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格独立

作品数:48被引量:8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茂林胡光志郭富青张民安陈晓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郑州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人民法治》《商业研究》《税收与企业》《中国律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人公司人格独立的审查认定标准
《法庭内外》2025年第1期20-21,共2页王钟仪 
基本案情某能源公司系某科技公司的唯一股东。某电气公司对某科技公司享有经生效裁判文书确认的债权,经某电气公司申请执行后债权仍无法实现,现其以某科技公司与其股东某能源公司之间存在频繁、巨额的资金拆借,某科技公司的资金被某能...
关键词:承担连带责任 申请执行 人格混同 电气公司 公司人格独立 资金拆借 审查认定 债权 
新公司法背景下公司人格否认:类型扩张与要件重述
《人民司法》2024年第29期92-96,共5页谢明 
新公司法允许非正向的公司人格否认,人格否认制度取得了重大发展。但新公司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表述,引发部分场景下能否进行人格否认的争议;长期以来困扰实践的人格否认要件也未进一步细化。从立法过程来看,新公司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
关键词:公司人格否认 新公司法 债权人撤销权 债权人利益 自然人股东 人格否认制度 财产转移 公司人格独立 
股权的双重维度及其保护
《中国律师》2024年第7期81-83,共3页谷绍勇 
一、股东权利的来源、本质及内容根据公司人格独立原则,公司享有独立的财产,而公司财产的初始来源系股东出资。从出资的角度看,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的出资额或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的股份,实际是股东出资的标识,其本身并无财产价值,仅仅是...
关键词:股东权利 出资义务 公司人格独立 股东出资 双重维度 出资人权益 资产收益权 决策权 
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研究
《区域治理》2023年第3期90-93,共4页刘亚楠 
公司人格独立与有限责任制度虽利于激发投资者创业热情,给予奋发进取者保护,但其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实务中出现了大批公司股东利用公司人格独立制度损害公司债权人权益以及假借公司独立法律人格规避法律责任的案件。作为解决股东与公司...
关键词:揭开公司面纱 公司人格独立 有限责任 
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问题探析
《人民法治》2022年第23期39-41,共3页梁艳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对公司独立制度的补充,当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需要同时进行选择的时候,公司人格独立制度会侧重选择保护股东的利益,此时就需要相对应的制度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即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以此来达到平衡。本文将从公...
关键词: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公司人格独立 公司债权人 问题探析 股东 利益 
关联公司法人人格混同构成对公司人格独立的否认
《公民与法(审判版)》2022年第6期46-47,共2页张迪 
裁判要旨公司人格独立是其作为法人独立承担责任的前提。被告为形式上独立的两个公司,但其住所地、经营场所均一致,经营范围重合,且公司主要成员存在亲属关系,两个公司之间表征人格的因素(人员、业务、财务等)高度混同,导致各自财产无...
关键词:连带清偿责任 债权人利益 住所地 严重损害 人格混同 经营范围 法人制度 亲属关系 
反向揭开公司面纱的价值及制度构建被引量:3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38-41,共4页杜麒麟 
我国现有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无法对某些涉及公司与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人格混同的案件作出合理的回应,且在现有制度框架内缺乏合适的替代性方案,有必要在我国建立反向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反向揭开公司面纱是人格独立理论价值的回归。对于反...
关键词:反向揭开公司面纱 价值 制度构建 公司人格独立 
浅议公司人格否定制度
《商情》2015年第9期355-355,共1页张渝英 
公司人格独立是股东在市场经济中将风险降到最低的一种保护屏障,但它同时也为股东滥用公司的法律人格提供了机会,引发了不容忽视的“公司问题”,公司人格否定制度由此应运而生。首先从公司人格否定制度产生的背景及其概念入手,进而...
关键词:公司人格独立 公司人格否定制度 适用条件 启动运行程序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及其适用被引量:1
《商场现代化》2014年第30期272-272,共1页杨博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最先确立于英美法系的判例之中,我国公司法于2006年将其明确确立。但该制度在当下的司法实践中常常有被滥用的倾向,基于此特点,对其适用应遵循穷尽救济原则,实际有效等原则。作为一种前瞻性的理论忧虑,我们在实践当中...
关键词:公司人格否认 公司人格独立 法人制度完善 
房地产项目公司终止后股东责任制度研究被引量:1
《中国律师》2014年第5期71-73,共3页赵继明 
由于作为股东的房地产开发商与项目公司人格独立,即使项目公司解散,通常也无法要求房地产开发商承担责任,房地产开发商获得了有限责任的庇护。项目公司的“短命”现象并不符合公司永续存在的特征,房地产开发商涉嫌滥朋了项目公司的...
关键词:股东责任 公司终止 房地产项目 制度研究 房地产开发商 公司人格独立 “短命”现象 项目公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