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岩浆

作品数:51被引量:883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刘俊来裴磊曹现志刘建华邢作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通报》《科技通报》《中国金属通报》《岩石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南日本晚中生代地质演化及其对中国华南构造-岩浆过程的启示被引量:1
《地质学报》2025年第1期120-138,共19页洪文涛 邢光福 余明刚 褚平利 曹现志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230225,DD2024003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编号2022YFF0800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联合基金(编号U2244212)联合资助的成果。
西南日本位于欧亚大陆边缘,记录了有关大洋俯冲增生、高压变质、弧岩浆作用等复杂的地质过程,是理解东亚陆缘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关键。本研究通过解析日本晚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尤其是俯冲增生杂岩过程与火山-沉积层序,探讨了日本构造演...
关键词:日本 晚中生代 燕山期 俯冲增生 古太平洋 中国华南 
构造-岩浆-沉积-成矿耦合作用——“云南省新一轮找矿行动及基础地质研究新进展”专辑特邀主编寄语
《地球学报》2024年第4期433-438,共6页江小均 
2023—2024年,随着全国及云南省新一轮找矿行动计划全面启动,作为矿产资源大省,云南有责任、有能力在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中展现更大作为和担当。云南省具有战略性矿产资源禀赋优势,在统筹部署优势特色的31种矿产地质找矿工作中,有望...
关键词:新一轮找矿行动 基础地质 成矿作用与规律 云南省 
洋中脊弯折带的构造-岩浆耦合作用:西北印度洋中脊火山锥及断层分布的约束
《岩石学报》2024年第7期2215-2224,共10页党牛 余星 韩喜球 吴招才 邱中炎 王叶剑 李洪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F0501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231、41872242);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QNRC2202)联合资助。
洋中脊作为全球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岩浆以裂隙式喷发为主,同时也存在中心式喷发火山锥。本文基于西北印度洋中脊大洋24航次的船载多波束地形数据,选择具有特殊空间位置和构造属性的北部弯折带作为研究靶区,应用定量地貌学方法分...
关键词:火山锥 分布特征 构造-岩浆背景 定量地貌学 西北印度洋中脊 
金沙江—红河走滑构造与富碱斑岩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被引量:1
《中国地质》2023年第5期1542-1556,共15页王建华 李文昌 和文言 米云川 
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202001AU070145);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开放课题(213117)联合资助。
【研究目的】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及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展布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北部产有玉龙超大型铜钼矿床,中部发育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在南部的金平(铜厂)地区,铜钼(金)多金属成矿亦显现潜力,是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铜金矿集区之一...
关键词:富碱斑岩 构造-岩浆-成矿耦合 成矿系统 金沙江—红河走滑断裂 矿产勘查工程 
中亚造山带东南缘从俯冲-增生到碰撞的构造-岩浆演化记录被引量:5
《岩石学报》2023年第5期1261-1275,共15页李舢 王涛 肖文交 侯泉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61144007、41772232);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E2EG0401X2)联合资助.
造山带演化及增生到碰撞的转变是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研究中的前沿科学问题。中亚造山带被认为是古亚洲洋长期俯冲-增生演化形成的显生宙最大的增生造山带,以发育巨量的面状展布的俯冲-增生相关的弧岩浆岩为特征。并且,由于中亚增生型...
关键词:增生造山带 软碰撞 离散型双向俯冲 高Sr/Y花岗岩 中亚造山带 
内蒙古准嘎顺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科技与创新》2023年第2期95-97,共3页王启运 王军 李豹龙 赵霏 贾鹏飞 邵帅 
准嘎顺石英脉型金矿位于查干次老-巴音杭盖金成矿带。矿体赋存于早志留世花岗闪长岩中,受北东向次级断裂控制,矿体呈北东—南西展布,倾向南东,呈脉状产出。受裂隙控制的含金属硫化物的石英脉是矿区最重要的找矿标志,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
关键词:准嘎顺金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构造-岩浆热液型金矿 
中国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历史被引量:3
《岩石学报》2022年第8期2249-2268,I0001-I0008,共28页董玉 王锶淼 于倩 陈井胜 杨浩 葛文春 毕君辉 井佳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2064);河北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D2020403044)联合资助。
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由多个不同构造属性的微陆块拼贴而成,包括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佳木斯地块以及那丹哈达地体。伴随不同微陆块的复杂拼贴演化过程,东北地区发育强烈的晚古生代岩浆作用,因此这...
关键词:中亚造山带 中国东北 晚古生代 岩浆作用 构造演化 
喜马拉雅带片麻岩穹窿成矿作用——以扎西康矿集区错那洞穹窿为例被引量:7
《矿床地质》2021年第5期932-948,共17页梁维 李光明 巴桑元旦 张林奎 付建刚 黄勇 张志 王艺云 曹华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91955208);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9YFC0605201、2018YFC0604103);西藏山南地区铍锡多金属矿调查评价项目(编号:DD20190147)共同资助。
特提斯喜马拉雅发育与造山带平行的片麻岩穹窿构造带,其与喜马拉雅金锑、铅锌多金属、锡钨铍多金属矿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西藏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是喜马拉雅造山带最具特色的矿集区,集中产出20余处不同规模的金锑、铅锌、锡钨铍多...
关键词:地质学 穹窿成矿作用 扎西康矿集区 构造-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喜马拉造山带 
张八岭隆起早白垩世变质核杂岩的厘定--对郯庐断裂带的制约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被引量:4
《中国地质》2021年第5期1639-1652,共14页朱强 吴礼彬 杜建国 胡召齐 施珂 孙明明 赵先超 高曙光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379-13);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科技项目(2014-K-6)联合资助。
张八岭隆起广泛分布的平缓韧性剪切带与郯庐断裂带平移作用形成的陡立韧性剪切带明显不同。通过对平缓韧性剪切带的几何学、运动学分析,结合早白垩世盆地特征、中国东部变质核杂岩伸展拆离断层和同构造岩浆岩同位素定年结果,厘定出张八...
关键词:伸展拆离断层 韧性剪切带 变质核杂岩 早白垩世 郯庐断裂带 构造-岩浆-成矿 地质调查工程 中国东部 
扬子西缘陆内构造转换系统与构造-岩浆-成矿效应被引量:13
《地学前缘》2020年第2期151-164,共14页李文昌 江小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452606);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3HA001);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2016DF031)。
横跨欧亚呈东西延伸的特提斯构造域是全球最重要的有色贵金属成矿带之一,该带向东到达扬子陆块后转向东南,位于转折部位的扬子西缘近年发现系列大型-超大型Cu-Au矿床。以往认为,扬子西缘金沙江-红河大型走滑断裂切穿岩石圈,诱发岩浆上侵...
关键词:扬子西缘 新生代 陆内构造转换系统 富碱斑岩 成矿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