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个别化

作品数:200被引量:548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兴良房绪兴刘德法邱兴隆翟中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环境犯罪的立法分类问题研究被引量:1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631-639,共9页苏永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编号:20BFX073)。
早在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施行期间,“破坏自然资源类犯罪—污染环境类犯罪—破坏生态类犯罪”的环境犯罪分类格局在我国就已初步形成,并在后续立法中得到了坚持与完善。当前,环境犯罪的立法分类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分类不明确和...
关键词:环境犯罪 立法分类 生态文明建设 刑罚个别化 环境法秩序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下刑罚个别化实现与完善路径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3年第22期127-129,共3页芮君君 
刑事古典学派的罪刑相适应原则与刑事实证学派的刑罚个别化在传统上都是一元化的研究罪刑关系的理论,我国《刑法》第五条规定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实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同刑罚个别化理论的融合与统一,构建起了二元化的罪刑关系理论体系...
关键词: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罚个别化 报应 预防 
民企犯罪治理刑事政策的转型与施行路径被引量:2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41-52,共12页石经海 黄亚瑞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刑法应对研究”(20AFX012)。
我国民营企业犯罪治理在改革开放至十九大之前一直采取“从严治理”的刑事政策,在十九大召开以后逐步向“轻缓化”的刑事政策转型。具体而言,轻缓化的民企犯罪治理刑事政策逐步介入刑法体系,且带来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企业合规改革在...
关键词:刑事政策 认罪认罚 实体从宽 刑罚个别化 企业合规 
宽严相济视域下审前调查评估制度审查及完善
《刑法论丛》2021年第2期526-543,共18页贾长森 窦磊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审前调查评估制度规范化研究”;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审前调查评估体系的实践风险与法治化防范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审前调查评估程序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化,是判断是否能够对罪犯适用非监禁刑罚措施的前置性程序,其对刑罚裁量和执行体系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由于受到立法依据不足、司法不规范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国审前调查评估程序在司...
关键词:审前调查 规范化 刑法谦抑性 刑罚个别化 目的刑 
试论恐怖活动犯罪处罚的原则
《刑法论丛》2021年第1期129-153,共25页赵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后‘伊斯兰国’时代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治对策研究”(课题号:18VFH015)的阶段性成果
恐怖活动犯罪刑罚处罚的原则是其刑罚处罚应贯彻的基本准则和基本理念,意义和作用非常重大。恐怖活动犯罪的刑罚处罚应强调贯彻五项原则:一是惩罚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鉴于恐怖活动犯罪的特殊危害性,该原则尤其是其预防方面对恐怖活动犯...
关键词:恐怖活动犯罪 刑罚处罚原则 宽严相济 刑罚个别化 
关于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刑罚问题思考
《休闲》2020年第25期0283-0283,共1页张琛 
摘要:近年来,我国公安机关加大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力度,拐卖案件的发生率总体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屡禁不止,目 前我国对于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处罚严厉,最高可判处死刑,但是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则属于轻罪。对于该罪的讨论应当在 ...
关键词: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 拐卖人口罪 刑罚个别化 
故意杀人罪中情节较轻的认定
《青海检察》2020年第2期29-31,共3页汪嫣琼 郝国华 赵梁龄 
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里亚在其著作《论犯罪与刑罚》中明确提出,犯罪与刑罚之间要相称,即刑自罪生、罪重刑重、罪轻刑轻、罪刑均衡,罪刑相适应也是我国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贯穿我国刑法的始终。同时,我国杀人者抵命、欠债者还钱的理念自...
关键词:情节较轻 罪刑相适应 减轻处罚 刑法学家 重刑主义 刑罚个别化 罪刑均衡 故意杀人罪 
德国刑法中的双重罪过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被引量:8
《法学杂志》2018年第12期19-27,共9页苏永生 
德国刑法中的双重罪过立法主要是指罪过由对行为的故意与对结果的过失组合而成的故意犯罪的立法,主要分布在公共危险之犯罪中,共涉及20余个罪名。双重罪过立法严格贯彻了明确性原则、责任主义和刑罚个别化,体现了较为鲜明的法治立场。...
关键词:《德国刑法典》 双重罪过立法 明确性原则 责任主义 刑罚个别化 
我国少年司法中的不定期刑试点及其未来被引量:2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8年第6期63-70,共8页孙鉴 
不定期刑肇始于16世纪的德国,后随世界狱制改良运动而兴盛,并于20世纪初在美国达到高潮。不定期刑的背后为刑事新派对行为人的关注及对主观主义的强调,此二者正与少年司法不谋而合。2013年,福建省三明中院率先在我国开展不定期刑试点。...
关键词:少年司法 不定期刑 主观主义 刑罚个别化 
关于社区矫正审前调查工作的思考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8年第9期64-64,共1页曹颖皎 
一、社区矫正审前调查的概念审前调查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一项前置程序,是判定被告人或者罪犯是否适合社区矫正的重要依据,是刑罚个别化在社区矫正中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实现刑罚效益的最优化①。浙江省于2011年出台了《浙江省社区矫正审...
关键词:社区矫正工作 审前调查工作 法律监督工作 检察机关 刑罚个别化 人民检察院 前置程序 刑罚效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