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湾遗址

作品数:16被引量:10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靳松安张建孙凯郑万泉王富国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方文物》《中原文物》《人类学学报》《华夏考古》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河南淅川县沟湾遗址仰韶文化墓葬发掘简报
《考古》2023年第2期3-25,共23页张建(文/摄) 张恒恒 赵尧 乔剑 孔令峰 靳松安 孙广贺(绘制) 李东月(绘制) 曹艳朋(摄) 郑万泉(摄)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中原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基于墓葬制度的考古学观察”(项目编号2019M662563);河南省社科项目“中华一万年文化史与文明根系研究”(项目编号2022DWT086);河南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田野考古学》和郑州大学“中华文明根系研究”(项目编号XKZDJC202006)的共同研究成果。
沟湾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上集镇张营村沟湾组以东,淅邓公路从其东部边缘穿过,西部有上九公路经过,北距县城约6公里。遗址位于老灌河与黄龙庙沟交汇处、老灌河东岸二级阶地上,距老灌河约800米。老灌河此段河床变宽,流速趋缓,除黄龙庙沟...
关键词:河南淅川县 沟湾遗址 墓葬 仰韶文化 
沟湾遗址出土吕不韦残戈铭文补释
《文博》2022年第6期71-72,共2页刘铁 
河南淅川沟湾遗址新出土的吕不韦残戈铭文,经与以往出土、著录的同类型兵器铭刻相关内容的对比研究,进一步隶定为“□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讋,丞义,工周”,进而揭示戈铭所反映的秦代工官职位变迁。
关键词:沟湾遗址 吕不韦  铭文 
河南淅川沟湾遗址仰韶时期的动物遗存被引量:1
《人类学学报》2022年第5期913-926,共14页侯彦峰 张建 曹艳朋 靳松安 
国家社科基金(13BKG003);郑州大学“中华文明根系研究”(XKZDJC2020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9M662563)河南省文物保护专项(豫文物保[2019]71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生业、资源与技术研究”(2020YFC1521606)。
沟湾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上集镇西南,老灌河东岸二级台地上。2007-2009年共发掘5000 m~2,出土了7700多件仰韶时期动物骨骼。可鉴定标本至少代表5纲11目19科23个属种,包括猪(Sus scrofa domesticus)、犬(Canis familiaris)、水牛(Buball...
关键词:沟湾遗址 仰韶文化 动物考古 
河南淅川沟湾遗址简营南地点汉代遗存发掘简报被引量:2
《华夏考古》2021年第2期23-40,52,共19页靳松安 李博 郭翔 李名豪 赵帅杰 韩子超 孙广贺(绘图) 张建(摄) 李鹏飞(摄) 
河南省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研究项目“丹江中游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研究”(批准号:KT-201705);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中原历史文化”学科群;郑州大学“中华文明根系研究”项目(批准号:XKZDJC202006);郑州大学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田野考古学》;郑州大学2021年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田野考古学》(项目号:2021ZZUKCSZ047)共同研究成果。
2017年6月~2018年9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消落区文物保护工作,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淅川沟湾遗址简营南地点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发现了东周、汉代、宋元及明清等多个时期的遗存,尤以汉代遗存最为丰富,包括灰坑、灰...
关键词:淅川县 沟湾遗址简营南地点 汉代遗存 聚落 
河南淅川沟湾遗址史前玉坯切割工艺的新发现和研究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19年第6期117-123,共7页崔天兴 沈辰 马舒文 靳松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浙川沟湾:2007~2009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项目编号:13BKG00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河南淅川沟湾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项目编号:A-0701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研究课题“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石器研究”(项目编号:KT-201112)共同资助
淅川沟湾遗址史前阶段共发现1件玉坯切割废料、3件残断玉石环,采用超景深显微镜对这4件标本进行观察和3D数据拼接进行显微观察,微痕分析显示这件玉坯废料为砣具切割而成,部分玉(石)环可能是史前原始砣具,这也是目前遗址出土史前砣具切...
关键词:浙川沟湾遗址 新石器时代晚期 玉(石)環 砣具 
河南淅川县沟湾遗址汉代遗存发掘简报被引量:4
《华夏考古》2019年第6期12-21,共10页靳松安 韩子超(发掘/整理) 张建(发掘/整理) 李鹏飞(发掘/整理) 曹艳朋(发掘/整理) 郑万泉(发掘/整理/拍摄) 张萍(发掘/整理) 王富国(发掘/整理) 孙凯(发掘/整理) 孙广贺(绘制) 张建(拍摄)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淅川沟湾:2007~2009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项目编号:13BKG003);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中原历史文化”特色学科群的共同研究成果
2007年7月~2009年8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淅川县沟湾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该遗址以新石器时代的堆积为主,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汉代遗存。汉代遗存包括灰坑、灰沟、瓮棺等遗迹,以及陶...
关键词:淅川县 沟湾遗址 汉代遗存 葬俗 
河南淅川沟湾遗址史前彩陶工艺研究被引量:3
《中原文物》2019年第4期122-128,共7页崔天兴 杨红艳 张贤蕊 靳松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淅川沟湾:2007—2009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项目编号:13BKG00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河南淅川沟湾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项目编号:A-07015)的阶段性成果
彩陶的颜料成分与呈色机理、工艺过程是史前彩陶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史前文化研究的基础问题。使用便携式XRD和XRF,对河南淅川沟湾遗址出土的黑彩彩陶、周边土样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陶胎基本和老灌河两岸的台地所采集的黄灰色黏土土样成...
关键词:淅川沟湾遗址 彩陶 成分分析 呈色机理 工艺 
河南淅川县沟湾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被引量:12
《考古》2018年第10期42-65,共24页张建(文/摄/发掘/整理) 郑万泉(文/摄/发掘/整理) 李鹏飞(文) 曹艳朋(文/摄/发掘/整理) 张萍(文/发掘/整理) 靳松安(文) 王富国(发掘/整理) 孙凯(发掘/整理) 孙广贺(图) 李东月(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淅川沟湾:2007~2009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项目编号13BKG003);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项目“丹江口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工业研究”(项目编号20110120);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中原历史文化”特色学科群的共同研究成果。
沟湾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存包括房基、灰坑、灰沟、墓葬、瓮棺等遗迹,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另有较多石制品和少量骨角器。屈家岭文化遗存可分为三期,其中早期遗存与中、晚期遗存有一定差异,但又同属青龙泉二期类型的范畴。该遗址屈家岭文化...
关键词:河南淅川县 沟湾遗址 屈家岭文化 聚落 
河南淅川县沟湾遗址石家河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被引量:5
《四川文物》2018年第3期5-20,F0002,共17页靳松安 曹艳朋 郑万泉 张萍 王富国 孙凯 张建 李鹏飞 孙广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淅川沟湾:2007~2009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项目编号:13BKG003);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项目“丹江口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工业研究”(项目编号:20110120); 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中原历史文化”特色学科群的共同研究成果.
2007年7月至2009年8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河南淅川县沟湾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此次发掘发现有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四个时期的史前遗存,清理出石家河文...
关键词:河南淅川县 沟湾遗址 石家河文化 豫西南 
河南淅川沟湾遗址王湾三期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被引量:7
《华夏考古》2017年第3期71-83,108,共14页靳松安 张贤蕊 李鹏飞 郑万泉 张建 王富国 曹艳朋 张萍 孙凯 孙广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淅川沟湾:2007~2009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项目编号:13BKG003);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项目“丹江口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工业研究”(项目编号:20110120);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中原历史文化”特色学科群的共同研究成果
2007年7月~2009年8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我们在淅川县沟湾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发现有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四个时期的史前遗存,清理出王湾三期文化的房址、灰坑、墓葬、瓮棺等遗...
关键词:淅川县 沟湾遗址 王湾三期文化 聚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