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戏

作品数:13被引量:1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任广世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中央电视台伦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村百事通》《金陵瞭望》《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曲艺》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双城记:“隔壁戏”在杭州与成都的历史沿革与文化启示
《天府新论》2018年第1期153-160,共8页罗桑仁青 
杭州的隔壁戏在江、浙、沪一带流传甚广,对其他民间戏剧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明口"的口技在京津地区发展为"相声","暗口"的隔壁戏在四川地区发展为"相书"。本文聚焦于保持"暗口"、幕后表演原貌的江浙地区和四川地区,在梳理杭州、成都...
关键词:隔壁戏 相书 口技 偷窥 第四面墙 民间戏曲 
相书与谐剧的成功嫁接——谈四川相书剧《姐夫的烦恼》的创新尝试
《现代艺术》2016年第5期120-123,共4页涂军娅 
2007年,由我创作并参与辅导,四川著名谐剧表演艺术家涂太中的徒弟郭仕军、刘晓凡表演的四川相书剧《姐夫的烦恼》作为四川唯一入选全国第14届'群星奖'曲艺决赛的节目,荣获由文化部主办、在湖北举行的'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全国第14届'群星...
关键词:隔壁戏 创新尝试 
清代连厢艺术形态考被引量:12
《文化遗产》2008年第4期44-52,共9页任广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观念;视野;方法与中国戏剧史研究"(批准号08AZW002)的阶段性成果
屡见于清代文献记载的连厢并不是同一种民间艺术。从它们的艺术形态来看,清代的"连厢",实际是同名的两类艺术:一是以唱小曲为特点的歌舞艺术,又可分为连像、连相花鼓和霸王鞭三种;二是一种口技表演,又称为间壁戏。这四种连相具有不同的...
关键词:连厢 连相 连像 霸王鞭 隔壁戏 打岔 
快乐关中汉
《农村百事通》2008年第5期53-53,共1页
早在汉代,我国便有了隔壁戏,它作为口技的一种起源于江浙一带,一个人坐在屏障中靠嘴巴、舌头、喉咙、鼻子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声音。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就能给众人演绎一台好戏。
关键词:隔壁戏 口技 宋晓飞 乾县杂技马戏团 
抢救古老的民间文化遗产——隔壁戏——浅议四川相书的历史及其现状被引量:1
《长江文化论丛》2007年第1期220-226,共7页沈允宁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无形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被各地人民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生活...
关键词:浅议 四川 中国 文化 文化遗产 通过表演 公约 艺术 
四川相书
《曲艺》2007年第7期56-56,67,共2页闻克 
曲艺曲种。流行于四川省成都和重庆等地。在传统口技模仿表演市声人物的"隔壁戏"类节目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用四川方音表演,传统形式为1人在高约5尺、宽约2尺见方的布帐里,凭着一张口,借助简单的道具如扇子、铜铃、盆碗、木瓢等,描...
关键词:四川省 隔壁戏 传统形式 表演 艺术享受 喜剧效果 歇后语 曲种 曲艺 方音 
“口技”识略
《阅读与写作》2006年第3期30-31,共2页陈新 
关键词:隔壁戏 林嗣环 《口技》 万历野获编 孟尝君 
我听李传芳表演“隔壁戏”
《金陵瞭望》2006年第5期49-50,共2页朱煊 
古老的隔壁戏,是我国曲艺绝活。表演时,两张八仙桌四周围上绣花帐幔,艺人躲在帐幔中,全凭一张嘴、几件道具,惟妙惟肖地模拟出风雨雷电、战马嘶鸣、猫叫犬吠、百鸟啼鸣,甚至模拟三百六十行叫卖声及各地方言土语。更叫绝的是,这些...
关键词:表演 方言土语 “隔壁戏” 曲艺 中国 
曲艺绝活——隔壁戏
《档案与建设》2004年第12期45-46,共2页朱煊 
关键词:曲艺 隔壁戏 表演艺术 李传芳 
魔术与木偶联袂——兼议杭州隔壁戏中的扇戏
《杂技与魔术》1995年第1期11-11,共1页杨子华 
在中央电视台第34期"曲苑杂坛"中,有一个《木偶变魔术》的魔术节目,异常精彩。那个被艺人操纵的提线木偶,一身魔术师的装束,一出场便向电视机前的观众招手致意。只见这位木偶魔术师一下子将红水杯变成白水杯;又从手里变出一支又一支香...
关键词:隔壁戏 木偶 魔术师 电视机 艺人 中央电视台 表演 民间小调 杭州 观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