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牍

作品数:81被引量:8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杨霞张萍丁海斌潘晟王振忠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台州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机遇还是危机?古代文人的公牍命途
《廉政瞭望》2025年第1期40-42,共3页章梦晗 
我国公牍文历史源远流长,从先秦时期的命书、誓辞,到秦汉的诏书、奏疏,再历经各朝演变,种类和用途不断丰富。其发展复杂多变,受政治、文化、民族融合等因素影响,风格、格式、处理流程持续更迭。书写与政事相关的公牍文,是古代文人展现...
关键词:用词不当 政治见解 公牍文 处理流程 古代文人 惨痛代价 
“无聊公牍”中的校长情怀——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的公文解读
《语文学刊》2024年第5期40-44,共5页施秋香 
蔡元培任职北大校长期间签发或办理的公文是展示其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的档案载体,同时也是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文档记录,侧面反映出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艰辛历程。蔡元培不喜繁文缛节的公文工作,却仍然认真对待这些无...
关键词:蔡元培 公文解读 北大校长 
公牍行记的说部演绎:期刊连载语境下《英轺日记》的改写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4年第7期112-125,128,共15页姚刚 
《京话演说振贝子英轺日记》系改写载振使团《英轺日记》而来,并连载于《绣像小说》。《京话日记》的改写与期刊的政治主张及其取材于新闻的传统密切相关,并在期刊的重新塑形中赋予载振其人其书以新的传播意义,反哺改良思潮的民间流布;...
关键词:《英轺日记》 《京话演说振贝子英轺日记》 《绣像小说》 连载 传播 
社会治理视角下清末徽州六县绅士行事习惯与风格比较研究——以《陶璧公牍》为中心的考察
《徽学》2023年第1期69-107,共39页陈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徽州民众日常生活与社会变迁研究”(16JD770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徽州基层社会管理研究”(13BZS036)的阶段性成果。
清末徽州六县绅士在参与地方行政,参与或主导地方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且独特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群体或亚群体特色和县域特色的行事习惯与风格。本文考察清末徽州地方社会治理中六县绅士异同的行事习惯与风格的形成...
关键词:徽州 绅士 社会治理 县域治理 
论魏晋南北朝官文书层次转折与近代相似--从公牍批评出发
《应用写作》2023年第4期9-13,共5页姚婷 
许同莘《公牍学史》有言,“知六朝官文书之式,与汉时绝异。其层次转折,却与近代文牍相类,所异者词句而已。以此知六朝为古今文变迁之枢纽。自来论文,不及于此。”许先生并未说明六朝官文书层次与近代文牍究竟关联在何处,只是以关事仪、...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官文书 公牍文 许同莘 古今文 转折 六朝 
王融公牍类文书研究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32-35,共4页纪蒙山 董守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ZDA268)。
王融为南朝琅琊王氏家族重要成员,其存世公牍类文书共有17篇。王氏公牍类文书按内容可分为歌功颂德之文、陈情谢恩之文、陈事言志之文和反映外交之文,其文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多用典故,语言生动形象。
关键词:王融 公牍类文书 古代文书 
两宋公牍档册管理制度考论
《古籍保护研究》2022年第1期108-118,共11页李致忠 
本文从两宋公牍档册的管理制度、两宋剔除公牍档册的多种用途、两宋公文纸印书的研究价值三个方面,对两宋“公文纸印本”问题进行了论述。并以《王文公文集》《北山小集》《新定三礼图》为例,指出两宋公牍档册印书是学问家研究当时社会...
关键词:公牍档册 公文纸印本 版本鉴定 
宁波作为我国官方海丝之路启碇港的见证——以流传域外的历史文物“嘉靖公牍集”为中心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5期139-141,共3页刘盈 俞晶晶 
2021年度宁波文化研究工程项目“宁波(镇海)官方海丝之路启碇港文献集成—唐明来华使节实录、明代宁波公文集校注”(项目编号:WH21-7)课题基金成果。
关于明日堪合贸易,中、日双方有着较为丰富的文献类文物。但以往的研究,学术界多着眼于明朝实录、遣明使日记或文集,对宁波地方文献类文物尤其是宁波地方官府公文并无人进行研究。现被日本文物部门定级为重要文化财的“嘉靖公牍集”是...
关键词:嘉靖公牍集 宁波 策彦周良 
蒙古语文在清代西藏——以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所藏清代蒙古文公牍为例
《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22年第2期101-108,共8页乌云毕力格 
历史上中国各民族之间长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的重要前提。蒙藏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它不仅推动了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而且对元代以降中国的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往学界较多关注...
关键词:蒙古语文 清代西藏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档案 语言媒介 
刘国钧先生著译系年目录(增订版):文书公牍与来往通信被引量:1
《高校图书馆工作》2022年第1期77-87,共11页顾烨青 吴稌年 陶岚 张路路 殷环环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图书馆学家刘国钧著述搜集与整理研究”(2020SJA087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刘国钧对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性贡献研究”(20FTQB002)研究成果之一。
刘国钧(字衡如,1899.11.15-1980.6.27)先生是我国图书馆界的一代宗师,著述丰富,成果涵盖图书馆学、文献学和文史哲等多个学科领域。文章整理增订了刘国钧文书公牍与来往通信部分的目录。
关键词:刘国钧 刘衡如 图书馆学家 著述目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