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明

作品数:371被引量:1396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周洪波龙宗智牟军伍光红熊秋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排除合理怀疑的过度客观化及其纾解被引量:6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75-83,共9页潘金贵 夏睿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事案件事实认定中的经验法则研究”(19BFX092)阶段性成果。
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在司法实践中呈现出过度客观化的倾向,无论是合理怀疑的判别还是排除,往往要求有客观充分的证据材料作为支撑,极大地压缩主观判断的空间。这种过度客观化的倾向存在不当加重控方证明负担、提升辩方不合理辩解成功率...
关键词:排除合理怀疑 过度客观化 刑事证明 
刑事证明结构视野下经验法则的适用模式展开被引量:5
《证据科学》2023年第2期160-173,共14页王志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现代科技应用相结合的难点与路径研究”(503101-S11803ZJ);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事案件事实认定中经验法则研究”(19BFX0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对经验法则适用模式的观点分歧,缘于观察视角的差异。在刑事证明结构视野下讨论经验法则的适用模式,能够保证结论周延。刑事司法证明在内容上表现为“证据—事实”的内在层递结构,可用图尔明模型和威格摩尔模型加以描述,在形式上表现为...
关键词:经验法则 刑事证明结构 证明强度 理据 概括 
刑事证明中经验法则的精密运用被引量:12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年第5期173-190,共18页张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类似行为证据’的刑事证明功能研究”(21AFX015)的阶段性成果。
经验法则的出现是为了矫正事实认定中自由心证绝对化的倾向,其功能是,通过对经验进行限定,实现对事实认定过程的约束。然而,刑事证明中经验法则的内在性、盖然性和地域性等特征阻碍了约束功能的实现。经验法则的类型化、体系化等方案难...
关键词:经验法则 事实认定 印证 陪审员 证据推理 
后果论视角下的刑事证明标准——以“排除合理怀疑”为中心的分析被引量:11
《法商研究》2021年第6期143-156,共14页王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FX033)。
在疑案判决中,法律程序中的事实探知无法独立于对裁判后果的考量,"排除合理怀疑"作为证明尺度应该体现司法决策在准确性与效益性之间的均衡。道义论的进路将"排除合理怀疑"作为证明过程正当化的虚饰手段而使其沦为模糊不清的道德话语,...
关键词:排除合理怀疑 后果论 道义论 刑事证明标准 
刑事证明标准客观化的理论与实践审视被引量:1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5-13,共9页李蓉 黄小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反腐败立法与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AZD013);湘潭大学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刑事辩护40年被告人辩护权保障回顾与展望”(项目编号:XDCX2020B041)的阶段性成果。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证明标准因其立法理想化而受到诸多批判。为强化其实践指引功能,学界及司法实务部门对证明标准进行了外在化、具体化的客观化探索。证明标准客观化具有现实的社会基础和正当性价值,但也存在使诉讼证明...
关键词:证明标准 证明标准客观化 诉讼证明形式化 
审判中心主义下的刑事证明问题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47-58,共12页韩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AFX012)。
审判中心主义下的诉讼证明应当以“人证”为中心展开证据调查,同时应当坚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不动摇,保障“疑罪从无”原则真正能够贯彻落实。为实现庭审证明中的控辩平衡,应当保障律师的各项诉讼权利,尤其是申请权...
关键词:审判中心 刑事证明 人证出庭 辩护权保障 庭前会议 
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理论之适用问题研究——以《刑事诉讼法》第55条第2款之解释为视角被引量:30
《法学家》2019年第5期59-73,193,共16页孙远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理论之适用问题研究”(17BFX065)的中期成果
现行《刑事诉讼法》第55条第2款有关证明标准的规定非常独特,因此,在解释论上对于证明标准这一概念的界定与使用不能完全沿袭西方学说。根据该款规定,应将刑事证明标准做广义与狭义之区分。狭义证明标准仅指认定某一事实的心证条件,而...
关键词:证明标准 实体条件 程序条件 心证条件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误读与纠偏被引量:1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81-86,共6页蒋鹏飞 胡海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以审判为中心视角下重构侦诉审关系研究”(17BFX061)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时常被误读,使之具有机械、呆板与空想的色彩。导致误读的原因,除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存在不足之外,还与人们把"规则""方法"混同于"原则",用学理裁剪、限制司法实践有关。对刑事证明标准的误读进行纠偏,一方面...
关键词:刑事证明标准 司法实践 排除合理怀疑 
中国刑事证明理论体系的回顾与反思被引量:9
《政法论坛》2019年第3期31-44,共14页王超 
作者主持的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事程序违法的实体性制裁研究"(17BFX182)的阶段性成果
在借鉴和移植前苏联、西方国家刑事证据法学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先后形成了以广义刑事证明观、狭义刑事证明观为基础的刑事证明理论体系。尽管我国刑事证明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但是在刑事证明理论仍然较为混乱的情况下,理论...
关键词:刑事证明 刑事证明观 理论体系 研究转型 
人工智能在刑事证明标准判断中的运用问题探讨被引量:1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54-62,共9页赵艳红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人工智能在刑事证据判断中的运用及其界限研究"(18BFX079)
目前司法机关正在进行将人工智能用于刑事证据判断的尝试,但人工智能在证明标准判断方面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这主要是基于如下几点原因:证明标准判断难以完全设计为计算机可以理解和执行的算法;人工智能无法通过人工输入或机器学习而...
关键词:人工智能 证明标准 有限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