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作闺音

作品数:35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晓梅李鉴兵刘贵生乌尔沁孙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方文学(中)》《跨文化对话》《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美与时代(美学)(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寅仕女画与“男子作闺音”文学现象的交汇被引量:2
《美术教育研究》2022年第3期46-47,共2页沈择善 
唐寅"少有隽才"而终不得志,作山水仕女以谋衣食,尤工仕女。分析后世可见的唐寅仕女画,可以发现部分作品中出现了假托女子形象、心理的代作、托作以及亦代亦托现象,颇类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男子作闺音"现象。该文从作者、手法、情感、受众...
关键词:仕女画 唐寅 男子作闺音 
缘何男子作闺音——张弦小说的位置与意义
《文艺争鸣》2021年第10期6-17,共12页赵天成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中国第一代作家口述史及其研究”(项目编号:19CZW042)的阶段性成果;。
多年以来,张弦都被视为一位"文学史作家",甚至逐渐消失在当代文学史的主流叙述中。以至季进在《张弦评传》的后记中抱怨说:"不过才二十多年过去,张弦及其作品竟然已经淡出大众视野,甚至学术视野,成为另一种形态的‘失踪者’。"(1)这个...
关键词:当代文学史 张弦 作家地位 男子作闺音 学术视野 自然规律 大众视野 
“男子作闺音”与晏几道词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5期123-126,166,共5页梁嘉芮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男子作闺音”是一个独特而普遍的现象。晏几道因其个人经历和个性气质的不同,有着大量的“闺音”之作。他对于女性表现出不同于前代诗人赏玩的态度,而是将之视为仕途失意的精神补偿。他词中的“男子作闺音”现象...
关键词:男子作闺音 闺情词 抑郁情怀 拟女声 
朱淑真与“男子作闺音”的男性作家作品比较及其诗词历史地位探究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113-115,共3页徐雪飞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省教育厅规划课题“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项目(JJC1319089);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省教育厅规划课题“基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JC1319087);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省教育厅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与表达教学中的融合研究”项目(JJC1319086)。
宋朝著名的女诗人词人朱淑真的文学成就仅次于李清照。她以出众的才华、细腻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了我国古代众多女性所唯一拥有的生活空间,并展示出了男性作家笔下所没有的艺术神韵。她的诗歌清婉自然,词作清新婉丽。在汇集前人研究成果...
关键词:朱淑真 诗词 比较研究 历史地位 
“花间鼻祖”温庭筠的艳词及其成因分析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71-75,共5页李靖 谭辉煌 
结合温庭筠的词作精细解读了其艳丽的词风,并对其词风产生的个人因素、社会原因和功能做了阐释与分析,认为其艳丽的词风是在特立独行的为人风格、才华横溢的诗情、"娱宾遣兴"的社交环境等多方面条件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其词在很大程度上...
关键词:温庭筠 侧艳 娱宾遣兴 男子作闺音 
摇晃在正邪之间——从《青青河畔草》看思妇诗的解读模式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年第5期145-147,共3页殷富华 
《青青河畔草》是《古诗十九首》中较为发露率真的作品,可借其管窥思妇诗的三种解读模式。其一,比兴寄托。即从儒家伦理道德角度,认为该诗是"男子作闺音",委婉抒发怀才不遇的无奈不甘。其二,探究本事。即试图确定作者名姓,坐实诗中人物...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思妇诗 《青青河畔草》 男子作闺音 
浅论温词《菩萨蛮》的“男子作闺音”
《长安学刊》2019年第1期79-81,62,共4页刘立新 
作为第一个大力创作词的文人,温庭筠的词在晚唐词中相当具有典型性,而《菩萨蛮》十四首又最能体现温词词风。将温词《菩萨蛮》置于晚唐社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来认识,其中的"男子作闺音"现象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的独特面貌,具体表现为女性视...
关键词:温词 《菩萨蛮》 词媚 "男子作闺音" 
中国古典诗歌的隐含作者
《跨文化对话》2018年第1期242-258,共17页周兴泰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13ZDA195).
“隐含作者”是西方叙事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首先与真实作者创作时采取的立场、姿态密切相关,是作者的“第二自我”;同时,它又与读者对作品的感受分不开,是读者从作品中获取的对作者的印象、认识.此概念不应仅仅限于小说等叙述文本...
关键词:诗歌 隐含作者 代体诗 男子作闺音 无名氏 
“男子作闺音”之辨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8年第11期98-103,共6页朱郁文 
"男子作闺音"是男性假托女性的身份和口吻抒发情感、表达心声的文学创作现象。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中,"男子作闺音"的现象彼伏此起、绵延不绝,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内涵和手法,也使文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学界对此现象的评...
关键词:“男子作闺音” 阴阳观 性别 双性人格 
对《古诗十九首》代言体诗思妇形象的探究
《中国文艺家》2018年第7期107-107,共1页周立 
代言体最早起源于原始宗教中的巫扮男女诸神,演员为他所扮演的人物立言,表演者被赋予了故事人物的自我身份。后来这种舞台形象经屈原、司马相如、杨雄等先秦西汉辞赋家的改造,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学样式,即作者模拟一种特定的身份,站在模...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思妇形象 男子作闺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