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渠

作品数:22被引量:2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水利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马雪芹程森许杨帆王培华牛建强更多>>
相关机构:济源市水利局江苏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地名》《华夏考古》《古今农业》《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国初年山西水利纠纷与地方治理——以定襄县广济渠为例
《西部学刊》2025年第7期121-124,共4页廖一红 
山西省2024年思想政治工作课题“山西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研究”(编号:24SXSZ0165)的有关成果。
山西省定襄县水利开发历史较早,水利纠纷较多,其中有关广济渠的水利纠纷最为频繁。从水利纠纷的缘起、过程和纠纷的解决三方面考察了民国初年广济渠的水利纠纷和地方各类主体之间的互动。定襄滹沱河流域水源主要依靠降水补给,季节性强,...
关键词:水利纠纷 社会治理 广济渠 
青年杜甫的江宁行
《半月选读》2022年第10期30-31,共2页向以鲜 
开元十九年(731年),杜甫收拾好行囊,带足钱物,走的是水路,从洛阳南边的广济渠坐船出发,经淮水、扬州、邗沟,渡长江前往江宁。那时他还不认识李白,也许已经听过李白的名言:“大丈夫读书学剑,志在四方,我必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一次,...
关键词:杜甫 李白 远游 读书学 大丈夫 江宁 广济渠 
试论济源明代袁应泰《凿山创河记》碑
《华夏考古》2021年第6期96-99,共4页韩凯英 
20世纪60年代初,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济源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了明代《凿山创河记》碑。此碑详细记载了袁应泰创造出快速开凿涵洞的"火爆法",并带领河内百姓修建广济洞并疏通广济渠的事迹。
关键词:济源 袁应泰 《凿山创河记》 火爆法 广济渠 
杜甫江南行
《江南》2021年第6期199-202,共4页向以鲜 
开元十九年(731),杜甫收拾好行囊,带足钱物,走的是水路,从洛阳南边的广济渠坐船出发,经淮水、扬州、邗沟,渡长江前往江宁。那时他还不认识李白,也许已经听过李白的名言:“大丈夫读书学剑,志在四方,我必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一次,才...
关键词:杜甫 李白 远游 读书学 大丈夫 广济渠 江南 
台湾曹公圳与豫西北沁河广济渠对比研究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年第4期63-66,共4页田中华 
曹公圳是清代怀庆府河内县曹谨在台湾任职期间建设的水利工程。曹公圳水利工程与沁河广济渠水利工程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台湾,曹公圳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管理都较为先进。而台湾水利工程在曹瑾任职台湾之前,都较为落后。曹瑾能在台湾成...
关键词:台湾 曹公圳 沁河 广济渠 
明代怀庆府枋口广济渠引水灌溉工程修建及管理——以水利碑文为中心的考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43-149,共7页张鹏琦 叶文清 诸锡斌 
明代怀庆府枋口广济渠现存碑刻十二通,可分为篆言、记事、述德三类。通过对这些碑文的考察、整理和解读,可以洞悉当时修建和管理广济渠的概况,包括资金来源、工程进度、引水方式、分水模式、灌溉面积、日常维护等。同时,可以发现碑文在...
关键词:枋口 广济渠 五龙口 水利碑文 
源远流长 泽被后世——愚公移山精神在济源水利事业发展中的传承被引量:1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年第8期3-3,5,共2页常安琪 常明强 
济源地处太行、王屋山区,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气候差异明显,水资源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长期以来,大面积的干旱缺水问题一直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并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困难。古往今来,济源人民艰苦创业,兴修水利,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关键词:水利事业发展 兴修水利 泽被后世 枋口 水旱灾害 气候差异 地貌多样 节水型社会 广济渠 农业生产 
济源水文化概览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年第7期4-5,共2页张青 卢娟 
济源市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是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其以大气、秀气、灵气名播远近。但同时这里也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早在6000a前,这里就有人繁衍生息。这里地处暖温带,属季风气候,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再加上山丘区面积广大,自然条件较...
关键词:济水 水文化 工业旅游 济渎庙 工农业发展 市北 山丘区 枋口 匏有苦叶 广济渠 
广利引沁灌区——历史悠久两千年,惠泽万民耀千古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年第2期10-13,共4页常命强 
1工程简介广利引沁灌区是在黄河北岸,沁河下游的一个古老的灌溉工程,以民筹资金为主,地方财政为辅修建成的工程,是一项典型的"民办公助"水利工程。由于该工程两千多年延续不断的发展,因而这一地区比较富饶,有"北国江南之誉"。沁河下...
关键词:灌区管理 惠泽 灌溉工程 黄河北岸 渠系 北国江南 地方财政 广济渠 农业经济 渠首工程 
长孙操 一代贤臣扩修广济渠 长孙无忌 一代贤相撰有《唐律疏议》 长孙皇后 一代贤后编写《女则》10卷 长孙姓氏之解说
《中国地名》2015年第2期40-40,共1页孙阳 
一、姓氏源流 长孙(Zhǎng sūn)姓源出有二: 1、出自北魏皇室沙莫雄,为拓跋氏所改。长孙复姓本为拓跋氏,为后魏献文帝第三兄拓跋嵩之后。北魏道武帝拓跋的曾祖父拓跋郁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沙英雄为南部大人,号拓跋氏;小儿子什翼...
关键词:广济渠 《唐律疏议》 北魏道武帝 拓跋郁律 魏献文帝 李世民 李渊 州刺史 济阳郡 唐王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