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情诗

作品数:25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小艳许总伏俊琏李锋崔晓红更多>>
相关机构:延安大学中华女子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龙岩学院学报》《广西社会科学》《山东女子学院学报》《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庭院”意象的性别视角与时代语境隐喻--试以宋代、清代闺情诗词作比被引量:2
《龙岩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120-125,共6页李青青 伏俊琏(指导) 
四川省古代文学特色文献研究团队建设项目(川社联函[2017]17号)
"庭院"这一审美意象在宋朝、清朝两代闺情诗词中被广泛书写,展现闺阁生活,传达闺中情怀。比较程垓《摸鱼儿》与王琼瑶《次韵早秋杂兴》中的"庭院"描写,发现"庭院"意象的所指及附加色彩不仅受到作家本人经历、创作风格等的影响而产生不同...
关键词:闺情诗词 庭院 性别视角 时代语境 
庭中赋绿草:中古闺情诗自然描写的类型化与女性化
《中国韵文学刊》2018年第1期10-16,45,共8页刘燕歌 
闺情诗作为中古(魏晋南北朝)女性题材诗歌的主要内容,发展了感物兴怀的抒情形式,并彰显了自然景物之于抒情诗的特殊意义。概而言之,中古闺情诗的自然描写呈现出类型化和女性化两大特征。类型化表明了闺情诗抒写格局和艺术表达的有限性,...
关键词:中古 闺情诗 自然描写 类型化 女性化 
从闺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看李白的情感世界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97-98,共2页王小艳 
唐代诗人李白创作了大量以女性为题材的闺情诗,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子无不倾注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闺情诗 女性形象 李白 情感世界 
论唐代闺情诗意象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42-43,共2页崔晓红 
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唐诗的文学艺术成就达到了巅峰。唐代的诗歌创作十分注重意境创造,其中一部分描写相思离情的诗作更是借助丰富多彩、寄寓深刻的意象来表达思想感情,情景交融,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尤其是从女性角度来写作的闺情诗在...
关键词:唐诗 意象 闺情诗 情景交融 表现力 
“十首九说妇人与酒”——论李白闺情诗、饮酒诗对宋词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第5期96-103,共8页刘京臣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代文学地图数字分析平台研究"(编号12CZW032)阶段性成果
李白以豪放飘逸著称,其飘洒不群、傲岸卓立的自我形象本身就是宋词作家睥睨权贵、向往自由的典范。若从整体来看,他对宋词影响最大的并非其汪洋恣肆之作,而是咏写"妇人与酒"的旖旎小诗。此外,他的咏月、怀归、怀古诗等也多为宋词所取。
关键词:李白 闺情诗 饮酒诗 宋词 
浅析张问陶的闺情诗及其积极意义
《沧桑》2010年第2期233-234,共2页李阳 
作为清代"性灵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张问陶素以直抒真性情见称。本文通过对其闺情诗的分析,进一步探讨船山诗之不同流俗、至情至性,及其在清中叶诗坛所特有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张问陶 性灵诗派 闺情诗 
药名闺情诗
《山东中医杂志》2009年第10期683-683,共1页王毓昌 
千里修书八月札,相思一片寄奴家。车前曾有白头约,年健休贪野菊花。半夏湖光荷叶碧,长春藤绕牡丹霞。重楼尤待当归日,共嚼槟榔品细茶。
关键词:药名 八月札 野菊花 长春藤 嚼槟榔 
敦煌边塞诗中的“闺情”诗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第2期83-84,共2页穆贺 
敦煌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本文话"闺情"反映边塞战争带来的人生悲剧,从"人"的角度揭示敦煌边塞诗所包孕的悲剧情怀,这既是对边塞征战主题的深化,也提升了敦煌边塞诗的思想价值和时代意义.
关键词:边塞诗 敦煌文化 
感荡性灵之作——张问陶闺情诗赏析
《时代文学》2008年第17期199-200,共2页温秀珍 
  妻梅许我癖烟霞,仿佛孤山处士家.画意诗情两清绝,夜窗同梦笔生花.这首诗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张问陶所作.诗人在诗题中详叙写作缘由,照录如下:"冬日无事,为内子写照,得其神韵而巳.内子戏题一绝云:‘爱君笔底有烟霞,自拔金钗付酒家....
关键词:张问陶 船山诗草 闺情诗 
具有民歌与水乡特色的唐代闺情诗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6期133-135,共3页刘育红 
唐代诗人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闺情诗,特别是那些具有民歌与水乡特色的闺情诗,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些闺情诗的特点,一是热情浪漫,二是相思幽怨。
关键词:唐代 闺情诗 水乡 民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