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煎液

作品数:17被引量:10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陈敏纯杨静杨志福文爱东贾艳艳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北方药学》《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药物分析杂志》《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LC-MS法研究百合地黄汤单煎及共煎液中化学成分变化被引量:3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77-82,共6页毛前程 马柯 王嘉昀 房天赫 刘蔚然 张洪秀 张琦 田义昭 徐敏真 宗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03948);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3QH052);山东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鲁教人字[2019]9号-202);山东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育项目(卫函[2023]143号);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专项基金科研项目(2013-701627);潍坊护理职业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YQJ2020003)。
目的测定仲景古方百合地黄汤水煎液成分,并对鲜百合和鲜地黄的水煎液所含成分进行对比,为优化百合地黄汤提取工艺提供初步依据。方法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为基础,定性分析百合地黄汤水煎液所含化学成分并进行归属及聚类分析,...
关键词:百合地黄汤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百合水煎液 地黄汁 毛蕊花糖苷 阿魏酸 
夏桑菊复方配伍的化学成分变化研究被引量:1
《北方药学》2014年第3期10-11,共2页蔡少芬 石晶 黄雄 黄嬛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新苗人才计划)(2013R417028);嘉兴学院科研重点项目资助
目的:研究夏桑菊复方配伍前后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探索复杂中药配伍的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单味药材的单煎液与复方共煎液中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变化。结果:夏桑菊复方配伍前后有部分化学物质发生了增减变化,含量也...
关键词:夏桑菊 共煎液 单煎液 化学成分变化 
丁香、郁金单煎及共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被引量:10
《吉林中医药》2011年第4期365-367,共3页刘永刚 白俊杰 翟双庆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自主研究课题在研项目(课题编号:2009JYBZZ-XS011)
目的:研究和探讨丁香、郁金单煎及共煎液中有效成分丁香酚和姜黄素含量的变化,初步探索两味中药配伍应用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共煎煮的郁金和丁香中丁香酚和姜黄素的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丁香与郁金共煎煮,丁香酚含...
关键词:丁香 郁金 丁香酚 姜黄素 中药配伍 
八味地黄方与人参汤共煎液毒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中医药信息》2011年第3期24-27,共4页路杰 高姗姗 张晓丹 闫静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创新基金项目(2000707)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及计算半数致死量的方法研究附子的配伍规律,阐明八味地黄方与人参汤共服时产生毒性的化学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别对八味地黄方加人参汤、附子加人参汤、附子加人参、附子加白术、附子加干...
关键词:八味地黄方 人参汤 乌头碱 高效液相色谱 半数致死量 
泽泻与吴茱萸配伍前后的指标性化学成分变化研究被引量:2
《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第2期147-149,共3页李小艳 张秋萍 吴水生 许文 李德森 
中医药管理局方剂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Y2004)
选择泽泻、吴茱萸2味药为研究对象,以HPLC为主要研究工具,研究了不同比例配伍的泽泻-吴茱萸共煎液与单煎混合液化学成分的异同,重点关注因2味药共煎煮而产生的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现象,总结了化学成分动态变化与药材配伍不同比例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泽泻 吴茱萸 共煎液 单煎混合液 化学成分 动态变化 
HPLC法研究川芎-白芍单煎及共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被引量:8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39-43,共5页郑春松 叶蕻芝 刘献祥 罗美容 温雪芬 周常恩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0Y0029);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A类(JA09129);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课题(2009-1-35);福建省中医药科研重点课题(WZZG090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J01196)
目的研究川芎-白芍单煎及共煎液中有效成分阿魏酸和芍药苷含量的变化,初步探索两味中药配伍应用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以乙腈-0.2%的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分别...
关键词:川芎 白芍 阿魏酸 芍药苷 单煎 共煎 高效液相色谱 
红花当归单煎共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被引量:1
《中国药学杂志》2010年第4期248-251,共4页杨静 杨志福 陈敏纯 奚苗苗 田云 贾艳艳 文爱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2662)
目的比较红花当归单煎共煎液中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含量的变化,初步探索2味中药配伍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RP—HPLC,色谱柱为Shim—packVP—ODS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
关键词:红花 当归 羟基红花黄色素A 阿魏酸 单煎共煎 
HPLC法研究当归-红花单煎及共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被引量:7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年第5期448-452,共5页张荣 刘睿 黄天来 宓穗卿 王宁生 
广东省高等学校中药有效性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f07002)
目的研究和探讨当归-红花单煎及共煎液中有效成分阿魏酸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的变化,初步探索两味中药配伍应用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0.05%磷酸水溶液p(H=2.45,25∶75)为流动相;流速:1.0mL/...
关键词:当归 红花 阿魏酸 羟基红花黄色素A 单煎 共煎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补阳还五汤共煎液与单煎混合液中芍药苷、阿魏酸含量比较被引量:1
《北京中医药》2008年第8期643-645,共3页朱伟 丘小惠 阮新民 
目的比较补阳还五汤共煎液和单煎混合液中芍药苷和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共煎、单煎情况下补阳还五汤中芍药苷、阿魏酸的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补阳还五汤共煎液中的芍药苷、阿魏酸含量比单煎...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芍药苷 阿魏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川芎当归单煎共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3
《中国药学杂志》2008年第2期95-98,共4页周建设 孔毅 申屠建中 郑公义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05C171)
目的 比较川芎当归单煎共煎液中有效成分川芎嗪和阿魏酸含量的变化,初步探索二味中药配伍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RP—HPLC法。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枉温25℃;梯度洗脱,流动相A(1%冰醋酸),B相为甲...
关键词:川芎 当归 川芎嗪 阿魏酸 RP—HPLC 单煎共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