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学

作品数:14463被引量:21192H指数:6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淳刘庆柱袁靖陈胜前陈星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蒙古东南部战国时期的农业经济及人群融合被引量:3
《人类学学报》2021年第5期764-775,共12页刘晓迪 魏东 王婷婷 张昕煜 胡耀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5CB953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3018)。
内蒙古东南部是辽西地区粟作农业起源地的中心区域,也是历史时期农、牧民族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地。战国早中期,该地主要为北方民族聚居地,具有多元的族群文化和复杂的经济类型;战国晚期,随燕文化的北扩,中原地区的文化与农耕技术促使此地...
关键词:考古学 战国时期 内蒙古 粟作农业 稳定同位素 
基于知识考古学的晋唐时期肝属木理论特点分析被引量:3
《中医杂志》2016年第16期1355-1357,共3页李永乐 王维广 翟双庆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2001)
为了明确晋唐时期肝属木理论的特点,采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将肝和木放在晋唐时期的哲学框架下,着重考察木和肝的对象及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认为晋唐时期,肝属木理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泥古"和"疑古",即其理论内容得到统一,其理论框架出...
关键词:  晋唐时期 肝属木 世界图式 范式转化 知识考古 
林西井沟子西区墓葬出土滑石珠的科技分析及相关问题被引量:2
《边疆考古研究》2015年第2期361-370,共10页付琳 董俊卿 李青会 王立新 
科技部973项目(2012CB720901,2012CB720906);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9JJD780004)研究成果;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M580562)资助~~
2002与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对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葬进行了两次发掘。发掘报告《林西井沟子——晚期青铜时代墓地的发掘与综合研究》于2010年正式出版[1],在报告下编中对以西区58座墓...
关键词:井沟子 林西 料珠 边疆考古研究 综合研究 体质人类学 发掘报告 青铜时代 动物考古学 滑石矿 
基于知识考古学的《临证指南医案》“肝阳”概念形成分析被引量:5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1101-1103,共3页王维广 李成卫 王庆国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505100)
《临证指南医案》"肝阳"概念的对象是肝及肝病本身的特征。肝阳与肝的关系是肝生肝阳,肝阳与肝阴之间是体用关系。肝阳概念的对象及肝阳与其他概念间的关系源于理学中的"理一分殊""理学世界图示"和"体用一源"。理一分殊决定了肝阳的对...
关键词:《临证指南医案》 知识考古学 “肝阳”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动物化石初步研究被引量:6
《人类学学报》2014年第3期343-354,共12页张双权 裴树文 张乐 王惠民 高星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QN110);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1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3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0203)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2003~2005年发掘出土动物化石2000余件。初步鉴定包括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水牛(Bubalussp.)等十多个动物属种。该遗址出土的动...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晚期 水洞沟第7地点 哺乳动物化石 埋藏学 动物考古学 
基于知识考古学的中医郁证理论演变分析被引量:18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4期982-985,共4页司鹏飞 李成卫 王庆国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No.2011CB505100)~~
传统认为,中医郁证理论的形成及演变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然而运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对中医郁证理论的沿革进行历史考察,发现郁证理论经历了从《黄帝内经》的"五郁"到朱丹溪的"六郁",明清医家在此基础上阐发形成独立的"郁证",再到当...
关键词:郁证 理论研究 知识考古学 
基于知识考古学的朱震亨肝“司疏泄”形成分析被引量:17
《世界中医药》2013年第9期1039-1043,1048,共6页李成卫 王庆国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2011年项目(编号:2011cb505101)
将理论的起源追溯到《内经》是中医学学术史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本文以肝主疏泄与《内经》关系为例,采用知识考古学分析其研究方法,认为这种追溯实际上是一种历史虚构。故以金元社会文化、医学理论为背景,将朱震亨肝"司疏泄"理论要素拆...
关键词:朱震亨 肝主疏泄 理论研究 知识考古学 
中国更新世末全新世初广谱革命的新视角:水洞沟第12地点的动物考古学研究被引量:13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第4期628-633,共6页张乐 张双权 徐欣 刘德成 王春雪 裴树文 王惠民 高星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EW-QN11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A051303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10CB950203);"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专项资助
从动物考古学角度,依照成本与收益模式,根据猎物体型大小以及躲避猎捕的速度等标准将水洞沟第12地点的动物划分为高回馈率的大型动物和低回馈率的小型慢速动物以及小型快速动物三类,利用Simpson指数对三种类型动物数量分布的均衡度进行...
关键词:广谱革命 水洞沟第12地点 动物考古学 更新世末全新世初 中石器时代 
中子成像系统空间分辨率测试方法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2年第1期111-112,共2页王雨 韩松柏 王洪立 贺林峰 魏国海 刘蕴韬 陈东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0CB833106)
正作为一种先进的无损检测手段,中子照相技术在材料科学、考古学、生物学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应用广泛。图像分辨率是评价中子照相设备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准确计算中子照相图像的分辨率对于有效利用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系统空间分辨率 中子照相技术 频率域 成像 图像分辨率 材料科学 点分布函数 设备性能 考古学 生物学 
马鞍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古人类行为的动物考古学研究被引量:11
《中国科学(D辑)》2009年第9期1256-1265,共10页张乐 王春雪 张双权 高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6CB806400);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093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602006,40672119)资助
贵州马鞍山旧石器时代遗址的上、下文化层出土了大量动物碎骨.利用动物考古的量化单元对两个文化层动物骨骼组合的种属丰度和骨骼单元分布进行了量化,并观察、分析了骨骼表面痕迹的出现情况,复原了上、下文化层沉积时期马鞍山遗址远古...
关键词:马鞍山遗址 动物考古 旧石器时代 古人类行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