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财物

作品数:873被引量:43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赵秉志邓又天周旋王宗光丁军青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刑法规制
《争议解决》2025年第2期160-167,共8页张佳睿 
司法实践中窃取网络虚拟财产的案件存在同案不同判的情况,学界对于窃取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定性主要有非犯罪说、侵犯通信自由说、相关计算机犯罪说、和盗窃说这四种观点,本文认为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属性是物权,属于盗窃罪中“公私财物...
关键词:虚拟财产 盗窃罪 公私财物 占有 
社交媒介的传播特点及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启示
《通信世界》2024年第24期33-35,共3页董晓芳 张晓明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信网络诈骗的种类越来越多,受害群体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即时通信工具的兴起,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使其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因此,研究电信网络诈骗信息在这些渠道中的传播特点,对于防范和...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 公私财物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社交媒介 迷惑性 即时通信工具 传播特点 网络技术手段 
重构非法获取他人虚拟货币行为的刑法定性
《中国审判》2024年第15期74-77,共4页吴静怡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块链技术的进步,虚拟货币在全球广泛流行,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风险,以虚拟货币为犯罪对象的案件屡屡发生。目前,虚拟货币属于新兴事物,其法律属性尚未达成共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
关键词:侵犯财产罪 公私财物 定罪处罚 犯罪对象 虚拟货币 刑法意义 非法获取 区块链技术 
超市调包计
《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2024年第6期54-55,共2页杨荣 钟文静(图) 
一锤定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关键词:公私财物 敲诈勒索 诈骗 并处 抢夺 拘留 盗窃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破坏公私财物可不行
《中国少年儿童》2024年第3期36-37,共2页唐玥 TEAM-WOLF(图) 
大圣提醒:总有一些人漠视法律规定,通过破坏、损毁公私财物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或为自己谋利。比如,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在楼宇间贴小广告、毁坏护栏等。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属一般违法行为,按照《治安管理处罚...
关键词:公私财物 一般违法行为 情节较轻 《治安管理处罚法》 公共设施 并处 拘留 罚款 
银行成功协助客户堵截多例电信诈骗案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四则
《中国银行业》2023年第12期91-94,共4页本刊编辑部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话、短信、互联网等工具,通过远程、非接触方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近年来,银行工作人员主动作为、多措并举,一方面加大对公众金融知识宣传力度,利用线下线上各种宣传渠道,向金融消费者宣传普...
关键词:电信诈骗 公私财物 消费者权益保护 电信网络诈骗 银行工作人员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金融消费者 责任担当 
被害预防视角下反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策略研究
《公安教育》2023年第5期28-31,共4页刘明竹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涉网新型犯罪越来越突出,危害越来越严重,造成的损失连年大幅度上升,已...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 公私财物 被害预防 新型犯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信息技术产业 宣传策略 互联网 
明确银行卡、电话卡办理和停用条件
《妇女生活》2022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明确定义电信网络诈骗行为该法第二条指出,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 公私财物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网络技术手段 电话卡 银行卡 非接触 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22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明确定义电信网络诈骗行为该法第二条指出,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明确银行卡、电话卡的办理和停用条件电信网络诈骗离不开两张卡,就是银行卡和电话卡。...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 公私财物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网络技术手段 银行卡 电话卡 非接触 中华人民共和国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资金链侦查机制创新研究——以区县级反诈中心侦查资源和权限为角度
《中国刑事警察》2022年第4期25-35,共11页吕笑增 柳林 刘岩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概述.电信网络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虚假信息,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犯罪案件。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件为典型的侵财类犯罪,其具有多发性特征,社会危害性极...
关键词:隐瞒事实真相 电信网络诈骗 公私财物 侦查机制 被害人心理 虚构事实 诈骗手段 互联网平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