,共2页张声和(文/摄)  
温州有5000多个行政村,自然村就更多了。有些村是让我们去看风景的,有些是可以作为民俗旅游的。若是名人故里的村庄,是要珍视它保护它,也是值得我们去探访的。在飞云江的南岸,有一座被宋代诗人林景熙称之为'水云深处'的地方,叫柏树村,...
关键词:高则诚 柏树村 陈则翁 《琵琶记》 林景熙 飞云江 
也许委屈,但是纯粹
《南国红豆》2017年第B06期42-43,共2页杨迪 
黄梅戏《罗帕记》用广东话来说,是黄梅戏的“戏宝”,“戏宝”多半是传统戏,传统的情节,传统的世情,传统的人物。自明代高则诚的《琵琶记》“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开始,戏曲题材多演子孝妻贤,叙事则尊崇双线,一边是男性的风...
关键词:“三从四德” 传统戏 《罗帕记》 《琵琶记》 戏曲题材 黄梅戏 广东话 高则诚 
从《琵琶记》中“三不从”看士子人生的困境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6年第10期95-100,共6页伏涛 
文学史家大都认为在"南戏之祖"《琵琶记》中的蔡伯喈身上体现了封建士子的软弱性,认为他缺少斗争精神。蔡伯喈辞试、辞婚、辞官面对的是父亲、宰相、皇帝,在当时社会没有较之地位更高的,在科举时代书生蔡伯喈面对诱惑能提出"三辞"绝非易...
关键词:高则诚 《琵琶记》 “三不从” 困境 
此剧只把真情说——探析《琵琶记》的“动人”意蕴
《新余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54-57,共4页樊胜军 
高则诚的《琵琶记》自问世以来,引无数人动容,最重要的原因断不是因为它"关风化",也很少有人从这个角度感到此戏"动人"。《琵琶记》最动人心者,就是其着力描写的赵五娘的生活遭际。赵五娘在高则诚笔下,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符号。而只有...
关键词:《琵琶记》 高则诚 真情 动人 赵五娘 
从《琵琶记》看高则诚的家庭伦理观——并以其现存诗词文为证
《黑龙江史志》2015年第13期237-237,共1页伍令 
高则诚剧作《琵琶记》以其"南戏之祖"的地位,明清数百年来一直盛演不衰。并且对其本事、其曲调、其创作意向等,进行了多方面的阐释。他对宋代南戏《赵贞女蔡二郎》人物形象、作品结局的改造,使人物、情节与原型有较大的差距。这源自于...
关键词:《琵琶记》 创作观念 人物形象 思想矛盾 家庭伦理观 
受人之托,终人之事——[元]高则诚
《快乐作文(中年级版)》2015年第9期44-45,共2页
名言赏析 鲜花收到来自春天的嘱托,灿烂在枝头以后默默地结成果实;小河收到来自大海的嘱托,矢志不渝地向浩瀚的大海流去;白云收到来自大地的嘱托,轻快地变成雨水润泽庄稼;飞鸟收到来自天空的嘱托,化为苍穹中美丽的痕迹;人类收...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