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巧

作品数:214被引量:11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余静贵庄建华胡飞邹艳红何毅华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画论中“工”“巧”“拙”范畴辨义
《艺术评鉴》2024年第20期57-62,共6页张书宁 
“工”“巧”“拙”是中国画论中的一组重要范畴,其辩证关系经由历代画论的论述与辨析,所蕴含的意义涉及中国画形神论、笔法论、创作观等诸多方面。本文以纵向历史维度为主脉络,以宫廷画院与文人绘画的审美差异为对照,分析论述“工”与...
关键词:巧拙 工拙 绘画审美 中国画论 
于四季更迭中品味民俗神韵——读潘鲁生《四时工巧》
《审计月刊》2024年第11期52-52,共1页吴昆 
偶然读到了《四时工巧》这本书,被其中丰富且深刻的内容深深吸引,仿佛进入了一座民俗文化的宝库。作者潘鲁生是一位在民间文艺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他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对民间文化的挚爱,为我们呈现了这部精彩绝伦的著作。在他笔下,民...
关键词:学术造诣 潘鲁生 民间文化 民间文艺 民间工艺 精彩绝伦 民俗文化 文化瑰宝 
工巧至精 极尽奢华 清宫造办处的“皇家技艺”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22期90-99,共10页
京味儿作家刘一达曾在《典故北京》一书中写道:“经常听到有的玩古玩的收藏家拿出一件藏品,自鸣得意地说:‘这是宫里造办处出来的玩意儿。’当然,懂眼的人,听到‘造办处’这仨字,也就明白他拿出的玩意儿不一般。”
关键词:造办处 京味儿 刘一达 收藏家 
王安石诗“学三谢”考论
《文学遗产》2024年第5期60-72,共13页杨思思 
王安石诗“学三谢”的说法首先由黄庭坚提出,经由诸家诗话转引,成为后人探寻王安石诗歌艺术的一条隐脉。随着黄庭坚此说的流传与唐庚《三谢诗》的刊刻,“三谢”的合称也逐渐凝固,往往用于指代特定的诗学风格和诗史发展阶段。宋人评说“...
关键词:王安石 三谢 自然 工巧 
印度古代美术的世界意义及其学术史考察
《南亚研究季刊》2024年第2期121-141,159,160,共23页尹锡南 
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印度古代文艺理论史”(项目编号:21&ZD275)的阶段性成果。
印度古代美术具有非常典型的世界意义和卓越的世界地位。印度美术历史悠久且成就辉煌,它自成一体并独具特色。以犍陀罗佛教艺术、阿旃陀石窟等为代表的印度古代美术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古代艺术史。印度古代美术理论自成体系,创造了诸如宅...
关键词:印度美术 美术理论 工巧论 佛教艺术 建筑艺术 
从灯具看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的“工”与“巧”--以汉魏南北朝时期灯具为中心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4年第6期98-110,150,共14页周杨 
本文以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灯具为例,讨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的“工”“巧”观念。作者通过梳理文献中的“工”“巧”概念,揭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三个传统,即工匠传统、知识传统与观念传统。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功能与使用、意象与感...
关键词:物质文化 古代灯具 器物 工巧 雅俗 
神圣工巧
《养生月刊》2024年第3期222-223,共2页邓玉霞 
成语“神圣工巧”本指中医诊病四法“望闻问切”。出自《难经·神圣工巧》:“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作为成语,它也有医道高深、医术巧妙的意思。
关键词:望闻问切 神圣工巧 成语 望而知之 
唐《李璆夫人金氏墓志》疏证——兼论唐代长安新罗人的工巧技艺
《碑林集刊》2023年第1期142-151,共10页景亚鹂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丝绸之路沿线汉至唐丝路碑刻整理研究”(项目编号:19BZS017)阶段性成果
唐《李璆夫人金氏墓志》,1954年出土于西安东郊郭家滩,存藏于西安碑林。志主金氏之远祖西汉末年移居“辽东”,故祖上以新罗人自居。金氏之祖金忠义、父金公亮历史文献有载,任职于少府监、将作监,均善于工巧技艺,其父修成指南车、记里鼓...
关键词:将作监 少府监 桂阳监 郭家滩 唐代长安 出土墓志 金氏 西安碑林 
顺物自然 工巧载道——传统手工艺造物美学思想探析
《民艺》2023年第4期74-77,共4页庞萌 
造物美学是我们研究造物历史,总结造物规律的重要内容,对研究中华造物文化体系,传承发展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从天人合一到材美工巧,传统手工艺作为多技术综合的艺术展现形式,始终与社会发展同行同向,回应着人们多变的需求,与人民的...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 造物美学 手工劳动 
柯俊:钢铁人生 孜孜百年
《半月选读》2023年第14期23-24,共2页吴益超 
“工巧”,义为技艺高明、精巧;也泛指匠人,工匠;同时也形容诗文精致美妙。《战国策·秦策五》:“贞女工巧,天下愿以为妃。”指的是技艺精巧。汉代王充《论衡:自纪》:“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指的是诗文精妙。本期人物解读...
关键词:人物解读 战国策 主题词 工巧 诗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