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理论

作品数:20被引量:5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徐崇利门洪华张云王勇章前明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北京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国际关系》《绥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前沿》《东北亚论坛》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际社会理论与国际法变动性的类型化分析
《世界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72-92,243,244,共23页徐崇利 
对于不同领域国际法的变动性原理,迄今为止学界一直未建立一个统一的研究架构。借鉴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演进理论,并引入共处国际法(包括宪制性国际法)、合作国际法和共同体国际法的类型化概念,用以搭建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跨学科分析框架,...
关键词:英国学派 共处国际法 合作国际法 共同体国际法 
国际社会理论中的集体霸权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2期109-110,共2页郑广超 
《国际政治研究》2023年5期,22000字“霸权”是国际关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术语,而“集体霸权”概念的构建则相对滞后。近年来,“霸权”一词出现的频率不断上升,其本身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并变得日趋弥散。在大众媒体乃至学术研究...
关键词:国际政治研究 国际关系学 大众媒体 学术研究领域 物质层面 重要术语 霸权 理解与诠释 
国际社会理论视角下清代朝贡体系维系与衰落研究——以清暹关系为例
《社会科学前沿》2023年第12期6919-6926,共8页封欣怡 
作为三大国际关系体系之一,朝贡体系因其影响力之广与以中国为核心的独特性备受关注。明清之际,朝贡体系在东南亚地区实现了蓬勃发展,对于东南亚地区的稳定、经贸往来与文化交融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中国在亚洲的和平崛起,朝贡体系重回...
关键词:国际社会理论 英国学派 朝贡体系 清暹关系 
追求秩序与追求正义——对国际社会理论与天下主义思想的比较研究
《绥化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35-39,共5页袁琮蕊 
秩序与正义都是国际社会和天下主义思想追求的目标和价值,文章主要从两种理论对秩序和正义的观点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两种理论都以实现一定的秩序作为自身重要的价值追求,都将世界/天下秩序置于绝对的优先地位,二者也都强调正义...
关键词:国际社会 天下主义 秩序 正义 
国际社会理论视角下的北极安全治理与中国参与被引量:2
《领导科学论坛》2017年第17期66-76,共11页云宇龙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参与极地治理战略研究"(14JZD032);"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极地国家政策研究"(CHINARE2015-04-05-05)
北极安全是北极治理的重要内容,立足国际社会理论视角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北极安全治理问题。当前北极安全治理具有一定的国际社会建构特征,北极国家能够进一步推动北极安全治理的国际社会建构,但受制于北极主权争议、北极大国关系投...
关键词:国际社会理论 北极安全 北极治理 中国参与 
明代前期(1368—1510年)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朝贡社会研究——对英国学派国际社会理论的借鉴被引量:1
《中国-东盟研究》2017年第3期147-172,共26页吕振纲 
广西大学青年项目“近代以来中国—东南亚社会与文化关系史研究”;“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科研专项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联合资助”(CW201528)
本文首先从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出发,论证了国际体系/国际社会是一对有效的区分单位。然后根据英国学派国际社会的相关概念,析出规范/制度、利益和文明三个基本要素,将这三种要素用于古代东亚国际体系的研究中,区分了朝贡体系与朝贡...
关键词:朝贡体系 朝贡社会 贸易社会 英国学派 国际社会 
中国的“英国学派”国际社会理论研究——张小明教授访谈被引量:4
《国际政治研究》2016年第3期127-147,共21页本刊特约记者 
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对"英国学派"国际社会理论给予了较多关注。目前,对这一议题的国内研究已超越初期的译介与评述,正进一步深化,并尝试结合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实践及思想资源进行创新思考。因此,有必要对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关键词:国际社会理论 英国学派 中国观 教授 国际关系学 周边安全环境 国内研究 北京大学 
东亚国际社会建构与中国外交战略选择——以英国学派国际社会理论为视角被引量:2
《东北亚论坛》2015年第4期86-96,128,共11页胡令远 王梦雪 
201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4JZD033)
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东亚国际社会解体以来,东亚地区并未完成具有主体性意义的现代东亚国际社会建构。地区性国际机制繁多却缺乏整合,虽在功能性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共同意识建设方面却无明显进展。此外,各方对于建构过程中...
关键词:英国学派 国际社会理论 东亚地区国际社会 共同利益 中国外交战略 
“国际社会”理论下的区域治理模式研究:东南亚的视角被引量:9
《当代亚太》2013年第2期50-76,158,共27页张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美日印在东南亚的软实力比较及我国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0AGJ003)的部分研究成果
东南亚区域治理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欠发达地区"国际社会化"的过程。文章从英国学派"国际社会"理论的相关概念出发,探讨了东南亚区域治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分析了东南亚区域治理的缘起、单位及研究框架,认为在东南亚治理过程中,已经...
关键词:区域治理 国际社会化 治理模式 东盟 
英国学派与国际会议史研究
《史学集刊》2012年第6期20-22,共3页张乃和 
虽然几经浮沉,学术界却公认英国学派在后冷战时代重新焕发了生机。英国学派提供的借鉴和启示是多方面的。英国学派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社会理论以及跨学科、多学科甚至全学科的学术视野,为展开国际会议史研究树立了榜样。作为一名基督教...
关键词:英国学派 国际会议 国际关系研究 中国学术界 国际社会理论 反思 西方国家 民族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