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导向

作品数:59被引量:27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管驰明陆化普王珊陈铖陈燕萍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工程咨询》《党员生活(湖北)》《科技广场》《乡镇企业导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建设厅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杭州望朝中心照明设计
《照明工程学报》2024年第5期I0005-I0006,共2页 
杭州望朝中心是杭州新兴开发区钱江世纪城的又一地标性建筑,落成后有效的扩大了杭州繁华商业中心的版图。望朝中心大楼高度为280米,是区域内第二高的建筑,迎接着从庆春隧道和盈丰路地铁站出来的通勤族和游客,它既是钱江世纪城的门户建筑...
关键词:钱江世纪城 地标性建筑 商业中心 公共交通导向 照明设计 地铁站 杭州 游客 
轨道站点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综合指数对周边建筑停车配建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年第9期3861-3868,共8页汤祥 尹超英 何鹏 单天赐 李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2204114)。
围绕轨道站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支撑城市低碳交通发展,降低小汽车出行依赖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内多个城市对轨道站点周边建筑停车配建指标进行了均质化数值的折减,对轨道站点能级差异、距离差异等...
关键词:轨道站点 停车 TOD综合指数 配建指标 
公共交通导向的发展模式:现状与趋势
《新华文摘》2024年第5期140-143,共4页陆化普 
交通与土地使用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能够综合破解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构建更美好的城市生活,因而吸引了众多科研工作者、政府决策者和城市建设者的广泛关注、积极的理论探索与工程实施。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公共交通导向...
关键词:深度融合 政府决策者 实践验证 健康城市化 现状与趋势 城市建设者 
推进城市土地与轨道交通融合发展被引量:1
《科技导报》2023年第24期1-1,共1页孙永福 
城市是非农业产业聚集、人口稠密之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困扰着城市健康发展。20世纪末出现的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理念,为引领...
关键词:城市更新 城市健康发展 环境恶化 轨道交通 公共交通导向 人口稠密 交通拥堵 大城市病 
公共交通导向的发展模式:现状与趋势被引量:5
《科技导报》2023年第24期5-11,共7页陆化普 
交通与土地使用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回顾了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TOD)模式的起源,论述了TOD的中国内涵,总结了一体化由发展起步、研究推进、工程应用到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发展历程。分析了TOD发展...
关键词:公共交通导向的发展模式 高质量发展 未来城市 出行便捷高效 土地集约节约 
TOD发展模式的内涵解析和若干关键思考被引量:3
《科技导报》2023年第24期12-19,共8页赵鹏林 张宁 
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TOD)模式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交通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符合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决策要求。新形势赋予TOD模式新目标,即构建以公共交通主导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为此,在交通构建、用地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
关键词: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 碳达峰、碳中和 公共交通 可持续发展 
中国TOD发展的核心策略——基于深圳市的实践
《科技导报》2023年第24期28-33,共6页戴继锋 蔡燕飞 张文娜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GD21CXW04)。
基于中国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TOD)发展的背景条件,总结了深圳市TOD枢纽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中国TOD发展需要遵循的3个核心策略:建立统一利益主体的机制、搭建专业技术统筹平台、赋予建设运营主体决策权。
关键词: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 城市规划 深圳市实践 总师机制 
面向专项规划的杭州轨道交通TOD成效评估
《科技导报》2023年第24期34-40,共7页吕剑 雷心悦 李晓璇 张舒琳 纪宁 
围绕轨道站点打造城市活力中心的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TOD)模式在国内逐渐兴起,但在完善顶层设计层面,TOD发展模式仍缺乏可操作的评估体系。回顾了国内外对于TOD成效评估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分析新时期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的主要特征,从规划...
关键词:交通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 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 成效评估 
基于扩展节点-场所模型的北京轨道微中心地铁站点评价与分类被引量:3
《科技导报》2023年第24期41-51,共11页路羡乔 王晶 张政 胡新宁 郭红娟 
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项目(2023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023);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项目(2021020)。
节点-场所模型通过关注交通和土地特征的平衡,为评估公共交通导向开发(TOD)提供了有效的框架。在传统节点-场所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可步行性作为新的评价维度,定量描述站点地区的步行网络可达性与设施可步行性,提出了节点-场所-可步行性...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 土地利用 节点-场所模型 可步行性 
生活圈视角下北京地铁站区可步行性测度被引量:1
《科技导报》2023年第24期52-65,共14页王晶 冯岑 巩彦廷 胡新宁 卢丽娜 
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项目(2023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023);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项目(2021020)。
以轨道生活圈建设为目标,梳理轨道站区可步行性影响因素,分别从站点本身的步行可达性、站区服务设施的步行可达性、服务设施配置水平3个方面构建地铁站区可步行性测度体系。选取北京28个轨道微中心站点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法...
关键词:生活圈 地铁站区 可步行性 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