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组成指数

作品数:9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杰任栋陈婉贞何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四川财经学院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当代经济科学》《财经研究》《财经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用和差法对平均指标指数进行因素分析初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60-67,共8页朱杰 郭自诚 
一乘积法对平均指标指数进行因素分析由两个平均指标值对比形成的指数称为平均指标指数,常见的平均指标指数有平均工资指数、平均劳动生产率指数,平均价格指数和平均单位成本指数,其形式如下:
关键词:平均指标指数体系 指数因素分析法 固定组成指数 结构变动 平均劳动生产率 共变影响 综合指数 企业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水平 变动影响 
锯材出材率因素分析法
《林业经济》1988年第1期44-47,共4页李铭恩 
锯材出材率是说明制材用原木有效利用程度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按其反映经济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锯材综合出材率”,另一种是“锯材标准出材率”。综合出材率是以锯材混合产量除以原木混合用量得出来的。它的特点是反映锯材消...
关键词:锯材 出材率 因素分析法 指数体系 技术经济指标 固定组成指数 单位数 材种 产出结构 技术定额 
平均指标指数问题新探
《财经研究》1987年第8期50-56,共7页符珉 
大多数的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科书在阐述平均指标指数时,都运用这样一个指数体系算式,即: 可变组成指数=固定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事实上,这套指数体系算式是五十年代初从苏联引进的,三十年来这套指数体系算式用来分析平均指标的动...
关键词:三十年 固定组成指数 平均指标指数 结构影响指数 指数体系 可变组成指数 报告期 计算结果 经济统计学原理 五十年代 
关于两套经济指数的分析方法——与王健真同志商榷
《统计研究》1987年第5期61-63,共3页陈婉贞 
王健真同志在《经济指数的固定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一文中(载于《统计研究》1986年第3期)对教科书中有关可变组成指数,固定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的一些习惯说法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教科书中的各种定义是有不足之处,...
关键词:固定组成指数 可变组成指数 影响指数 指数体系 经济指数 结构变动 综合物价指数 平均数指数 商品销售量 质量指标指数 
经济指数的固定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被引量:1
《统计研究》1986年第3期64-68,共5页王健真 
经济指数的可变组成指数、固定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的概念,五十年代初就从苏联引进我国,但长期停留在纯理论的探讨,在实际工作中并未作具体的应用和计算。本文拟从基本概念出发,对教科书中的一些习惯说法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供...
关键词:固定组成指数 可变组成指数 影响指数 结构变动 经济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 报告期 劳动生产率指数 总量指标 
统计学原理题解(4)
《统计》1985年第4期33-33,共1页何平 
1985年第3期习题(4)
关键词:统计学原理 题解 亩产量 工资总额 总产量 标准差 固定组成指数 平均工资指数 职工构成 因素分析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电视讲座——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统计》1984年第5期35-38,共4页
下面试题答案中的黑体字为原试题。
关键词:社会经济统计学 电视讲座 平均价格 试题 期末考试 商品销售额 平衡表 环比发展速度 固定组成指数 指标数 
陕西财经学院1982年招考硕士研究生统计学原理试题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87-88,共2页
一、试解释下列名词的意义(20分) (一)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分组体系。(二)综合平衡分析和联系平衡分析。(三)固定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四)抽样误差和极限抽样误差。二、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的异同点及其在统计上的应...
关键词:环比指数 企业 统计学原理 硕士研究生 平衡分析 抽样误差 统计指标体系 结构影响指数 财经学院 固定组成指数 
试论劳动生产率倒指标指数——对劳动生产率指数编制方法的不同意见
《财经科学》1981年第2期67-72,共6页任栋 
劳动生产率指数的编制,长期以来,是一个在统计学界争论的理论问题。在加速我国四化建设的今天,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特別重要。因此,在统计理论中,加强对劳动生产率指标的研究,正确计算劳动生产率指数,无论是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都具有十...
关键词:企业劳动生产率 四化建设 劳动生产率指数 固定组成指数 倒指标 劳动消耗 综合指数 报告期 单位产品 编制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