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程序

作品数:36被引量:25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马静华王云海樊崇义金泽刚汤尧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湖南社会科学》《中国刑事法杂志》《廉政瞭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络时代侮辱、诽谤罪司法适用之争被引量:6
《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7期108-117,179,共11页金泽刚 张涛 
面对不断滋生的网络暴力,亟待厘清侮辱、诽谤罪在司法适用中的争议。通过对最近五年近百个公开案例进行观察可以发现,侮辱、诽谤罪的适用存在罪与非罪标准模糊、犯罪证明困难、此罪彼罪界限不清、公诉相对保守等问题,已无法适应网络时...
关键词:网络时代 侮辱、诽谤罪 法益 司法适用 预先公诉程序 
网络侮辱案例之办案探析被引量:6
《中国检察官》2022年第10期8-10,共3页刘哲 李静 周峻毅 
网络散布速度快、散布范围广的特点决定了网络侮辱行为的危害性具有溢出效应和扩散风险,侮辱行为一旦进入信息网络,便会加速发酵,造成比普通侮辱更恶劣的影响。但侮辱罪本身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若侮辱行为导致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
关键词:网络侮辱 公诉程序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 指导性案例 
自诉与公诉的转换衔接及理论基础被引量:7
《人民检察》2021年第13期37-44,共8页庄永廉 樊崇义 苗生明 黄生林 常锋 
浙江杭州女子取快递遭诽谤案自诉转公诉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关于自诉和公诉程序如何转换、衔接,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规定等,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本刊特组织专家学者就其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展开探讨,敬请关注。
关键词:基础理论问题 浙江杭州 自诉与公诉 自诉转公诉 公诉程序 衔接 转换 正确理解 
反腐在线
《廉政瞭望》2018年第13期15-15,共1页
一年67次批示反腐的市委书记却纵容妹妹受贿 不久前,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的孙立坤受贿一案,正式进入公诉程序。孙立坤曾任河南省纪委常委、焦作市委书,懂得反腐的重要性。他曾在一篇通报中称,自己2014年在市委书记任上,共67...
关键词:反腐败工作 在线 市委书记 党风廉政建设 人民检察院 指定管辖 公诉程序 孙立坤 
行政公诉制度中前置程序的意义与发展方向
《山西青年》2016年第21期228-228,共1页陈芷涵 
行政公诉是职能部门为公益权利的保护与落实而执行的行政诉讼,含有诉讼前置程序、受理程序、立案、司法管辖、案件查证、当事人出庭、出具证明、二次审判、启动再审、诉讼费用、撤回诉讼、事件调解、当事人和解等不同的环节。行政公诉...
关键词:行政公诉 公诉程序 前置程序 检察机关 
和解公诉案件中检察机关在被害人保护中的职责和作用
《法制与经济》2014年第23期91-93,共3页田椿雨 
201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增添了当事人和解公诉案件的诉讼程序。和解公诉制度使作为国家公诉机关的检察机关在制度程序中的职能和范围不仅仅局限在侦查起诉和审判监督上,也在被害人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重...
关键词:和解公诉程序 检察机关 被害人保护 
论完善和解公诉程序对被害人民事权益的保护被引量:1
《法制与经济》2014年第20期51-53,共3页杭丽 
随着刑事被害人的法律地位不断上升和恢复性司法观念的适用,2012新刑事诉讼法新增和解公诉程序。和解公诉程序确实有利于被害人权利保护但仍有缺陷。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完善和解公诉程序对被害人民事权益的保护。阐述了实践中和解公诉程...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 民事权益 权利保护 
人民监督员制度之完善——兼论公诉程序之民众参与
《司法改革论评》2014年第2期282-290,共9页王星译 
怀柔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检察院组织法修改有关问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引言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最高人民检察院首先在多个地区试点,之后正式推行的一项制度,被认为是扩大公诉程序民众参与、制约起诉裁量权的一项新举措。自2003年始试行7年之后,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0年颁布了《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
关键词:人民监督员制度 起诉裁量权 程序设置 检察机关 不起诉决定 大陪审团 民众参与 检察委员会 提起公诉 
和解公诉程序对被害人知情权的保护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31期122-123,共2页范秋燕 
新增的和解公诉程序设计了一种被害人与加害人面对面交流机制,为被害人知情权的保护提供新的契机。本文以传统公诉程序对被害人和被害人知情权的保护,探讨新程序对被害人知情权保护的重大意义,并就如何真正发挥新程序对被害人知情权保...
关键词:知情权 被害人 和解公诉程序 
被害人保护视野下的和解公诉程序的改进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24期109-112,共4页蔡沁珂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首次将公诉案件中的当事人和解纳入了刑诉法的范畴。但该程序仅仅有三个法律条文予以明文规定,这也导致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颇多争议。本文将以被害人的权利保护为视角,对和解公诉程序进行分析,...
关键词:刑事和解 被害人保护 和解公诉程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