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代

作品数:2665被引量:22832H指数:8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舒良树王涛肖文交徐学义张建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北京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印支地块晚古生代以来运动历史的古地磁学重建: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24年第18期2498-2517,共20页闫永刚 黄宝春 张培震 赵杰 张东海 贾舒斐 张逸鹏 薛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2223,92055205)资助。
印支地块是东亚大陆主要陆块之一,其主体位于东南亚地区.过去的研究认为其可能来源于古生代的冈瓦纳大陆,伴随着晚古生代以来的特提斯洋演化过程,印支地块逐渐从南半球冈瓦纳大陆裂离,向北半球漂移并汇聚拼贴到东亚大陆上来.随着近几年...
关键词:印支地块 古地磁学 古地理重建 古特提斯 古生代 中生代 
蒙古国扎门乌德地区古生代沉积过程、岩浆作用及其对兴蒙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意义被引量:1
《岩石学报》2023年第5期1353-1369,共17页周建磊 徐备 李文博 周佳安 胡邦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248、42042029)资助.
兴蒙造山带属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关于其演化过程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由古亚洲洋经历整个古生代的连续俯冲-碰撞过程后在早三叠世形成;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古亚洲洋在晚泥盆世之前就通过俯冲-碰撞过程闭合,形成早-中古生代...
关键词:兴蒙造山带 陆内造山带 构造演化 扎门乌德 蒙古国东南部 
中国板块构造格局在早古生代末的重大转变被引量:5
《地球科学》2023年第4期1321-1329,共9页黄少英 谢会文 侯贵廷 杨宪彰 罗彩明 张昊 仲子奇 夏金凯 李祥 常海宁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基础地质研究课题(No.041019120067).
板块构造格局是大地构造的基础科学问题,涉及到大尺度的盆山关系,控制了洋陆格局、造山带和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因而可以用来揭示大洋关闭、造山隆升的过程.早古生代末是中国3个板块的构造格局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时期.基于经高置信度遴选...
关键词:塔里木板块 华北板块 华南板块 古纬度变迁 地质亲缘性 构造地质学 
陆地植物的起源、早期演化及地球环境效应被引量:10
《地球科学》2022年第10期3648-3664,共17页薛进庄 王嘉树 李炳鑫 黄璞 刘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42130201,41722201).
研究陆地植物在古生代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简称“植物登陆”)及它们对地表环境的塑造作用,对于理解地球系统的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证据表明,泥盆纪是维管植物辐射演化的关键时期,现代支系如石松类、真蕨类、楔叶类、种子植物等在该时期...
关键词:古生代 陆地植物 大陆风化作用 碳循环 森林 湿地. 
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矿床成因评述被引量:16
《地学前缘》2022年第1期14-28,共15页邓淼 韦春婉 许成 石爱国 李卓骐 范朝熙 匡光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25008);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2020GXNSFGA297003)。
稀土元素(Y+Sc+La-Lu)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是当今社会重要的战略资源。白云鄂博超大型REE-Nb-Fe矿床位于中国内蒙古,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因此,该矿床的成岩成矿模式受到全球地质工作者的强烈关注,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白云鄂博 稀土矿床 稀土成矿作用 中元古代碳酸岩 早古生代交代作用 
兴蒙造山带晚古生代伸展减薄过程:来自内蒙林西地区岩体的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12
《岩石学报》2021年第7期2029-2050,共22页雷豪 张贵宾 徐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1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056、41622202、41672214)联合资助。
内蒙古林西县双井地区出露一套含暗色包体的花岗质岩体,位于双井片岩和房框子单元花岗质片麻岩接触带,该岩体对厘定古亚洲洋演化阶段、西伯利亚板块和阿穆尔板块最终碰撞缝合时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该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岩石地...
关键词:古亚洲洋 锆石U-PB年龄 SR-ND-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双井地区 
西澳平贾拉造山带中元古代-早古生代地质事件及其与东南极雷纳造山带地质事件对比
《极地研究》2021年第2期183-197,共15页于世航 陈龙耀 刘晓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30209、41941004、41802064);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JYYWF201819、DZLXJK20200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579)资助。
澳大利亚西缘的平贾拉造山带遭受了格林维尔期和泛非期两期高级构造热事件的影响,其构造演化过程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聚散和冈瓦纳超大陆的拼合密切相关。本文系统总结和评述了平贾拉造山带在中元古代–早古生代期间经历的三期主要地质...
关键词:格林维尔期 泛非期 地质事件 平贾拉造山带 西澳 东南极 雷纳造山带 
中国晚泥盆世至早三叠世楔叶类植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古地理学报》2021年第3期565-580,共16页邓珍珍 熊聪慧 黄璞 薛进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802008,41722201);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JR10RA646)联合资助。
化石类群的分类单元多样性和形态多样性变化是生物宏演化的2个基本方面,而以往的研究对于后者的关注较少。晚古生代的楔叶类植物易于识别,化石记录丰富,但针对这一类群多样性演化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基于华北板块、华南板块晚泥盆世至早...
关键词:楔叶类植物 晚古生代 分类单元多样性 形态多样性 宏演化 
华南板块古生代维管植物数据集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1年第1期162-173,共12页熊聪慧 黄璞 王德明 薛进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2008、41722201)。
陆生维管植物在古生代中期的起源和辐射演化对地球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生代期间,华南板块位于低纬度地区,与其他古大陆相对隔离,维管植物的多样性高,且面貌独特。本数据集共享了华南古生代维管植物的分类单元名录、大植物–孢粉化...
关键词:华南板块 古生代 维管植物 分类单元多样性 形态演化 
青藏高原东北缘早古生代造山系中前寒武纪微陆块的再认识——兼谈原特提斯洋的起源被引量:25
《岩石学报》2021年第1期74-94,I0009-I0016,共29页张建新 路增龙 毛小红 滕霞 周桂生 武亚威 郭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30207、42072237);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006)联合资助.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阿尔金-昆仑早古生代造山系中,夹杂有一些前寒武纪大陆块体,这些地块的组成、性质和演化既蕴含有超大陆聚散的重要信息,也对原特提斯体系的洋陆格局、造山类型和造山机制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综合近年来这些前...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 早古生代造山系 微陆块 原特提斯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