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演化模式

作品数:21被引量:23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栾锡武张亮丁巍伟张群喜姜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力学学报》《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质论评》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扬马延微陆块构造特征及火山型被动陆缘远端带构造演化模式被引量:2
《地质科技通报》2021年第5期112-122,共11页姜烨 刘琼 张英德 
随着全球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北大西洋极地逐渐成为油气勘探研究的前沿领域,而扬马延矿区勘探程度极低。基于中海油冰岛矿区新采集的地震及重磁资料,结合其他有关扬马延微陆块最新的研究资料,开展了扬马延微陆块的地层和构造特征分析,...
关键词:北大西洋 扬马延微陆块 火山型被动陆缘 远端带 构造演化模式 
南海南沙地块新生代层序地层格架及构造演化模式被引量:4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第2期67-77,共11页唐武 赵志刚 谢晓军 宋双 王一博 刘世翔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曾母-北康盆地群油气地质条件研究与勘探方向选择(编号:2016ZX05026-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地质演变对油气资源的控制作用(编号:91528303)”部分研究成果。
以北康盆地为例,运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区域性新生代层序地层格架;在厘清区域构造事件的基础上,结合地层发育特征,提出了南沙地块构造层序演化模式。研究表明,北康盆地新生...
关键词:南沙地块 北康盆地 新生代 层序地层格架 构造演化模式 
东帝汶海槽断裂特征与构造演化模式被引量:4
《地质通报》2021年第2期364-375,共12页魏新元 栾锡武 冉伟民 石艳锋 王阔 张豪 
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中国-东盟海洋地震数据平台与研究中心建设》(编号:12120100500017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孟加拉湾东北部沉积过程与特提斯东段构造变形耦合关系》(批准号:92055211);《东印度洋Roo海隆早期俯冲在巽他弧后东爪哇盆地的构造变形记录》(批准号:42006067)。
东帝汶海槽位于澳大利亚板块西北帝汶海与帝汶岛之间,晚中新世澳大利亚板块与东南亚班达岛弧碰撞引发了帝汶岛与帝汶海槽的构造变形,由于弧-陆碰撞过程的复杂性,帝汶海槽的变形时间与机制仍然存在较大争议。为约束帝汶海槽变形时间、探...
关键词:帝汶海槽 弧-陆碰撞 断裂特征 天然地震 构造演化 
花东海盆综合地震探测及其重要的构造意义被引量:2
《地球科学》2021年第1期359-368,共10页赵明辉 王强 杨富东 张佳政 高红芳 孙龙涛 刘思青 张光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91958212,41730532,91428204,41376063);广东省基金团队项目(No.2017A03031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享航次(No.NORC2020⁃581).
花东海盆位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交汇处,是现今西太平洋俯冲体系中唯一遗留的早白垩纪洋盆,是研究西太平洋俯冲构造演化与动力学机制的一个关键区域.前期研究发现,关于花东海盆的基础科学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花东海盆的性质、年龄及...
关键词:花东海盆 深地震探测 加瓜海脊 马尼拉俯冲带 构造演化模式 地球物理 
尼日尔三角洲泥底辟形成控制因素及构造演化模式被引量:8
《特种油气藏》2019年第5期44-50,共7页雷雨婷 李江海 王殿举 杨梦莲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盆地油气富集规律与目标评价”(2016ZX05033002-007)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是大西洋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典型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内部发育大量泥底辟构造,因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成为西非油气勘探的重要潜力区。基于大西洋地质构造演化背景及尼日尔三角洲盆地相关地质研究,针对泥底辟形成的控制...
关键词:泥底辟 离散元模拟 尼日尔三角洲 主控因素 演化模式 
青藏高原北部煤系赋存的板块构造控制被引量:10
《煤炭学报》2016年第2期286-293,共8页谭节庆 马志凯 高科飞 宋时雨 曹代勇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资助项目(12120114011901)
青藏高原北部(青南地区)构造背景复杂,从石炭纪至侏罗纪均有煤系沉积,煤炭资源较丰富,板块构造格局是控制其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系统研究该地区煤系的形成演化和区域构造的关系,有助于揭示青藏高原北部煤系资源赋存的规律,服务煤系...
关键词:青藏高原 煤系 成煤盆地 构造-沉积模式 构造演化模式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石炭纪至白垩纪构造演化模式及地层缺失原因探讨被引量:10
《地质论评》2014年第4期780-790,共11页商琳 戴俊生 夏瑞杰 王锋 叶志达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复杂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关键技术"(编号2011ZX05014-0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12CX06004A)资助的成果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石炭纪至白垩纪盆地演化历史,分析石炭系—侏罗系缺失的原因,本文重新确定了石炭系和侏罗系残余地层分布范围,并根据平衡剖面恢复和断裂落差计算,分析了主要断裂的活动特征,提出了柴北缘东段石炭纪至白垩纪...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北缘 残余地层分布 构造演化模式 构造应力场 数值模拟 
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研究进展:从陆缘裂解到海底扩张被引量:3
《海洋地质前沿》2013年第1期1-10,共10页程子华 丁巍伟 方银霞 唐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1028006);国家海洋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4165-10);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5003)
南海处于印度—澳大利亚、欧亚和太平洋三大板块汇聚中心,地理位置独特,地质作用复杂,是研究大陆裂解—海底扩张过程以及大陆边缘动力学的天然地质实验室。通过总结近年来对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认为:①南海北部陆缘为非火...
关键词:海底扩张 陆缘裂解 构造演化模式 南海 
浅谈阿克库勒凸起构造演化模式
《内江科技》2012年第4期143-144,共2页阙晓辉 王淘 向参 
随着对阿克库勒凸起勘探的不断深入,将该区的构造模式可从七个时期进行描述,加里东早期拉张背景下的水下斜坡,加里东中期构造转换背景下的鼻凸雏形,加里东晚期稳定背景下的水下鼻隆,海西早期强烈挤压背景下的夷平型鼻凸,海西晚期持续挤...
关键词:阿克库勒凸起 构造 演化模式 
南海新生代海底扩张的构造演化模式:来自高分辨率地球物理数据的新认识被引量:63
《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第12期3004-3015,共12页李家彪 丁巍伟 高金耀 吴自银 张洁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7CB4117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91028006)资助
根据高分辨率重、磁测网数据的分析,结合多波束海底地貌的构造解释,南海海盆新生代经历了两期不同动力特征的海底扩张,25 Ma的沉积-构造事件是其重要分界.早期扩张从约33.5 Ma开始至25 Ma停止,在东部海盆南、北两侧和西北海盆形成了具有...
关键词:南海海盆 渐进式扩张 构造演化模式 新生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