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际微生物数量

作品数:40被引量:46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汤利赵正雄张恩和韩艳洁郑毅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课程教育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草业科学》《中国农学通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叶尔羌河流域荒漠河岸林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时空变化及其与根际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5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年第2期82-91,共10页林宁 韦良焕 蔡吉祥 张文河 王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D01A03)。
以叶尔羌河流域荒漠河岸林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河段、土层和季节的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进行比较,对根际土壤环境因子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根际土壤环境因子与根际微生物数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
关键词:叶尔羌河流域 胡杨 根际微生物 时空变化 根际土壤环境因子 相关性分析 
五产区牡丹根际微生物数量分布研究被引量:3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3期260-264,共5页管玉鑫 贾娜 郑艳 丁东玲 王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491);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08085MC80)
为探讨牡丹根际微生物与中药材道地性及株龄的相关性.采用平板计数法研究了五产区牡丹根际土壤三大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变化.结果显示牡丹根际微生物数量由高到低产区排序如下.细菌:洛阳>铜陵>亳州>南陵>菏泽,放线菌:铜陵>亳州>菏泽>洛阳>...
关键词:牡丹皮 根际微生物 道地性 株龄 
覆盖与种植模式对土壤呼吸速率和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2
《草原与草坪》2016年第5期46-51,共6页李强 王琦 张恩和 刘青林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0);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5)资助
研究覆盖材料(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与种植模式(玉米单作、玉米间作豌豆和玉米间作箭筈豌豆)对土壤呼吸速率和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呼吸日变化曲线因覆盖与种植模式而异,峰值出现时...
关键词:覆盖 种植模式 土壤呼吸速率 根际微生物数量 
采煤塌陷复垦区先锋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第7期1671-1674,共4页侯颖 丁锦平 
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22102310613);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6A180048)
采用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采煤塌陷区复垦后土壤自然演替状况下先锋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和组成的变化,探讨不同先锋植物根际微生物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先锋植物其根际微生物的数量不同,其中,复垦1年后的土壤,狗尾草[S...
关键词:采煤塌陷区 复垦地 先锋植物 根际微生物 
不同玉米大豆间作处理根系互作对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8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4期624-628,共5页董晓钢 汤利 郑毅 邓佳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60504;31460551;41361065;31210103906);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11CB100405);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资助项目(201103003)
间作能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和生物量,是被世界广泛采用的种植制度。根系相互作用会影响根际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从而影响根际微生物的生长。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塑料膜分隔、尼龙网分隔和不分隔玉米大豆根系的方式研究了玉米大豆...
关键词:根系分隔 间作 玉米 大豆 根际微生物 
考特樱桃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第16期113-116,共4页王静 呼丽萍 刘璐 魏琰 孙银记 
甘肃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项目"旱地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技术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1308RJYE041)
研究考特樱桃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采用稀释平板法和最大或然数法对8年生考特樱桃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年动态变化进行研究。考特樱桃根际微生物数量与其年生长发育呈正相关。根际微生物数量由萌芽期开始上升,在旺盛期达到峰值,之后...
关键词:考特樱桃 根际 微生物数量 
转植酸酶玉米生育期及秸秆还田期根际微生物数量和细菌菌群多样性被引量:6
《山东农业科学》2013年第3期71-75,共5页张林森 杨正友 孙红炜 李凡 杨淑珂 段丽君 路兴波 
农业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1ZX08012-004)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转植酸酶玉米10TPY005、非转植酸酶亲本玉米为试材,于2011年在玉米的不同生育期以及秸秆还田期对玉米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时期同一种微生物数量在转植酸酶玉米、...
关键词:转植酸酶玉米 根际微生物 秸秆还田 多样性 
施氮肥与隔根对间作大豆农艺性状和根际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5
《土壤学报》2012年第4期731-739,共9页张向前 黄国勤 卞新民 赵其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033004)资助
采用盆栽试验及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施氮肥和不施氮肥两种条件下根系互作在大豆玉米间作中所发挥的优势作用。结果表明,无论在施氮肥和不施氮肥条件下相对于尼龙网分隔和完全分隔根系,未分隔处理的大豆玉米间作能增加大豆各个生育时...
关键词:根系分隔 间作 农艺性状 根际微生物 酶活性 
不同栽培处理对薯蓣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38-42,共5页黄思良 林善海 岑贞陆 姚炯培 覃丽萍 陈秋 晏卫红 黎礼海 
对7种不同栽培处理的薯蓣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及检测结果显示:锯末和稻秆基质穴栽的薯蓣根际土壤中薯蓣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拮抗微生物的数量分别为3.10×103CFU/g与4.30×105CFU/g,添加黄泥穴栽处理区、常规处理区及锯末...
关键词:薯蓣 土传病害 栽培基质 土壤微生物 生物多样性 
干旱区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8
《干旱区研究》2010年第5期719-725,共7页杨玉海 陈亚宁 李卫红 陈永金 吕东英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RCPY200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059);国家支撑计划(2006BAC01A03)项目资助
以塔里木河干流下游胡杨为研究对象,基于传统平板培养法所获数据,分析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总体特征、不同土层深度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季节及垂直变化,并利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探讨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特性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关键词: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根际 微生物 土壤特性 塔里木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