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

作品数:2541被引量:26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杰立田业政陈元胜解国旺朱巧云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二南遗音》看清初关中诗歌用韵及关中方音
《现代语文》2023年第4期35-43,共9页孙梦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方言音系汇纂及方音对照处理系统研究”(14ZDB096)。
清代学者刘绍攽所辑录的《二南遗音》,是以关中籍诗人作品为主的地域性诗歌总集。在《二南遗音》中,关中文人所创作的近体诗与古体诗呈现出不同的用韵特征,近体诗用韵基本是传统诗韵与清初官话的混合产物,古体诗则包含了传统诗韵、清初...
关键词:《二南遗音》 近体诗 古体诗 用韵 关中方音 
“口语诗”与百年“诗界革命”的“二元背反”诗学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23年第2期55-63,共9页李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40年新诗批评史研究”的课题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9BZW102。
在胡适倡导“白话诗”写作之前,文学革命运动已然开始。回溯历史,我们不得不提及两个重要的人物:黄遵宪和梁启超。他们都是清末改良派革命家,有深湛的国学功底和世界眼光。黄遵宪最先提出了“我手写我口”的主张,且在诗歌创作中实践。...
关键词:诗界革命 薛涛笺 黄遵宪 口语诗 我手写我口 古体诗 白话诗 诗歌创作 
法式善及其家族诗人汉文诗歌的用韵研究
《中国文字研究》2022年第2期155-160,共6页王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蒙古族诗人汉文诗歌用韵研究”(编号19XYY016)的阶段性成果
法式善及其家族诗人创作的汉文诗歌数量位于清代蒙古族之最,现存诗歌3200余首,该家族的汉文诗作不仅在八旗诗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在整个清代诗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法式善家族汉文诗歌的考察,发现其近体诗与古体诗用韵皆...
关键词:法式善 蒙古族 近体诗 古体诗 用韵 文学家族 
速度与激情之歌:李贺古体诗转韵技巧与诗风生成
《中国韵文学刊》2022年第3期8-15,共8页龙成松 张晖敏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7CZW018)。
转韵是中国韵文文学常见的艺术手法,也是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自魏晋以来便受到文学批评家的关注。这一手法在创作中虽不鲜见,但在“折之中和,庶保无咎”的追求下,其审美内涵和艺术价值常被误解和低估。李贺诗作以古体为主,篇中转韵又是...
关键词:李贺 转韵 古体诗 韵段 
“第三次改业”:作为古体诗人的沈从文
《南方文坛》2021年第3期123-131,共9页李青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沈从文学术研究与中国学术文化”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5CJY004。
1961年,沈从文开始了"第三次改业"的人生幻旅(1)。从这一年起手进行的古体诗创作,使他在文物研究的同时或间歇,复归其文学家的事业。然而情形已和作为新文学家的沈从文有所不同,他创作的这些古意盎然而又翻出时代与个人新声的诗作,已不...
关键词:沈从文 新文学家 古体诗 现代诗 边城 亲历者 
论杜甫古体诗的内容新变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3期50-57,共8页吴淑玲 韩成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诗体学视野下的杜诗研究”,项目编号:18FZW068;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杜甫诗歌的诗体学研究”,项目编号:HB15WX035。
杜甫古体诗歌共计277首,内容与个人生平遭际联系紧密,但杜甫是一个胸怀人民、胸怀天下的士人,遭遇又非同寻常地富有时代特征,故其相对私人化的内容里仍然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社会信息。相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古体诗主要以献诗、咏史、招...
关键词:杜甫 古体诗 内容 新变 
当前古体诗歌文体权力的内在诉求被引量:1
《晋中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87-94,共8页郭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代诗学视阈中的清代诗社考论”(16BZW078)
古体诗歌在目前的文体序列中处于边缘地带,在新文学的文体秩序中已经失却了应有的文体权力。只有以开放、包容的态度适应时代需求,在修复诗性传统的基础上重建符合传统精神的诗学意旨,并通过"拟态适应"的创作与批评实践才能盘活传统诗...
关键词:古体诗歌 文体秩序 文体权力 
论贞元诗坛的创作轨迹被引量:2
《学术交流》2019年第5期151-160,192,共11页刘丽华 
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科研业务费一般项目"唐宋文化转型视域下的韩愈研究"(1354MSYYB02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诗经>四大公案和疑难问题新探"(18BZW036)
纵观贞元诗坛三大创作群体的诗歌创作,就会发现其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变化轨迹,具体而言包括:在诗歌题材上,对现实的关注更加深入、普遍;在诗体形式上,古体诗的比重逐渐加大;在诗歌风格上,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展现出渐变的态势。贞元...
关键词:贞元诗坛 创作轨迹 古体诗 
东南亚华人诗社与古体诗词创作论略被引量:1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8年第2期88-93,共6页朱巧云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现当代海外华人古体诗词团体及创作研究"(项目号:WYM0805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项目号:11&ZD111);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华人社区中华文化传承研究"(项目号:16ZDA220)子项目"华人社团与中华文化传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东南亚华人诗社始于19世纪80年代,至今历经一百多年,对凝聚东南亚华人族群力量、推动古体诗词创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东南亚华人诗词家传承中国古代诗人感时忧国的文学情怀,抒写他们的民族情结和处于在住国的复杂意绪,促进了中国文...
关键词:东南亚华人古体诗词 东南亚华人诗社 全球汉诗总会 
唐代早期山东士族的古体诗被引量:1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116-130,共15页张一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唐齐梁诗风研究"(14CZW022)阶段性成果
在高适和岑参之前的时代,山东士族已与古体诗结下不解之缘。初唐山东士族已开始"以古为律"的尝试。五古形式的重大推进与五律定型发生于同一群体,与山东士族关系密切,以情景的交错和视角的跳跃为最大特点,对此后的五古产生了影响。盛唐...
关键词:山东士族 古体诗 武朝 盛唐前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