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保护机制

作品数:22被引量:20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孟庆伟胡锋邹琦闫小红胡文海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植物生理学报》《作物学报》《植物研究》《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浒苔漂浮生态型对逆境的响应机制
《海洋湖沼通报》2023年第3期172-179,共8页孙平 宋宛霖 李晶晶 庄龙传 刘正一 钟志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1402106);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2019GHZ026);山东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ZR201807120023);烟台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2020MSGY058);烟台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2020MSGY068)。
浒苔是一种大型潮间带绿藻,自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地海域均发现了浒苔的漂浮现象。自2007年起漂浮浒苔在黄海西部出现,漂浮浒苔被认定为一个生态型,相对于定生浒苔,浒苔漂浮生态型面临更为复杂的逆境,例如高光、高温、高盐、强紫外线...
关键词:浒苔漂浮生态型 光保护机制 渗透调节 抗氧化体系 能量调节适应 
光合生物光抑制现象与光保护措施被引量:11
《植物生理学报》2023年第4期705-714,共10页扆珩 杨文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90460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4010203和XDA26030105)。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光是光合作用高效发生的先决条件。由于太阳角度变化及冠层遮挡、昼夜交替及季节变化等,光照强度会发生好几个数量级的变化,使光变成自然界最易变化的环境因素。合适的光照对于光合生物生长是必需的...
关键词: 光合作用 光抑制 光保护机制 非光化学焠灭 
最新研究揭示竹子四季常青的内在光保护机制
《世界竹藤通讯》2022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孙化雨(文/图) 高志民(文/图)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光能实现光能到生物能的转化。虽然光能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但若吸收过量的光能则会对植物光系统造成损伤,从而影响植物生长。竹子作为四季常绿、生长快速的多年生植物,在长期的营养生长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
关键词:多年生植物 生长快速 四季常青 光照环境 竹子 内在作用机制 自然环境 植物光合作用 
越冬期红叶石楠和桂花防御低温强光伤害的光保护机制被引量:6
《植物研究》2021年第6期938-946,共9页胡文海 肖宜安 闫小红 叶子飘 曾建军 李晓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1005)。
位于亚热带地区的常绿植物在冬季常遭遇低温强光协同影响。低温限制了光合碳同化的进行,但强光仍能够被常绿植物叶片所吸收,因此越冬期的常绿植物存在潜在的光抑制风险。不同的常绿植物有着不同的越冬光保护策略,本研究以亚热带地区冬...
关键词:光保护策略 常绿植物 叶绿素荧光 捕光色素分子内禀特性 越冬期 亚热带 
毛乌素沙地沙柳光系统Ⅱ光保护机制和能量分配动态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6
《林业科学》2020年第10期34-44,共11页靳川 查天山 贾昕 田赟 周文君 卫腾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708,316707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5ZCQ-SB-02)。
【目的】通过叶绿素荧光原位连续监测技术,探究毛乌素沙地半干旱区典型固沙造林物种沙柳光系统Ⅱ能量分配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在日和季节尺度下揭示环境因子对沙柳光系统Ⅱ能量分配的动态影响及其光合生理适应策略特征,以期为研究地...
关键词:半干旱区 沙柳 叶绿素荧光 光系统Ⅱ能量分配 非光化学淬灭 
漂浮海藻光合作用的特点与研究进展被引量:3
《海洋湖沼通报》2020年第5期105-112,共8页王勇 李晶晶 庄龙传 钟志海 庞云龙 刘正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402106);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5022);烟台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ZHGY082);舟山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项目编号:国海科字[2016]496)资助。
漂浮海藻是具有独特生活史的一类海藻,可独立漂浮在海面完成部分或整个生活史。全世界因漂浮海藻造成的绿潮和金潮现象日益频繁。2008年我国黄海爆发了世界上有记录的最大规模的绿潮,近年来由大型褐藻(马尾藻)引起的金潮也在我国黄海海...
关键词:漂浮海藻 光环境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光合作用 光保护机制 
调整光保护机制,提高农作物产量
《知识就是力量》2020年第4期43-43,共1页朱崇恺 
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固定在食物中。但在充足阳光直射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自身,植物会激活称为光保护的机制,暂停光合作用,将多余的光能转化为热量消散。不过,当光照水平下降时,光保护机制可能需要几分祌到几小时才能减缓和停止...
关键词:二氧化碳固定 农作物产量 光能转化 潜在产量 光合作用 
首次解析硅藻的光合膜蛋白结构
《光学精密机械》2019年第1期7-7,共1页
《科学》杂志发表了中科院植物所沈建仁和匡廷云团队的一篇论文,介绍了他们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硅藻的光合膜蛋白结构。这为研究硅藻的光能捕获、利用和光保护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
关键词:蛋白结构 光合膜 硅藻 解析 光保护机制 《科学》 结构基础 中科院 
荫蔽花生转入自然光照下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及光保护机制被引量:10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7年第5期648-654,共7页吴正锋 孙学武 左绍玲 沈浦 刘俊华 万书波 郑永美 于天一 王才斌 陈殿绪 郑亚萍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6CM07);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XGC2016B0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基金(CARS-1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D11B04)
为探明荫蔽花生转入自然光照下的光抑制及光合恢复过程中的光保护机制,为麦套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大田条件下以花生品种白沙1016为材料,用遮阴网设置不遮光(Control)、遮光50%(S50)和遮光85%(S85)3个处理,研究荫蔽花生转入自然...
关键词:花生 光抑制 光保护 活性氧 热耗散 
植物光破坏防御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亚热带植物科学》2016年第3期290-294,共5页周丽英 付忠 卜璐璐 杨春雷 高婷 杨正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516);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2015ykc26)
光破坏防御机制是植物为应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而产生的保护措施,这些措施从形态、生理和生化等方面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本文根据光抑制的机理,对近年来植物的光破坏防御机制以及高等植物叶黄素循环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 光抑制 光保护机制 叶黄素循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