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小说

作品数:328被引量:25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谢政伟张玉莲朱成华陈辽王青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蚌埠学院南开大学渭南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古小说斩蛟故事的演变
《合肥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78-82,共5页韩越 吴从祥 
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秦汉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研究”(23FZWB017)。
斩蛟故事是中古志怪小说重要题材之一,随着时间推移产生了诸多变化。首先,作为斩蛟者的人身份由勇士向道士进行转变;其次,蛟在文本中的形象由符号化逐渐变得具体;最后,斩蛟手段也由刀兵斩之转向道术御之。这些变化反映了先民战胜以蛟害...
关键词:志怪小说 斩蛟故事 宗教教化 
寻找隐身草
《青年博览》2024年第10期34-35,共2页胡松涛 
夏天,楚国的一位书生一直在树下寻找捕蝉的螳螂。他读《淮南子》时,看见书上有个句子,“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他想,螳螂躲在树叶后捕蝉,蝉却不知不觉,大概率是这树叶可以隐形吧,这不就是自己找了许多年都没有找到的隐身草吗……...
关键词:《古小说钩沉》 《淮南子》 螳螂  隐形 树叶 小时候 树下 
这就是生活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中学生适读)》2024年第1期47-48,共2页马德 
读鲁迅先生的《古小说钩沉》,读到一个故事,源自《汉武故事》,说汉武帝乘车辇到郎署,见到一个老者,须发皆白,衣冠不整。汉武帝问他什么时候做的郎官,为何这么老啊。老者回答说:“臣姓颜名驷,江都人氏,在文帝时做的郎官。”汉武帝问:“...
关键词:《古小说钩沉》 《汉武故事》 汉武帝 郎官 文帝 鲁迅先生 
“游”与古小说“壶天”之关系刍考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23年第1期68-80,共13页姜子石 
“壶天”是吾国小说中非常常见的一个意象。有学者认为,“壶天”来源于佛教《旧杂譬喻经》等典籍。而吾国先秦诸子中“游”的思想无疑亦与“壶天”有着深刻的联系,同时通过方士的催化剂作用,最终在两晋之交的葛洪手中深刻影响了古小说...
关键词: 古小说 壶天 
唐前侏儒形象探析——以古小说为主的考察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63-73,共11页张玉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ZW03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267);2022年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项目(XDYC-QNRC-2022-0409)。
侏儒作为一种特殊人群,因其异常短小的身材和娱乐人主的功能而被史家或一般文人纳入书写视域。唐前侏儒形象,可追溯至尧舜时期。先秦侏儒除史家所记娱乐人主者外,影响较大的是《山海经》中的焦侥国、小人国人。对其身高和其他特点,历代...
关键词:唐前 古小说 侏儒形象 成因和境遇 
这就是生活
《思维与智慧》2023年第19期10-11,共2页马德 
读鲁迅先生的《古小说钩沉》,读到一个故事,源自《汉武故事》,说汉武帝乘车攀到郎署,见到一个老者,须发皆白,衣冠不整。汉武帝问他什么时候做的郎官,为何这么老啊。老者回答说:“臣姓颜名驷,江都人氏,在文帝时做的郎官。”
关键词:《古小说钩沉》 《汉武故事》 汉武帝 郎官 文帝 鲁迅先生 
蔡锷“避祸”与岳飞“罹难”
《清风》2023年第4期46-47,共2页丁辉 
鲁迅后来批评胡适的“整理国故”为“钻故纸堆”。其实,这“故纸堆”鲁迅也是狠钻过一阵的。从1912年履职教育部,到1918年“出山”为《新青年》写稿,凡六年,是鲁迅一生当中最寂寞的时光。那时鲁迅在北京还没有房子,寄住在宣武门外的绍...
关键词:《古小说钩沉》 《会稽郡故书杂集》 整理国故 《新青年》 《中国小说史略》 《嵇康集》 会馆 
说点闲话也无妨
《书屋》2023年第2期91-91,共1页丁辉 
鲁迅后来批评胡适的“整理国故”为“钻故纸堆”。其实,这“故纸堆”鲁迅也很是钻过一阵的。从1912年履职教育部,到1918年“出山”为《新青年》写稿,这六年是鲁迅一生当中寂寞的时光。那时鲁迅在北京还没有房子,寄住在宣武门外的绍兴会...
关键词:《古小说钩沉》 整理国故 《会稽郡故书杂集》 《新青年》 《中国小说史略》 《嵇康集》 会馆 
变与不变——论鲁迅对《铸剑》的“铺排”
《上海鲁迅研究》2022年第4期80-93,共14页施梦婷 
一、自述:“我是只给铺排,没有改动的”“干将莫邪”的故事流传已经千年,鲁迅在编纂《古小说钩沉》和《中国小说史史略》的时候就对这一故事有所提及。
关键词:《古小说钩沉》 中国小说史 论鲁迅 《铸剑》 干将莫邪 铺排 变与不变 故事 
鲁迅背负了十年“飘窃”的骂名
《看天下》2022年第30期94-94,共1页宗城 
1926年春,段祺瑞政府发布秘密通缉令,鲁迅也在名单里。于是,那年9月,鲁迅由北京经上海乘海轮抵达厦门,担任厦门大学文科国文系教授兼国学研究院研究教授。但鲁迅在厦门待了一百多天就走了。他自述是因为“太讨人厌了,终于得到‘敬鬼神...
关键词:《古小说钩沉》 鲁迅思想 国学研究院 林文庆 厦门大学 尊孔复古 疑古派 顾颉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