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

作品数:1250被引量:37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向峰吴振华段曹林尚永亮孙绍振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体诗名作多诗病原因--基于宋元人“诗病”观的讨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05-212,共8页李虹澄 
许多高知名度的古代近体诗作存在不同程度的诗病,探究原因有助于把握古代近体诗创作观念,从而客观评价古代诗歌、指导今人创作。通过对近体诗名作和宋元诗话的考察,可知该现象原因有三:一是诗歌名作成为经典在先,而相关“诗病”观念形...
关键词:诗病 宋元诗话 宋代诗学 诗法 “犯复” 
名诗的失误
《读写月报》2024年第35期21-21,共1页陈晓云 
顾名思义,律诗就是有严格诗律的诗。作诗时稍有疏忽,便会违律。“失粘”和“对仗不工”是律诗中常见的违律现象。何谓“失粘”?指一首近体诗上一联对句和下一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不相同。(中华书局《古汉语知识辞典》P230)具体说来,所...
关键词:失粘 近体诗 诗律 对仗 平仄 律诗 名诗 中华书局 
对句的早期发展及其诗史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0期61-62,共2页谢琰 
对句,即处于对偶关系中的两个句子,它在诗、词、赋、文、戏曲等各种文体中大量存在,尤其在近体诗中发展出最典范样式。对句是一种机制复杂、影响深远的语言艺术,以极为凝练且有力的形式规范性,推动了诗歌艺术思维的运动与创新。
关键词:诗歌艺术 近体诗 语言艺术 对偶关系 诗史意义 对句 戏曲 规范性 
近体诗形式的建构:意象和对仗的历史发展(下)
《语文建设》2024年第19期44-47,51,共5页孙绍振 
四.与借景抒情的意象兴起的同时,诗句的结构对称也引起了诗人们的注意。《古诗十九首》中“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类对仗句,往往成为诗作中的亮点,在不知不觉间被后世广泛运用。如曹植《杂诗》(其一)“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南...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杂诗》 借景抒情 南朝梁 近体诗 柳恽 《秋思》 曹植 
近体诗的“倒装”与格律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34期76-78,共3页黄婧筠 
词句的“倒装”是古代诗歌尤其是格律诗常见之现象,不少学生只能大体理解诗句的意蕴,但大多不能解释其“倒装”的缘由,以致学习时理解不畅,仿作时不得要领。从声律角度尝试解析初中教材中“倒装”的典型例句,重点从押韵、平、对仗、音...
关键词:古诗倒装 合辙押韵 协调平仄 对仗工稳 符合音步 
江西烈士近体诗:情感强度与精神传承的文化解读
《炎黄地理》2024年第9期183-185,共3页姚文秀 
九江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九江学院)项目“九江烈士诗词作品的收集、整理与研究”(HSYB202304)。
江西烈士近体诗是革命历史的重要文化遗产,它不仅继承了传统诗歌的艺术形式,还融入了革命斗争精神与情感。这些诗歌情感表达丰富,体现了革命烈士对家国命运的关注、对敌人压迫的愤怒以及对理想信念的坚守。通过独特的形式与内容,它们展...
关键词:精神传承 近体诗 英雄情怀 情感强度 形式与内容 文化解读 文化遗产 诗歌情感 
近体诗形式的建构:意象和对仗的历史发展(上)
《语文建设》2024年第17期47-50,共4页孙绍振 
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改革不仅是方法上的“怎么教”,更重要的是“教什么”。当前教学改革之所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就是因为教学方法更新的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有所改进,但二者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自觉的...
关键词:近体诗 意象 对仗 流水对 
诗人林散之
《中国书法》2024年第8期42-43,共2页寒碧 
王冬龄教授主编《林散之全集》,辑诗古文辞成帙,凡古近体诗三十六卷(附诗余)、又外编六卷、又编余四卷、又补遗四卷、又序跋书札一卷,讲记语录若干,诠次总为一编,持示命为叙义。受读既竟,粗陈观感:其文劫余所仅存,近桐城阳湖之似而偏于...
关键词:李杜 林散之 近体诗 唐音 苏黄 修辞立诚 古文辞 
提升理解与欣赏近体诗能力的教学路径探析
《创新人才教育》2024年第4期43-48,共6页张英华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基于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初中生近体诗阅读资源开发”(课题编号:CIDB20204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体诗是有特定规则的古典诗歌,是语文教科书中所编选诗歌的体裁之一,是达到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的重要学习资源,也是高考古诗词阅读试题中的常选诗体。然而,缘于近体诗特殊的艺术形式,学生常常很难理解与欣赏这类诗;教师在教学近体诗时,...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 近体诗 
盛唐复古诗风中的声律学观念与实践
《文艺研究》2024年第7期54-64,共11页黄琪 
盛唐诗歌声律学基本解决了南朝以来长期存在的人工声律与自然声律的矛盾。初、盛唐诗风革新进程中,复古诗家担负起发展古体诗并改革声律体的双重任务。盛唐诗人提倡“词与调合”的创作思想,崇尚自然天籁但不放弃人工声律,重视音节效果...
关键词:盛唐诗人 盛唐诗歌 古体诗 近体诗 古律 自然声律 盛唐诗风 双重任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