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方式

作品数:98被引量:42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卫东龙宗智叶肖华陈瑞华刘克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刑事审判方式的人性化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82-88,共7页赵学军 
刑事审判是以人为对象的司法活动,必须重视对人的价值和需要的尊重,这是增进司法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必然要求。为此,刑事审判的方式应当立足于人性化,以体现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性和维护人的伦理性。在具体的制度建构中,要遵守...
关键词:刑事审判方式 人性化 现实意义 理论内涵 制度建构 
浅析刑事和解的概念及内涵
《中国监察》2011年第10期60-60,共1页魏兆碧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和谐社会的逐步构建,刑事法学界正在进行一场新的变革,从较为单一的惩罚性正义向多元的恢复性正义转变。许多刑事审判方式的替代措施应运而生,刑事和解就是其中一种独具特色的制度。
关键词:刑事和解 恢复性正义 内涵 概念 刑事审判方式 和谐社会 人类文明 替代措施 
论公诉人的说服责任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2011年第3期52-54,共3页董晓华 
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刑事审判方式转向对抗式,法官的地位更加中立,学术界和实务界几乎异口同声地主张加强检察机关的证明责任,检察官也普遍接受了应当积极举证证明公诉犯罪事实的观念。但是,学术界对如何理解证明责任的含义、
关键词:公诉人 说服责任 刑事审判方式 证明责任 刑事诉讼法 检察机关 犯罪事实 学术界 
浅论刑事诉讼审判方式的改革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S1期81-82,共2页苗吉伟 
刑事审判方式改革,始终是我国刑事诉讼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必须明确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路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内容和改革的争议问题,使刑事诉讼审判方式适应国情,符合现代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刑事审判方式 刑事诉讼 改革 
从控辩平衡角度看刑事审判方式
《决策与信息(下旬)》2009年第2期49-49,共1页袁永林 宿青青 吕晨辉 
刑事审判方式由庭审过程中控辩审三方的关系体现。本文从控辩平衡的视角出发,挖掘该视角研讨问题的理论缘起,剖析我国刑事审判发展现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体现控辨平衡理念的刑事审判方式。
关键词:刑事诉讼 刑事审判方式 控辩平衡 
论刑事审判方式与控辩平衡制度
《理论学刊》2008年第7期91-94,共4页刘红卫 
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两大基本审判方式,相比较而言各有利弊,两者日渐接近和融合。在融合后的审判方式中,控辩平衡是根本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根据控辩平衡原理,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不彻底性妨碍了控辩双方实现真正的抗衡,必须在立法...
关键词:刑事诉讼 控辩平衡 审判 辩护 援助 
从诉讼模式看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被引量:1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51-56,共6页叶肖华 王建才 
我国现行庭审制度还存在若干问题,需借鉴现代刑事诉讼模式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改革,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应当是以职权主义为主、当事人主义为辅的审判模式——混合审。
关键词:诉讼模式 审判方式 混合审 
我国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与完善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8年第1期7-9,34,共4页骆剑明 
审判方式是指法官在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规则审理案件的方式和方法,审判方式的合理设计和建构是确保其良性运转和确保公正和效率价值目标实现的根本手段和途径。我国当前的刑事审判方式既有对抗式的特征,又有...
关键词:刑事审判方式 对抗式 审问式 起诉书一本主义 
立足公正和谐 修改刑事诉讼法
《人民检察》2007年第12S期6-7,共2页张军 
立法易、司法难。1996年,刑事诉讼法作了第一次修订,确立了以当事人主义为主兼纳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形成了可以说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刑事审判方式,赢得了国内、国际的高度评价。但回过头来审视,会发现刑事诉讼法的...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社会和谐 公正 修改 刑事审判方式 最高人民法院 死刑案件 当事人主义 
从庭审模式的改变看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
《广东法学》2007年第6期31-36,共6页叶肖华 王建才 
我国现行庭审制度还存在若干问题,需借鉴现代庭审模式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改革,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应当是以职权主义为主、当事人主义为辅的审判模式——混合审。
关键词:庭审模式 审判方式 混合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