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道

作品数:150被引量:8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乔凤杰黄海翔郑彩云吴九龙姚明今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唐李问对》对孙子情报思想的发展
《孙子研究》2024年第6期15-28,共14页陈聪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以下简称“《问对》”)是一部经典军事著作,情报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问对》是孙子情报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创新者,其中既有对孙子情报思想的继承发扬,也有批判创新。本文通过对孙子和《问对》情报思想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唐李问对》 孙子 知彼知己 诡道误敌 用间 
孙子诡道思想的符号学研究被引量:1
《符号与传媒》2024年第1期53-69,共17页徐结平 
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办青年项目“孙子的符号思想与国际形象构建”(AHSKQ2021D187)中期成果。
孙子思想在海外传播最广、争议最大者莫过于诡道十二法。西人在惊叹它的实用性的同时,又纠结于它对常态社会伦理规范的破坏。事实上,战争场域符号活动的特异性决定了一般交际理论难以阐释敌我双方的符号行为。研究发现,兵不厌诈乃场域...
关键词:场域 诡道 编码 解码 符号类型 
平原的密码(续前)
《科教文汇》2024年第5期I0007-I0008,共2页许辉 
将军转身快步向下走去。我紧紧跟着他。他的脚步越来越快,我只得小跑起来才勉强跟得上他。我突然发现我们已经站在沱河边了,水线就在我们脚下。“兵者,诡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打仗,就是关于欺骗的艺术。但打仗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
关键词:河湖 水线 诡道 
从“守礼”到“诡道” 春秋战争理念的变迁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2期58-64,共7页张不叁 
僖公二十八年(前632),晋楚两国为争夺霸权在卫国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展开一场可以写人教科书的精彩大战。
关键词:教科书 战争理念 精彩 
论孙子诡道思想于谎言符号研究之裨益
《滨州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17-25,共9页徐结平 王永祥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青年项目“孙子的符号思想与国际形象构建研究”(AHSKQ2021D187)。
谎言的符号性与符号的谎言功能受到国际符号学界的关注,但成果多为零散的静态阐释,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且概念界定存在漏洞。《孙子兵法》蕴藏丰富的符号学思维,以现代符号学观之,发现孙子遵行的是溯因推理;战场上不同类型的符号,可信...
关键词:《孙子兵法》 谎言 符号类型 可信度 操控度 诡道 
孙子“诡道”思想的深刻内涵、永恒价值及其启示意义
《滨州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33-37,共5页张有凤 
“兵者,诡道也”,揭示了战争的诡诈变化之道,具有永恒的指导价值。它是对战争本质属性最直接、最具体的揭示,也是战争领域观念上的一场革命。“诡道”的核心就是强调巧妙隐蔽己方的真实意图,制造假象欺骗敌人、迷惑敌人、误导敌人、操...
关键词:《孙子兵法》 诡道 阶段性 诡道十二法 战略 策略 
一入江湖兵刃冷
《特别关注》2023年第9期80-81,共2页韩瑜(口述) 徐皓峰 徐骏峰 
老辈人有江湖,江湖是诡道诈术,经过了江湖历练,方算成材。放徒弟行走江湖,九死一生,参拳也参人情。脱身绝招民国时上海有位老前辈,一见有人上门比武,就变得很焦躁,急得用两手挠头。其实他一点也不急,挠头的动作就是他出招的预备式,拿语...
关键词:预备式 江湖 诡道 
围魏救赵 避实击虚,决胜千里
《知识就是力量》2023年第9期58-61,共4页林彬彬 
“兵者,诡道也。”在《孙子兵法》中,“诡道”处于一切战略的核心位置,用兵打仗要变化无常。今天要讲的“围魏救赵”便体现了这一思想。它在战争中是如何被应用的?又有哪些经典战例呢?兵法解析“围魏救赵”,最早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
关键词:《三十六计》 围魏救赵 避实击虚 古代兵法 逆向思维 战国时期 军事行动 诡道 
《孙子兵法》的诡道之术
《保密工作》2023年第5期57-58,共2页胡睿 熊剑平 
《孙子兵法》中阐述了“能而示之不能”的诡道之术,强调不能止步于被动保守机密,还要主动呈现令敌人迷惑的假象。作者孙武设计了极具谋略的“形人之术”,力争达成“形人而我无形”的效果,如此一来,不仅可获得对手的真实情报,还能进一步...
关键词:错误判断 《孙子兵法》 诡道 
诡道之图——从年羹尧《治平胜算》二十八宿真形旗谈起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54-62,共9页林钰洁 
广州美术学院校级项目“书籍艺术史研究”(项目编号:6040120028)的成果之一。
本文始于对年羹尧《治平胜算》一书图版的关注,从年羹尧辑书谈起,继而将目光聚焦于书中的二十八宿真形旗这一“武备”上。通过对历代文本中“二十八宿真形旗”的检索,笔者发现年羹尧书中的这一内容实际上承袭自戚继光《纪效新书》等一...
关键词:二十八宿真形旗 《治平胜算》 年羹尧 卤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