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性

作品数:2681被引量:7730H指数:3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宋波曾因明王玉平廖维宏汪萌芽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疼痛医学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胸交感神经射频热凝术后原发性多汗症的自主神经功能变化被引量:1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4年第6期465-470,共6页韩紫芯 倪超波 倪华栋 黄冰 姚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1216);浙江省中医药创新团队(No.2022-19);浙江省省市共建重点学科—疼痛医学(2019-ss-ttyx)。
原发性多汗症(primary hyperhidrosis,PH)是指不由其他疾病引起的以双侧对称性、局灶性为特征的过度出汗,可能与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有关[1]。多汗症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功能性和社会性障碍[2]。目前存在多种交感神经阻...
关键词:胸交感神经 神经兴奋性 射频热凝术 原发性多汗症 自主神经功能 附属医院 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神经示踪染料DiI影响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电学特性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4年第5期331-340,共10页雒炜 刘永斌 刘坤 刘允 高昕妍 乔海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3963、82074557);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Z-YQ2023002)。
目的:探究在神经示踪结合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的实验中,示踪染料DiI是否会对小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兴奋性产生影响。方法:采用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经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溃疡性结...
关键词:神经示踪 背根神经节 兴奋性 DII 膜片钳 
电压门控钾通道作为疼痛治疗的新靶点在慢性疼痛模型中的变化特征被引量:3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年第8期571-576,共6页张诗嘉 刘文涛 张广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71047)。
慢性疼痛与神经元功能的可塑性改变密切相关,在慢性疼痛病理过程中,痛觉相关神经元兴奋性显著增加,电压门控钾通道(K_(V))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K^(+)通道开放可使细胞膜超极化导致细胞兴奋性降低,因此K^(+)通道被认为是治疗疼痛的...
关键词:电压门控钾通道 背根神经节 兴奋性 神经病理性疼痛 炎症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睡眠障碍被引量:15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0年第7期522-525,共4页薛纯纯 谢磊 沙中玮 黄爱苹 谷桢 王开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603485,81804122);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ZY(2018-2020)-ZYBZ-06];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资助(17YF1417800);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4Y0038)。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于躯体感觉系统受损或病变而导致的顽固性疼痛,NP病人往往伴有睡眠障碍,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流行病学及研究发现NP的发生发展与睡眠障碍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 睡眠障碍 抑制性神经递质 兴奋性神经递质 
预测脊髓损伤后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和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长期纵向研究的结果被引量:4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0年第4期248-250,共3页武思尹(译) 马柯(校)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central neuropathic pain, CNP)是一种使病人感到虚弱、对个体影响极大的疾病。CNP在进一步发展后相对难以治疗,这可能与其不可逆的病理过程有关。尽管较早期的治疗可能会克服...
关键词: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 预测 脊髓损伤 抑制 兴奋性 机制 
揭秘人类先天无痛症的病理基础——电压门控钠通道Nav 1.7在人类痛觉中的功能作用被引量:2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0年第3期161-168,共8页McDermott LA Weir GA Themistocleous AC 单文琪(译) 张江涛(译) 刘通(校) 
人类先天无痛症(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CIP)可能源于电压门控钠通道(VGSC)NaV 1.7基因SCN9A的功能丧失型突变。这也提示NaV 1.7有可能作为镇痛药物研发的关键靶标。本文作者利用多模式技术方法,系统研究了NaV 1.7的突变如...
关键词:神经元兴奋性 伤害感受器 皮肤活检 造影术 无痛症 脑皮质 临床试验 镇痛药物 
EAAT2基因多态性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疼痛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8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0年第1期41-47,共7页华敏 殷琴 刘贝 孙凯 陈立平 许恒 申文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社会发展-面上项目(BE2015626)
目的:评价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 2,EAAT2)基因多态性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疼痛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128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和116例...
关键词: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 基因多态性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疼痛敏感性 
化疗药物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机制——白介素-17被引量:21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年第12期908-908,共1页Luo H 刘风雨(译) 
化疗药物诱导的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CIPN)是癌症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比例高达80%。CIPN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导致化疗延迟甚至终止,造成化疗效应的降低。白介素-17(IL-17)是目前已发现的30余种白细胞介素之一,按序号排在第17位。本文目...
关键词:药物诱发 神经病理性疼痛 癌症治疗 星形胶质细胞 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白细胞介素 正常小鼠 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采用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C)研究疼痛个体差异的机制被引量:1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年第7期487-487,共1页刘风雨 
慢性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临床资料发现,即使接受同样的痛刺激,病人对疼痛的评估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疼痛的个体差异,目前还缺乏实验室模型,其机制也不甚清楚。遗传性红斑肢痛(IEM)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疾病,远端肢体给予温热刺激,病人...
关键词:疼痛程度 个体差异 多潜能干细胞 诱导性 常染色体显性 神经元兴奋性 背根神经节 人类健康 
Ca_V3.2 T型钙离子通道在邻近未损伤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上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年第6期402-402,共1页Liu 刘风雨 
T型钙离子通道(低电压激活钙离子通道),在接近神经元静息电位时开放,参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后去极化电位以及膜电位振荡形成,影响神经元兴奋性。T型钙离子通道有三种亚型:CaV3.1,CaV3.2和CaV3.3。CaV3.2亚型在外周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
关键词:背根神经节神经元 钙离子通道 T型 损伤 神经元兴奋性 膜电位振荡 静息电位 极化电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