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尔逊

作品数:94被引量:23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同道王迟孙红云任远刘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辽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命经验、功能探索与诗意审美——“格里尔逊式”纪录片再探
《西部学刊》2025年第3期127-130,共4页王正浩 
中共四大研究中心项目“红色纪录片的主流价值承载与有效传播研究”(编号:2022ZGSD008)的阶段性成果。
人们往往将“格里尔逊式”纪录片简化为“画面加解说词”的形式,这种解读忽略了格里尔逊纪录片模式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丰富内涵。“格里尔逊式”纪录片“画面加解说词”的模式,与格里尔逊的生命经验紧密相连,背后体现的是美国芝加哥学...
关键词:约翰·格里尔逊 生命经验 功能探索 诗意审美 
地方台纪录片助力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兼谈《老区的“华丽一族”》的艺术创新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4年第7期30-31,共2页赵捷 
以民生新闻为主的都市频道是江西广播电视台的地面频道,在媒体竞争与融媒改革的发展大背景下,近几年来在纪录片创作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取得新成果,例如《老区的“华丽一族”》就是一部特别接地气、有烟火气、有生活的作品。从主题立意、...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 格里尔逊 都市频道 提升路径 民生新闻 地面频道 艺术创新 接地气 
纪录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课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年第6期7-11,共5页蔺洁 姬晓灿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有效性作业设计研究”(2021YB005)阶段性成果。
1926年英国约翰·格里尔逊首次提出“纪录片”一词,指出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明确其记录真实的社会功能。历史学追求的最高价值便是保存历史的“真实性”,高中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追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资源 课程实施 五代十国 学术理念 格里尔逊 纪录片 历史学 
警务题材纪录片对纪实手法的创新运用
《中国电视》2023年第3期56-61,共6页倪沫 
国家社科艺术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主流纪录片创作与批评发展研究”〈项目号:21AC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警务题材纪录片以“网感”式文本和全媒体式传播实现了内容IP生产和品牌效应,正在成为地方警务宣传的新选择。本文以警务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对其故事模式、叙事策略、形态结构等进行分析,发现警务题材纪录片创新书写了守卫正义的警...
关键词:新警察故事 “网感”化 格里尔逊模式 板块式结构 
网生纪录影像对格里尔逊模式的新解——以《守护解放西》为例被引量:1
《视听》2023年第1期99-102,共4页王熙成 
格里尔逊模式里的“画面连同解说”公式结合对现实富有韵律的处理,构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大部分纪录影像的基本呈现手段。无论是涵盖的题材还是承载的媒介,最突出的探索都在于将格里尔逊模式作为一种创作手段,去解释其对于非虚构影像进行...
关键词:格里尔逊模式 网生纪录影像 《守护解放西》 纪录片 观者感知 观者选择性 
“纪录片”概念:一种源自认知语言学的阐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6期184-185,共2页聂欣如 
“纪录片”的概念来自格里尔逊的创造。当年他不想发明一个新概念,在现有的词汇中寻找相近的表达,这便是“documentary”的由来。该词本意是“公文的”“纪实的”,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才是今天所谓的“纪录片”。这个概念从20世纪20年代...
关键词:格里尔逊 纪录片 认知语言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格里尔逊模式下的“上镜头性”与历史重构--评纪录片《热的雪--伟大的抗美援朝》
《东南传播》2021年第12期127-129,共3页苏桂霖 
从《水浇园丁》到《北方的纳努克》,我们无不感受到影像复现现实的魅力,其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来自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而更多的是“讲故事”以及提倡朴实无华的纪录和对自然光效的使用。格里尔逊模式作为纪录片的一种重要创作方式,...
关键词:格里尔逊模式 剧情纪录片 搬演 上镜头性 
浅议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与真实惠
《视听纵横》2021年第2期77-79,共3页张克鑫 
电视纪录片源于电影纪录片。1926年,英国电影导演约翰·格里尔逊首次提出“纪录电影”一词,英文为“documentary”,该词源于法文“documentatre”,意为“文献的”“档案的”。格里尔逊把“一切摄自自然素材的影片都归入纪录片的范畴”,...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 格里尔逊 电影制作 纪录电影 电影纪录片 电影导演 真实性 可信性 
全球与地方之间:“二战”期间我国大后方新闻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被引量:1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115-118,共4页梁君健 
抗日战争期间,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大后方的新闻纪录片放映活动在国内和国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得到了广泛开展。在吸取欧美诸国战时宣传经验、融入盟国宣传体系的基础上,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将大量海外引进的新闻纪录片用于军事训...
关键词:新闻纪录片 国际传播 孙明经 战时宣传 格里尔逊 
《海上来客》:另辟蹊径解密东西方交流史被引量:1
《中国广播影视》2020年第20期82-83,共2页蒲成 
当格里尔逊在1922年首次提出"纪录片"这一概念时,他正是从历史的维度出发来为这新生事物寻求合法性,将其界定为"具有文献价值"的影片——记录当下,为后世留传史料;回溯过往,让历史照进现实,这是纪录片辩证的历史观念。
关键词:格里尔逊 纪录片 交流史 文献价值 东西方 另辟蹊径 新生事物 合法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