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情词

作品数:37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道明马莉英阳利平张欢黎修良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安徽舒城中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界(理论版)》《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张先词中的感情观
《优雅》2025年第3期75-77,共3页包崇彩 刘肖 
张先,北宋词坛名家,因善写“影”著名,被誉为“张三影”,写有很多描写诗酒生活和男女之事的词作。张先的宴饮词、闺情词、愁别词和艳情词,在抒发感情的基础上,表现出很强的情爱意识,具体表现在“才子佳人”的情爱心理、对爱情的深挚追...
关键词:北宋词坛 张先 情爱意识 艳情词 情爱心理 闺情词 才子佳人 诗酒 
曹亮武闺情词及其蕴含的词学思想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5期72-74,共3页黄佳妍 
在阳羡倡豪放的主调之下,作为阳羡词派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任领军人物的曹亮武亦创作了大量的闺情词作。这些词作既包括对传统女性外貌生活的描写,亦有“男子作闺音”之作以及词人日常感怀的记录,蕴含着曹亮武词学理论中对词风多样性、以...
关键词:曹亮武 闺情词 词学思想 
敦煌闺情词与李清照闺情词之比较分析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87-90,共4页罗敏 
敦煌词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并开始具有女性化倾向的创作特点。李清照词作中闺情词占很大部分,通过自我感情的真实流露,来抒写离情别恨,但后者明显超越了前者单纯的情感宣泄,表达了对个体生活的启悟,丰富了闺情词的思想内涵,也继承了前者...
关键词:闺情词 思想感情 艺术手法 审美理想 
“男子作闺音”与晏几道词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5期123-126,166,共5页梁嘉芮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男子作闺音”是一个独特而普遍的现象。晏几道因其个人经历和个性气质的不同,有着大量的“闺音”之作。他对于女性表现出不同于前代诗人赏玩的态度,而是将之视为仕途失意的精神补偿。他词中的“男子作闺音”现象...
关键词:男子作闺音 闺情词 抑郁情怀 拟女声 
从《花间集》和《绝妙好词》看闺情词的流变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75-79,共5页邱秀花 
闺情类题材是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学者在研究此类题材时未能将其做一个严格的界定。根据文献中有关"闺情"的记载,在厘清"闺情词"的范畴基础上对比《花间集》与《绝妙好词》两本词集中的闺情词,可以大致勾勒闺情词由晚唐五代...
关键词:《花间集》 《绝妙好词》 闺情词 流变 
论宋代“黄昏庭院”到清代“杨柳庭院”的演变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119-122,共4页向希 
宋代以男子口吻为代言体的闺情词,偏爱描写庭院中黯淡的"黄昏"意象,通过一系列的黄昏庭院意象群,展示闺阁女性孤寂凄凉的形象,以此来表达自身的不得志或对情人的思念。清代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自我意识觉醒,在描写闺阁庭院的生活时,选...
关键词:庭院 闺情词 女诗人 
从传统到新变,从幽婉到豪放——论晚清民国湖湘女词人创作
《船山学刊》2018年第2期60-66,共7页袁志成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晚清民国词集序跋文献整理与研究"(14YBA071)的阶段性成果
晚清民国湖湘女词人的创作与时代风会、个人成长经历息息相关。随着晚清进入民国,她们在创作上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转变:晚清湖湘女词人抒写传统的闺音闺情至民国跳出闺闱而抒爱国激情,故词风亦由幽婉而豪放。这种历史性转变反映了晚清民...
关键词:晚清民国 湖湘女词人 闺情词 爱国词 
温庭筠闺情词的定量化分析与研究
《北方文学(下)》2017年第10期53-54,共2页谭若丽 
文学研究中的定量分析有助于我们开拓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温庭筠的闺情词意象的定量化分析清晰地表明了其常用意象与意象构建方式,对研究温庭筠闺情词中的女性形象和写作章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定量分析 温庭筠闺情词 意象 
吴潜的一首闺情词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6年第12期18-19,共2页金瑶 
宋代著名词人吴潜的词以激昂凄劲著称,一般把他归为辛派词人,然他的一首次韵东坡闺情词,却在委婉妩媚上很见功力,表明他写词其实也有刚柔相济方面的追求。
关键词:吴潜 闺情词 刚柔相济 
沈鹊应词研究
《许昌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59-63,共5页赵思奇 
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近代中国女性观念在文学中的流变"(项目编号:2012032)
沈鹊应作为晚清词坛重要的女性词人,其作品以丈夫林旭殉国为界,前期感伤幽怨词作较多,后期则抒写饱蘸血泪之作,"字字泣血,语语含悲",不仅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且折射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大变动和生活于其中的女性思想观念的变化轨迹。
关键词:沈鹊应 闺情词 咏史词 悼亡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