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陪审

作品数:28被引量:7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一怀陈学权谢安平董华陈少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河北大学四川大学惠州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检察官》《区域治理》《岳麓法学评论》《法学评论》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刑事司法中的公民参与——以美国刑事陪审制度为重点的探讨被引量:1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2年第6期161-178,共18页程德文 
江苏省哲学社会学基金规划项目“人权保障视野下的刑事司法改革”(16FXA001);江苏省法学会项目“刑事辩护有效性研究”(SFH2016B08);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培育)品牌建设项目“新时代人民法院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的资助。
在现代社会中,公民参与司法,不仅意味着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的权利,而且意味着公民的权利要监督和限制国家的权力,防止公权力的滥用,确保公权力服务于公共利益。作为公民参与司法的形式,陪审制度最大的价值在于透过公民对刑事案件的参与...
关键词:公民参与 陪审团 人民陪审员 司法民主 
刑事陪审案件中法官指示之完善
《法大研究生》2021年第2期79-100,共22页蒋秋玲 
法官指示制度旨在解决由人民陪审员法律知识匮乏导致的“陪而不审”顽疾,但实践中存在着法官不愿指示、人民陪审员不理解指示等问题。完善立法的论调只能从制度层面予以优化,却忽视了在制度与成效之间起关键性作用的主体。以微观视角分...
关键词:刑事陪审 法官指示 审判结构 规训 
刑事陪审制度改革研究
《潍坊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31-35,41,共6页倪志娟 
潍坊学院博士基金项目“刑事诉讼交叉询问制度研究”(2014BS31);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食安山东”建设的法治保障体系研究(J18RB007).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改革道路步入了新的阶段,刑事陪审制度也在摸索中前行,虽然阻力重重,但刑事陪审制度改革不仅有助于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还迎合了新时代对民主价值的追求。陪审制度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
关键词:刑事陪审制度 困境 国外经验 改革构想 
刑事陪审事实审与法律审的分离向度被引量:3
《河北法学》2020年第2期192-200,共9页艾丹 
按照社会分工理论和审判监督理论,现有事实审和法律审不加区分的笼统立法模式难以实现人民陪审员制度民主参与和监督审判的立法目标。因此,应该在立足我国司法传统与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如法国确保陪审员能充...
关键词:刑事陪审 事实审 法律审 民主参与 分离机制 
刑事陪审中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区分
《区域治理》2019年第10期260-260,共1页高欢 
陪审员认定事实、法官适用法律是我国法学界对境外陪审团审判中裁判权在陪审员和法官之间分配的基本认识.然而,事实问题具有法律性,法律问题具有事实性,因此在理论上很难找到清晰而明确的标准准确区分刑事陪审中的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 制度 法律问题 事实问题 
我国刑事陪审中问题列表制度的构建研究
《宿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11期42-46,共5页谷珍 
2018年4月公布实施的新《人民陪审员法》以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为划分依据对人民陪审员审判权进行界定。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表明,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难以区分,我国需引入问题列表制,以期解决人民陪审员审判权权限。通过研究我国人民陪审...
关键词:人民陪审制 事实问题 法律问题 问题列表制 
中美刑事陪审制度比较
《现代交际》2017年第16期54-54,共1页王莉 
刑事陪审制度是国家司法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与刑事审判活动的重要制度,中美两国分别代表了两种典型模式且这两种模式间存在许多差异。通过对刑事陪审的功能、适用范围与陪审员的选任条件、选任方式的比较,可以发现二者有相互借鉴之处...
关键词:刑事陪审制 比较研究 完善 
刑事陪审中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区分
《中国检察官》2017年第7期75-75,共1页陈学权 
陪审员认定事实、法官适用法律是我国法学界对境外陪审团审判中裁判权在陪审员和法官之间分配的基本认识。然而,事实问题具有法律性,法律问题具有事实性,因此在理论上很难找到清晰而明确的标准准确区分刑事陪审中的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
关键词:事实问题 法律问题 陪审员 刑事 陪审团审判 适用法律 裁判权 法学界 
刑事陪审中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区分被引量:47
《中国法学》2017年第1期53-70,共18页陈学权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中国法学会2015年重点课题"我国刑事陪审中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区分"[项目批准号:CLS(2015)B11]的研究成果
事实问题具有法律性,法律问题具有事实性,因此在理论上很难找到清晰而明确的标准准确地区分刑事陪审中的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境外刑事陪审实践中对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之区分,主要是通过程序机制的方法明确法官和陪审员的具体职责,由此...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制度 法律问题 事实问题 
人权视角下的被告人刑事陪审选择权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第4期65-69,共5页谢安平 
陪审制度的存在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根据:被告人享有由自己的同类来审判自己的权利;通过审判公开、辩护、正当法律程序保障被告人人权;能够将民众的感情、感受及对犯罪的认识带入审判中,使审判活动与社会生活保持协调一致,保证审判独立。...
关键词:陪审制度 陪审选择权 陪审义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