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讯问

作品数:26被引量:2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毕良珍孙孝福兰耀军鞠旭远周叶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警官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警察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江苏警官学院学报》《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科技信息》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审讯中影响口供证明力的因素研究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74-79,共6页孙寄善 
口供证明力是指评价口供对待证事实的证明力度,是法官裁量案件的主要依据。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对进入审判程序的口供证明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口供尽管符合证据合法性的要求,但证明力并不强。一些案件常常因口供的证明力问题...
关键词:刑事讯问 审讯策略 口供证明力 
试论坦白从宽政策的应用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47-51,共5页肖鹏 
坦白从宽是刑法、刑诉法的规定,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化、法律化。在刑事讯问中,侦查人员多数会向犯罪嫌疑人灌输坦白从宽的理念,以促其早日交待问题,但有的效果不佳,起不到引导的作用,原因是没有抓住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宣讲坦白从...
关键词:法律条文 刑事判决书(裁定书) 坦白从宽 刑事讯问 
刑事讯问模式的反思与重塑——基于死刑错案的分析
《法律适用》2017年第6期82-87,共6页蒋娜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和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FXAL003);司法部中青年课题(14SFB30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近年我国依法纠正的刑事错案昭示出,根植于侦查中心主义与口供至上语境中的传统刑讯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实际上,无论是从立法规定还是司法实务状况上看,这种犯罪控制下的刑事讯问模式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有悖于当代法治中国的刑事公正...
关键词:死刑错案 刑事讯问 传统模式 正当程序 科学配置 
刑事讯问语言运用的法律规制被引量:1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年第10期57-62,共6页林婷莉 
讯问语言的运用在我国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实践中出现了讯问语言运用中"威胁、引诱、欺骗"的法律界限不明确、语用不符合法律语言要求以及转化为笔录后信息失真等问题,应当及时建立正当性判断标准,提高讯问人员的法律...
关键词:讯问语言 非法讯问 法律语言 法律规制 
微表情在刑事讯问中的应用被引量:1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年第3期188-188,共1页李卓娟 
2013年新刑诉法实施后,对侦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在口供仍是警方追逐焦点的今天,微表情的应用能够较好地帮助阵查人员取得犯罪嫌疑人的真实供述,迅速侦破案件。本文通过对微表情含义的解读,来结合案例分析微表情在讯问中的适...
关键词:微表情 刑事询问 
试论我国刑事讯问手段正当性的标准——以于英生冤案为视角
《净月学刊》2014年第6期41-43,共3页余忠 
因不正当的讯问手段所诱发的于英生冤案的曝光引起了社会公众对非法讯问的关注。正当的讯问手段是保证口供真实有效的必要条件,但是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讯问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和模糊,不利于指导讯问实践工作。因此,要以获取的口...
关键词:于英生案 讯问手段 正当性 
讯问时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之思考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4年第1期52-54,共3页姜岳良 
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讯问时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在固定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及规范侦查人员讯问行为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但我国关于讯问时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规定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对录音录像的地点和时间进行细化...
关键词:刑事讯问 录音录像 刑事诉讼 
刑事讯问的十个误区及其应对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40-44,共5页李彧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侦查人员只有科学地运用刑事讯问手段才能达到查明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之目的。公安刑事执法实践中,侦查讯问常见有浅尝辄止、先入为主、诱供骗供等十个误区,这些误区有其原因与并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刑事讯问从战略...
关键词:刑事诉讼 刑事讯问 误区 排解 
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刑事讯问应全程录音录像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年第1期99-100,共2页
2011年12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刑讼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进行了分组审议。不少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肯定二审稿进一步完善了证据制度的同时,建议对讯问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以更有效地排除非法证据。
关键词:全国人大常委会 录音录像 讯问 刑事 委员 证据制度 组成人员 非法证据 
语用预设与刑事讯问被引量:2
《科技信息》2010年第6期177-178,共2页周叶 
审讯活动跟打仗一样,要打有准备之仗。因此,审讯前对策的制定、方法和技巧的运用是审讯成功的条件。执法人员在进行审讯时,巧妙的运用语用预设,将被询问人的答案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并进行导向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审讯目的。
关键词:刑事讯问 语用预设 共知性 适切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